填写论文发表记录 五年,十年,还是所有?

申请基金时,大家都会被要求列出之前发表的论文。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填写近多少年发表的论文才合适呢?王善永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以我对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和国内申请基金有限的了解,我们写基金申请书通常都会被要求列出之前发表的论文,这部分的打分对一份基金申请来讲不同的国家所占的比重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在20%-40%之间,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面的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制通常是最近5年,最近10年,有时候并不标明年限,就要列出所有的论文发表记录。这个事细琢磨起来,很有点意思。

最近5年,最近10年,还有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论文发表记录这到底对申请者有什么影响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最好先锁定几个关键词,那就是博士毕业5年之内的青年学者(Early career researcher),博士毕业5-10年的中青年学者(Eearly-middle career researcher),博士毕业10-15年的中年学者 (Middle career researcher),博士毕业15年以后的都算成熟的学者。一个国家的基金,比如说国内的面上基金,美国的NSF, 香港的RGC, 还是澳洲的DP,不管你是哪个年龄段的学者,大家都是可以申请的。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些学者单就年龄来讲就很不同,每个群体的积累自然也不同,那怎么比较呢?如何才能保证相对公平呢?

一个国家基金政策的执行者在对申请者论文发表的记录年限要不断的切换,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但事情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我们拿最近5年论文发表记录这个要求为例,是对哪一个年龄段的学者有利呢?很显然,博士毕业5年内的青年学者可能相对比较有利,因为他们博士刚毕业,正是出成绩的时候,论文短时间内喷薄而出,如果限定5年之内,自然不会吃亏,否者博士毕业5年内的青年学者如何跟博士毕业十几,二十年的中年学者相比?毕竟中年学者经验更多,积累更多,学生也更多,成果自然也更多,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当然,无论哪个国家基金的制定者都会考虑看一个学者的学术成果,不仅要看数量,质量,更要看申请者的贡献度,是否是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还是挂名坐顺风车的作者。博士刚毕业的青年的学者,通常学生不多,很多研究是亲历亲为,多是第一和通讯作者,虽然数量不见得多,但贡献度大。相比之下,中年学者,学生相对较多,积累也多,但牵扯科研精力的杂事也多,虽然成果通常也多,但学生通常是第一作者,每篇文章的贡献度相对会稍逊一些。

当然,如果赶上哪年没有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制,是不是意味着青年学者相比中年或成熟的学者就一点机会没有呢?也不见得,据我了解,很多美国或澳洲的学者评审基金的时候,并不完全看你到目前为止一共发表论文的数量,在这个总数的基础上通常会除以你博士毕业的年限。比如说你博士毕业20年发了100篇论文,每年的平均数就是5。如果你博士毕业5年发了30篇,平均数就是6。6 当然比5大。当然,这只是评审者的一个参考数据,我并没有找到明确的哪个国家基金申请相关文字规定。写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问,国外有的评审人也是通过数数来判断申请人的学术水平高低吗?这没什么奇怪的,这恰恰说明了基金评审要评的因素太多,真正的公平公正,全世界范围内想做到都很难。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是五年,十年还是一辈子,无论是青年学者,中年学者还是成熟学者,时刻都不能放松,一旦放松就会在竞争中落伍。科研是一条不归路。


来源:王善勇科学网博客


作者王善勇,系纽卡斯尔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