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博士想快点发论文?我有7点经验 直博生的5年体会 [3]

本文系募格学术原创 作者:joochill 

3

如何发表论文

前文回顾请戳这里,阅读经验建议请拉至文末。


在读过了一些文献后,我在09年底将B1论文再次投出,这次投稿出现了许多波折,中间还重新上传了一些文件,最后在10年2月得知被拒了,而且只是编辑回信,没有审稿意见,只说论文的英语不行。这次投稿出去的时候我心里就不自信,于是利用英国那边学校的便利条件,包括英语写作课程,科技论文写作修改等机会找别人帮我改这篇论文的英语表述。


不过这次被拒之后,我国内的导师对这篇论文不报很大期望了,让我早点把它结束掉,他给我建议了一个期刊,我一看原来是个国内办的英文期刊,不是SCI,也不是EI,连影响因子也没有。毕竟是我第一篇文章,又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心里还是有点不情愿的,但是也没办法,拖了这么久了,还是投了出去。这篇论文的审稿回来,我一看就很水,一个评审而且邮件里就是个表格,对语言、创新等几个方面选择了“较推荐”之类的选项,就让修改了,没有任何具体的意见。后来修改了一下发回去,就说接收了,交钱就可以正式发表。这篇文章就这样发在了该杂志上,觉得有些遗憾。不过现在回头看这篇文章的内容,确实工作做得很简单,实验数据分析的也深度不够,问题还是很多的,那些负责任的审稿人恐怕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新人写的东西了。

与此同时,在学校里我开始接受各种实验仪器的培训,每种仪器都是由负责人讲解培训几次,然后给一个账号,以后我只要在学校的系统上预约,就可以自己去做实验了,遇到了问题再去找负责实验的老师就行。这种方式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始实验仪器负责人很累,要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讲解,但是后期他们就轻松很多了,不需要整日待在仪器之前给学生操作;而且学生自己会用仪器了,对于自己实验样品的表征也是很有利的,毕竟仪器负责人不可能对学生的所有样品都很清楚。

到了第三学年下半年,导师的一个博后师兄给了我一个方向让我去做,于是我开始做D样品的一些表征测试。这个样品非常难制,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弄好,不过样品制的不错,所以表征起来比较顺利一些。

在修改B1论文的同时,国内的导师一直发邮件督促我抓紧时间写B2的论文,所以我一边写也一边拿到课堂上修改语言。到B1论文得到消息需要修改了,我就把B2投出去了,这次导师推荐我投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等了两个月左右,得到消息被拒了,而且又是没有什么审稿意见,又是说英语不好,我心里那个郁闷。这个时候是10年的8月,我直博已经第三年结束了,但是我还一篇论文都没有表发,那是整个读博过程中最最灰暗的时光了,心里的压力无法言表,只能堆积在心里。那之前的我,确实是不够努力,总觉得这五年会是很漫长的时光,可以日后再加把劲,荒废掉了不少的时光。从那之后,我的工作开始更加努力,并且有点绝望的期望自己能有些好运气。

没有退路,只能屡败屡战。在10年9月底,我来到英国一年,学校再次开学的时候,我把修改过的B2论文再次投出去了,这次征求了英国那边师兄的意见,选择的期刊是Applied Surface Science,运气终于眷顾了我,在等待了两个多月之后,终于收到了minor revision的消息。这次真的是运气好,审稿人只有一个,而且给的意见并不多。那天看到邮件,我在办公室里默默的读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满是激动和感慨。因为是小修,所以我比较放心,在看到邮件后全力又写了一篇国内做的C1的论文,在11年的元月投到了在我研究方向比较好的期刊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之后才开始修改B2的论文,因为主要意见都在Introduction,所以改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提交修改稿后一天就接收了。这篇论文的发表意味着我申请博士毕业答辩时候论文可以免盲审了,我知道我在这个时候总算和毕业这个词有了稍微紧密一点的联系。

心里有了些底之后,我一边继续做英国导师这边的工作,也就是D样品,一边开始很认真的整理前两年在国内的样品,主要是想梳理一下,看看我到时候毕业论文的框架应该怎么建立,另外那些工作到底可以归纳总结出几篇可以写的paper。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最早期的实验A有些东西可以总结一下,于是立刻开始动笔写。D样品这边英国的导师觉得有些不错的结果了,希望我总结一下,写出来,然后4月底带我出去开一次会。

到了11年4月的时候,即我投出C1论文三个月之后,我又一次遭受打击,又被拒掉了。不过这次被拒我的收获真的非常大。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不愧是老牌的期刊,口碑也好,拒掉我的两个审稿人给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见,尤其是一个发过来的是PDF,在上面密密麻麻修改了许多,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让我对我的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从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实验中表征的照片等等水平太差,于是又开始找文献,并且去实验室反复尝试,终于能获得一些非常清晰,美观的电镜照片了。

C1被拒后我就投出了写好的A论文,不过这篇论文发给国内的导师看,他觉得看不上,于是就说让我投投试试吧。我看内容比较短,就选择了Materials Letters,这次很快就被退回来了,结构不好,写作不好。于是我把A就先压到手里了,结合C1的审稿意见,想再补一些实验再投。

4月底到了,我的D论文还没有写成终稿,但是从初稿成稿和导师反复讨论也有六七轮了,导师让我做成PPT,带我在英国另外一所大学去开一次会,让我上去讲讲。会议会把投的论文部分收录到一个SCI期刊里,但是期刊的影响因子不高,导师说我们就只开会,不投稿了,回来把论文投到别的期刊去。


于是4月和导师一起去开了会,在会上见到了很多本领域的大牛,看到平时看的文献的作者就在眼前,还真是有些眩晕。我还是不太敢上去和他们聊,虽然他们个个看起来都非常的友善。我讲的东西在会上有些争议,大家还讨论了一番,不过导师对于这次会议还是挺满意的,我也感觉开了眼界。开完会回来5月中的时候,我把论文投出去了。导师的指导确实有效果,论文很顺利,小修,在我投出去三个月后就被接收了。因为我做的这个工作,很多都发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我也选择了这个期刊。

这时候眼看着科研工作来了点感觉,可是猛然发现离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于是我开始加班加点的做实验。英国导师这边的工作回国就很难继续开展了,于是这一篇论文就算是一个完结了,我投入更多的精力继续表征我从国内带来的样品。国内带去的样品制备的都很差,这给表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过我的表征样品的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还是得到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此外,我对可能日后需要的实验数据,都开始大量的进行补充。这次是真没办法,回国后很多设备都没有,有的虽然有,但是不能自己操作,也很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在英国最后的这段日子里,组里进来了一个博士后,他是巴基斯坦人,在英国另外一所大学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且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包括两篇APL,一篇Acta Mater等等。他在我们组里签的是短合同,所以开展工作可能不太容易,于是他就重点帮组里的学生修改paper。他虽然做的方向和我们不同,但是他的科学思想在,所以看了我们的论文后他自己再查一些文献,很快就能掌握到我们文章中的要点和缺陷,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此外,我们组里中国学生多,他给我们同时也修改英语,让我们在短时间里都有不少的提高。在他的帮助下,我把我的A论文又好好的修改了一通,从原来准备投Letters的短短几页,改成了几十页,虽然这篇论文的底子确实不好,但是经过这精心的修改,看起来确实有了不少的进步。同时,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在他的帮助下也将C1的论文进行了修改。

在我回国前的日子,我把A论文先后投往Applied Surface Science和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都回复我说期刊不合适。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将一篇内核并不好的论文改的如此之长,确实会使得编辑和审稿人们对我的论文产生一种厌恶之情,所以这篇论文虽然又花费了我很多的经历,但是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后来又投往Corrosion Science,两个月后被拒,一个审稿人。被拒的时候,我已经在国内了。

C1论文在英国改完后,我没有急着投出去,回国后和国内的导师又继续讨论,修改。直到11年11月7日我才投出去,一个月左右就得到了回复,大修。这时候我可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次总算没有被拒,忧的是四个审稿人,一共提了60+个问题,让我手足无措。我只能慢慢的一个一个去解决。

这时候把A论文又修改了一下,继续往外投,试的前三个期刊又是说不合适;因为变动已经比较大了,我又重新投回Applied Surface Science,这次送审了,不过两个月后再次被拒,有审稿意见,并且意见不错。这时候我心里对这篇文章已经疲倦了,决定再在手上压一段时间。

一直等到12年的寒假结束,我才把C1的修改工作完成。我很认真的回答的解决了审稿人的每一个问题,写了一份43页的回复。然后发回去一天就被接收了。我这时候学会了一个道理,论文只要没有被枪毙,只要是大修,哪怕问题再多,只要尊重审稿人,把问题一个一个认认真真的解决,编辑一定会给留一条活路的。

在从英国回来前的最后一周,我把C2样品一个表征完成了,带着这个数据回来后我就开始构思C2的论文,想想其实这部分工作是在出国前就已经完成了的,只是缺一小块,可是我一直拖到回国前才做好,真的很汗颜。不过这部分工作是我之前做的最出色的部分了,论文写好后,我在2012年7月投到了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两个月后大修,不过这次问题不是很多,有两个审稿人,我修改后发回去,10月就接收了。基本上在投出C2的同时,我选择了一个影响因子低一些的期刊把A再次投出,经历了四个月的审稿,在11月终于收到了大修的通知。之后A论文又精力了两轮大修,在13年才被正式接收。

从英国回国的一年多,我基本没有再做实验,就是看文献,写论文。在12年的暑假我开始写毕业论文,假期里主要完成了文献综述部分,在10月完成了初稿,修改后送审。12月答辩毕业。以上就是我发表论文的一些历程。我知道我确实运气好,出国的经历让我得到了机会,有国外导师的指导,有师兄帮助改论文的内容和英语,才让我有了那么多的收获。我想如果没有这些,那就需要我自己更加的努力,尝试走更多次的弯路不断的总结,才能完成学业。


我也见到过很多厉害的同学,他们看过了一些文献后,有很高超的模仿能力,可以套用到自己的科研成果中,很顺利的发表论文。当然,我也见过在很好的组工作,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很好的导师指导,很努力的工作然后发很优质的论文的同学。不过,我想我只是很普通的一名博士生,或者比一些更普通的同学要幸运一些。我们在读博过程中面对的发文章的压力是相同的,那些夜不能寐的时光是相同的,只希望我的流水账一样的经历能对正在迷茫中的同学有一点点的启示。

 

下表是我几篇论文的投稿历程,比上述流水账看着清晰一些。





下图是上表的数据总结:

 

总结一下,我觉得一个普通的博士生如果能快些发文章需要:

1. 文献读够量。没有很好的指导时候,只能靠自己读文献了,具体方法前文已经讲过。
2. 实验做勤奋。实验的数据是基础,只有多做才能手巧,只靠想,一般上手也会遇到困难的。
3. 及时总结数据。一定要对着数据,结合文献多思考,上次的失误,下次的改进,每次数据的关联,这样可以减少实验量。
4. 及时的写。想写一篇文章需要很久,所以可以一边写一边改,只要先写出来,再烂也是一个底子了,再改起来就快了。千万不要拖。
5.多投。导师如果同意的情况下,只要文章成功的被审稿人阅读了,给回来的意见都是很珍贵的。
6. 心里做好多次被拒的准备,一年时间也只够文章投出去4-5次,有了4-5次的审稿意见,一年后这篇论文再投出去被接收的概率会高很多了,反正期刊非常多,就是碰运气也有能碰上的。
7. 原则问题,实验数据不要作假,论文不要剽窃。

其实这样做下来,发出来文章已经不算快了,但是这对于一个平时可能缺少指导,自己低头努力的学生来说,也许就能做出点什么了。(未完待续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而非科研本身……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详情请戳下图了解。


热门图文TOP5

1、我抽检到了一篇烂到不能再烂的博士学位论文

2、集美貌才华于一身的女博士 研究前列腺癌成果登Science子刊

3、我怎么摊上了这么个极品奇葩的研究生!| 导师吐槽

4、把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有这么个诀窍

5、两篇毕业论文后记 送给不想做学术的你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点击图片进一步了解募格编辑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更多募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