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报告】学术报告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何进
学位论文简介

铁(Fe)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灵活的加工成型性以及较低的成本等优点,因此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可降解金属材料之一。但是铁的降解速率过慢,因此,提高降解速率是铁基可降解金属材料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加入合适的合金化元素,除有望提高其降解速率外,也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很有希望的途径。电沉积法具有较完善的理论基础,且具有设备简单、过程易操作等优势。更重要的是,采用电沉积法,可以在形状较复杂的基底上沉积金属层,为制备形状复杂的器件提供了可能。此外,电沉积法除了可以制备纯金属之外,还可以沉积合金,并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组织成分、力学性能等性质。因此,电沉积法是制备可降解金属材料的良好方法之一。


本文主要对电沉积法制备可降解铁合金进行了研究。制备出了铁-钯(Fe-Pd)、铁-锌(Fe-Zn)、铁-钨(Fe-W)合金,在此基础之上制备出了具有双层骨架结构的铁/铁-钨(Fe/Fe-W)合金多孔支架。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拉伸强度、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学术贡献如下:


(1)针对目前可降解铁基材料的腐蚀速率较慢这一问题,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的Fe-Pd、Fe-Zn和Fe-W合金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性,发现这些材料的腐蚀速率均大于商业的纯铁,整体上表现出了较为均匀腐蚀方式。这些发现为提高铁基材料的腐蚀速率,制备具有理想降解速率的Fe基生物医用材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2)根据纯铁和铁合金的腐蚀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特点,采用两步电沉积法成功地制备出了一种具有双层骨架结构的Fe/Fe-W合金多孔支架。这种支架的微观结构、拉伸强度和表观密度与松质骨相似。支架的骨架内层为中空的纯铁骨架,外面包覆一层Fe-W合金。发现这种支架的体外细胞活性与支架的腐蚀速率紧密相关。总体而言,双层结构的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支架的结构形式为制备腐蚀速率可控的支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3)分析了Fe-Pd、Fe-Zn和Fe-W合金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机理。合金化元素Pd、Zn、W的腐蚀产物分别为PdO、ZnO和Fe2(WO4)3。这为研究可降解Fe基生物材料体外、体内的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4)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的Fe-Zn合金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发现将Fe-Zn合金样品植入体内14天后,样品周围存在着明显的炎症反应。然而,当植入28天后,炎症反应基本上已完全消失,样品周围的组织中存在着少量的巨噬细胞。植入28天后,Fe-Zn合金样品发生了明显的降解,样品表面形成了大量的降解产物,其成分为Zn的化合物的Ca-P化合物。这些结果表明,电沉积的Fe-Zn合金具有显著的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制备兼具合适的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金属材料提供了可能。

学术成果

[1]何进, 郭云珠, 曹慧玲, 叶雅静, 尹大川. 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12, 26(2): 73-77. (中文核心,对应学位论文第一章)


[2]Jin He, Feng-Li He, Da-Wei Li, Ya-Li Liu, Yang-Yang Liu, Ya-Jing Ye, Da-Chuan Yin. Advances in Fe-based biodegradable metallic materials. RSC Advances, 2016, 6: 112819-112838. (WOS:000389905300014,IF=3.289,对应学位论文第一章)


[3]Jin He, Feng-Li He, Da-Wei Li, Ya-Li Liu, Da-Chuan Yin. A novel porous Fe/Fe-W alloy scaffold with a double-layer structured skeleton: Preparation, in vitro 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6, 142: 325-333. (WOS:000375169600039,IF=3.902,对应学位论文第五章)


授权发明专利:

[1]尹大川, 何进,刘雅丽,何凤利,李大为. 一种具有双层或多层骨架结构的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ZL 201510174687.5, 2017-03-01.


[2]尹大川, 何进,李大为,王鹏燕,刘雅丽,郭云珠,商澎. 一种高强度可降解多孔结构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ZL 201310390015.9, 2015-05-20.


刘永明
学位论文简介

润湿性是材料表面的基本属性之一,对材料的防腐、清洁、减阻特性等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人们对不同因素影响材料表面润湿性的规律和机理的了解非常有限,其中,重力是否影响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一直存在争议。理论方面,上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杨氏方程在重力场下不成立,随后众多科学家从热力学角度推导了杨氏方程,认为重力只会使液滴变形,不会影响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但是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触角受重力影响,在不同重力水平下,同一润湿体系的接触角并不相等。因此,很有必要对重力是否影响材料表面润湿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重力对材料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对深入认识润湿现象,揭示润湿机理,推动与之相关的材料表面、界面研究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

(1)研制了大梯度强磁超导磁体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材料表面低速动态接触角的测量装置,建立了超导磁体模拟微重力环境下材料表面低速动态接触角测量的方法;研制了可持续稳定提供1 g ~ 8 g任意一重力环境的直径为6 m的长转臂离心机及配套的低速动态接触角遥控测量装置,建立了超重环境下材料表面低速动态接触角的测量方法。经过测试,发现两种接触角测量装置和接触角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2)实验发现超导磁体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接触角大于磁体外 1 g重力环境下的接触角,指明了重力对粗糙表面的润湿性具有重要影响,阐明了重力影响粗糙表面接触角的机理,静水压和材料表面粗糙度是引起粗糙表面接触角变化的主要原因。


(3)实验发现随着重力的增大,低接触角滞后光滑表面的接触角减小,指明了三相接触线处静水压的存在是低接触角滞后光滑表面润湿性增加的原因。


(4)提出了重力场下的杨氏方程。揭示了重力场下材料表面的润湿性除了与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外,还与线张力和重力有关。阐明了液滴较小时,影响材料表面润湿性的主要因素是线张力;液滴较大时,影响材料表面润湿性的主要因素是重力。该方程的提出,完善了润湿理论。

学术成果

[1]Yong-Ming Liu, Hai-Sheng Li, Zi-Qing Wu, Rue-Qing Chen, Qin-Qin Lu, Yun-Zhu Guo, Chen-Yan Zhang, Da-Chuan Yin. Sensitivity of lysozyme crystallization to temperature variation. CrystEngComm. 2016, 18: 1609-1617. (SCI, II区)  (对应论文第三章,被引用1次)


[2]Yong-Ming Liu, Rui-Qing Chen, Zi-Qing Wu, Jing Zhu, Jian-Yu Shi, Hui-Meng Lu, Peng Shang and Da-Chuan Yin. Measurement of contact angles in a simulated microgravity environment generated by a large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2016, 87(9): e157-e167. (SCI, Ⅲ区) (对应论文第三章)


[3]Yun-Zhu Guo*, Yong-Ming Liu*, Da-Chuan Yin, Jin He, Chen-Yan Zhang, Hui-Ling Cao, Hai Hou, Wei Ma, Wei-Hong Guo, Jian-Yu Shi, Chao Cui, Zhe Wang and Peng Shang. Surface treatment by oxidizing the plates can alter the response of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 2014, 47, 228–236.  (*共同第一作者,SCI, II区)


[4]刘永明, 施建宇, 鹿芹芹, 郭云珠, 陈瑞卿, 尹大川. 基于杨氏方程的固体表面能计算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13, 11: 123-129. (对应论文第一章,被引用24次)


[5]刘永明, 尹大川, 施建宇, 吴子庆, 鹿芹芹, 陈瑞卿, 张辰艳. 胞质型多聚腺苷酸化原件结合蛋白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生物物理学报, 2013, 12: 899-910. (被引用2次)


[6]Yong-Ming Liu, Qin-Qin Lu, Hui-Meng Lu, Yun-Zhu Guo, Rui-Qing Chen, Wei-Hong Guo, Hui-Ling Cao. Recent progresses of protein crystallogenesis in NWPU. 生物物理学报, 2013.29 (增刊).


刘彦杰
学位论文简介

大型航空航天结构的载荷作用与构件细节的复杂性使得应用现行工程设计手段难以对其极限承载能力获得高精度预测。因此,大型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高效高精度数值预测方法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金属结构极限承载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研究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复杂应力状态下金属的延性破坏模型,即如何高精度预测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行为;其二,高效局部区域非线性计算方法,即如何高效求解大型复杂结构局部区域的非线性乃至渐进破坏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


(1) 结合试验与数值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状态修正的屈服准则,考虑了应力三轴度对初始屈服应力以及Lode角对后继屈服的塑性切线模量的影响。对比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发现,基于应力状态修正的屈服准则能够更好地预测材料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行为。


(2) 基于损伤力学断裂包络面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虑及静水应力、Lode角以及应变率效应的新型静力和冲击加载延性断裂准则,提高了金属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静力以及冲击破坏行为的预测精度;并给出了一套基于试验和数值仿真结合的模型常数获取方法。


(3) 为了高效求解结构局部区域非线性问题,本文在传统非介入耦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匹配网格界面情况的广义Global-Local(GGL)非介入耦合迭代算法,并进一步将其推广形成GGL非线性区域分裂算法。为进一步提高GGL基本迭代的计算效率,本文研究并验证了多种适合非介入耦合过程的迭代加速算,提高算法迭代效率。


(4) 结合复杂应力状态金属材料延性断裂模型和广义Global-Local非介入耦合迭代算法的研究成果,本文形成了大型结构局部渐进破坏高效高精度预测算法程序,能够有效预测大型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及破坏行为。

学术成果

1.Yanjie Liu, Qin Sun, et al. A non-intrusive Global-Local algorithm with non-matching interface: Derivation and numerical validation.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4, 277(2): 81-103. SCI:000337998200003 (对应论文第5、6章)


2.Yanjie Liu, Qin Sun. A dynamic ductile fracture model on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Lode angle and strain ra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4, 589(2): 262-270. SCI:000328521800032 (对应论文第3、4章)


3.Yanjie Liu, Qin Sun, et al. A stress-invariant based multi-parameters ductile progressive fracture mode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3, 576(4): 337-345. SCI:000320428200045 (对应论文第3、4章)


4.Yanjie Liu, Qin Sun, et al. Separation dynamics of large scale fairing section: a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study.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2, 227(11): 1767-1779. SCI:000325254900006 (对应论文第5章)


5.Qin Sun, Yanjie Li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ird strike in aircraft leading edge structure using a new dynamic failure model. ICAS2014 conference. EI:20144700231188 (对应论文第4章)


李圣
学位论文简介

本课题在充分考虑液相分离情况下,选取具有亚稳分相特征的Cu-Co不混溶合金,通过改变溶质成分、过冷度等初始条件来影响快速凝固发生前分相结构中不同液相的成分和体积分数。与此同时,通过第三组元的添加改变合金不混溶区间,系统研究上述变化对合金快速凝固动力学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液相分离前后不混溶合金的非平衡凝固组织演化结果,利用枝晶熔断理论解释并预测非平衡凝固组织的形成规律,利用溶质截留模型预测快速凝固过程中初生相的成分变化规律,最终建立起凝固初始过冷度、固相转变分数、残余液相体积分数、再辉平台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来指导该类新型结构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针对具有亚稳分相特征的Cu-Co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数据库文件,实现合金液相分离过程的预测及分相熔体结构的描述,并与高温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确保非平衡相变驱动力的准确计算。


2.设计不同合金成分,利用高真空深过冷快速凝固装置,采用熔融玻璃净化和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亚稳不混溶合金的深过冷快速凝固实验。通过校正后的高精度红外测温系统实现温度曲线的实时监测,获取液相分离发生的临界条件及初生相快速凝固过程等实验结果。


3.采用光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SEM+EBSD)、透射电镜(TEM)及电子探针(EPMA)等多种测试手段完成不混溶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的分析。其中包括非平衡固相成分和体积分数、相分布、晶粒大小及尺寸分布等组织特征量随凝固过冷度的演化规律。对比不同过冷度下的非平衡凝固组织特征,分析归纳出影响快速凝固过程的关键因素。阐明了传统可加性原理在扩散控制相变中的失效原因,源自于同温度相关的边界条件。通过引入同温度历史相关的权重函数,提出了一个广义的可加性原理和等动力学概念。


4.通过对快速凝固阶段熔体温度曲线的分析,确定分相后熔体的凝固初始过冷度与最高再辉温度、非平衡相变程度的定量关系。结合分相组织描述结果,对比Cu-Ni单相固溶体合金,研究液相分离对合金非平衡凝固过程的影响规律。利用枝晶熔断模型,归纳不混溶合金液相分离前后非平衡凝固组织变化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5.通过Cu-Co合金成分的变化和第三组元Fe、Ni的加入,改变合金液相分离区间及分相熔体结构,进一步影响到非平衡凝固过程。从理论层面上阐明不混溶合金的非平衡相变机制与组织形成的内在联系,设计不混溶合金的制备工艺以达到组织优化控制的目的。

学术成果

[1]Sheng.LI, H.F.Wang, Feng.Liu,.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texture evolution of undercooled Ni-15%Cu alloy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3(2013)、3265-3270(IF2013=1.340)SCI索引号:000328567500015(对应第三章内容)


[2]Sheng.LI, Yu-Zeng.Chen,Yu-Ke Cao,Feng.Liu, On the thermodynamic asp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slocations and highly mobile interstitial solute: with special focus on recent progress in Pd-H system.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29(2016)、2/120-128(IF2016=1.188) SCI索引号:000373096300003(对应第五章内容)


[3]Sheng.LI, Feng.Liu,Wei.Yang,.Comparison of dendrite and ispersive structure in rapidly solidified Cu-Co immiscible alloy with different heat flow mode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7(2017)、227-223(IF2017=1.340)

SCI索引号:预计2017年4月 ;EI索引号:20170503311776(对应第六章内容)


[4]李圣,刘峰,杨根仓,杨伟.溶质含量对快速凝固Co-Cu不混溶合金晶粒细化组织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23卷(2013)第04期、1012-1018(IF2013=0.255)EI索引号:000328567500015(对应第四章内容)


沈博
学位论文简介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一种复杂的大规模网络化系统,通过计算、通信与控制的深度协作,实现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有机融合与深度交互,最终达到计算空间对物理世界的实时、可信、高效控制。由于CPS的广泛适用性,自从其提出之日起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工业4.0的使能技术。通信网络是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交互的桥梁,它提升了CPS的可扩展性,扩大了系统规模,实现多个分布计算单元与物理单元的互联与耦合,为分布式实时计算与协同控制提供支撑,使得计算系统对远程物理对象的精准控制成为可能。然而,CPS背景下的网络具有新的特征与挑战。一方面,应用目标要求网络互联环境下系统行为确定,网络能够为计算、控制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另一方面,网络不仅由于内在协议引入延迟,大规模异构的组成形式及高度动态的物理环境可能导致通信性能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网络特性增加了计算与控制的不确定性。因此,结合计算、通信、控制的“3C”融合特性,研究CPS网络关键技术,避免不可预测的通信性能造成控制性能恶化,保障实时通信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1、研究了适应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特性的网络模型构建方法,提出了CPS环境下“3C”融合的网络模型,再现CPS中“3C”的相互影响。结合典型应用场景将模型实例化,并验证模型参数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2、研究了物理环境因素对通信性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干扰噪声“爆发”特性的通信性能模型,刻画了脉冲噪声的不同参数与噪声之间的关系,量化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物理因素对通信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各种装备内部常用的CAN总线将干扰模型实例化。


3、研究了CPS环境下分布式信息融合的网络传输需求,提出了延迟感知的信息传递调度方法,为信息融合提供高效的网络传输服务。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保障了实时信息的传输,同时还有效避免了分布式调度中常见的“链路饥饿”问题。


4、研究了异构QoS约束下通信资源分配问题,采用非合作博弈框架,提出了异构延迟保障的通信链路调度策略,保障多个通信节点的异构QoS需求。理论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非合作博弈能够引导所有参与者做出最佳响应,并达到了纳什均衡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保障了系统的实时性,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学术成果

[1] Bo Shen, Seungmin Rho, Xingshe Zhou, and Ru Wang, A Delay-Aware Schedule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Fusion with Elastic and Inelastic Traffic,Information Fusion, vol. 36, July 2017, pp: 68-79, , IF:4.353, 对应于论文第四章


[2] Bo Shen, Xingshe Zhou, and Mucheol Kim, Mixed Scheduling with Heterogeneous Delay Constraints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vol. 61, Aug. 2016, pp: 108-117, , IF:2.430, WOS:000376220900010, 对应于论文第五章


[3] Bo Shen, Xingshe Zhou, and Ru Wang, Delay-Guaranteed Scheduling Strategy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in 2014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ame Theory for Networks, GameNets 2014, pp: 1-5, Beijing, EI:20151300685459, 对应于论文第五章


[4] Bo Shen, Xingshe Zhou, and Ru Wang, BER Analysis fo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Impaired by the Impulse Noise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IT 2014, pp: 425-429,Xi’an, EI: 20150400439078, 对应于论文第三章


[5] Bo Shen, Xingshe Zhou, and Ru Wang, Modeling Effects of Physical Factors o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and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EEE Cyber, Physical and Social Computing, GreenCom-iThings-CPSCom 2013, pp: 1237-1241, Beijing, EI: 20140717310428, 对应于论文第三章


[6] Bo Shen, Xingshe Zhou, and Gang Yang, An Extended Model of CAN in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 2013 IEE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CIST 2013, pp: 532-535, Yangzhou, EI: 20141817643097, 对应于论文第二章


[7] Bo Shen, An Overview of Cloud-Related Cyber-Physical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Science and Analysis, vol. 1, no. 2, 2015, pp: 8-13, 对应于论文第一章


蔡磊
学位论文简介

以机器视觉为基础的交通信息获取,旨在利用图像采集设备直接对相关交通信息进行捕获。车辆检测作为该系统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已成为智能交通信息获取中一个研究热点。实际应用中,以图像为基础的交通信息检测需克服若干问题,如光照变化、遮挡和变形等。因此,探询一种鲁棒性较高的检测方法已成为当前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部件的目标检测方法,可将待检测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则转化一系列部件和其之间关系的集合,通过对部件进行相关匹配以达到检测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基于紧凑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该类方法的检测性能准确且高效,并对遮挡和变形等问题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因此,对于部件检测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交通目标检测的效果,从而提升整体交通信息检测系统的性能。面对相关交通目标图像,基于部件检测的系统按照其功能性,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特征层面,即如何定义一个适合部件检测系统的特征提取系统。二是模型及决策层,绝大多数基于部件检测的研究都集中在该层面。其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个配合部件学习的检测模型,如集成化检测模型,词袋模型等。第三个层面主要在集中在检测环节。此层面是一般性检测方法的共性层面,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在保证检测完备性的基础上提升检测速度,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本文在大量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基于部件检测的三个研究层面进行展开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   融合部件的特征构建。通过对空间直方图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特征具备融入部件信息的能力。该特征中对空间模板的选择,可看作为相关部件的选择。依照此思路,设计出两种改进型空间直方图特征。这两种特征的共同点在于都利用了目标部件的信息,用于确定最终特征。所不同的是,第一种特征以目标本身的结构特点为线索,以目标经过图像分割的结果作为部件的参照,对训练样本库中所有正样本进行部件分割。最终,以聚类算法完成最终空间模板的选择。第二种特征的主要思想是直接以检测正确率为导向,将部件的搜索过程建模成为一个优化过程。具体来说,以训练样本的检测正确率作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演化计算方法确定适合当前目标的部件窗口分布。


2.   在算法上,依据当前所处理问题与其它应用的需要,提出一种附加排序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该算法主要思想为,在目标空间当中依照顺序实施两个基本操作符:附加操作符与排序操作符。对于附加操作,以事先建立的参考点向量作为附加的中心,按照相关解到参考向量的投影距离作为度量,进行相关附加操作。排序操作方面,对于附加在每一个参考向量上的解,依照收敛性进行排序。最终解集的选取是依照收敛性与多样性的需求,依次按照不同附加类与相应解的排序进行分层。选取的原则按照低层向高层的原则进行选取。由于该更新机制不依赖于非支配排序的方法,因此在应对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3.   在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目标聚类算法。在聚类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全局偏差度和连接性两项聚类指标,以增强聚类的整体性能。在分析车辆检测环境下部件特征的特点后,引入轨迹邻接的编码方法。此外,针对采用多目标聚类算法时间开销大和过收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最小生成树的强化连接性解的初始化方法。此外,在基于词袋检测方法的环境下,以最终检测正确率和双层参考向量系统为基础,提出一种模型选择算法。在使用人工数据验证该算法鲁棒性的基础上,应用该算法于车辆检测任务中,验证该算法在部件检测中字典学习中的必要性和鲁棒性。实验表明,相对于单目标聚类算法,多目标优化对字典学习的性能有所提升。且所提出的多目标聚类算法相对于同类多目标聚类方法,性能相对优越。


4.   在检测环节中,在选择性搜索的框架下,分析了该方法对图像线索的一般性需求。并依照此需求,构造了两种新的图像区域相似度衡量方法。一种方法基于图像区域显著性基础,另一种方法则基于图像的范特征。此外,根据交通环境中的不同目标的检测需求,以实验的形式确定了在选择搜索方法框架下,针对不同交通目标所选用的最优相似度度量组合。

学术成果

[1]Lei Cai, Shiru Qu, Yuan Yuan, Xin Yao. A Clustering-ranking Method for Many-objective Optimization [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5, 35(681-694). <SCI索引: 000360109900051 ,影响因子2.857> (对应论文第四章)


[2]蔡磊,曲仕茹. 基于多目标聚类的车辆检测方法. 中国公路学报. 2016, 29(8):113-123. <EI索引:20163702806270> (对应论文第五章)


[3]Lei Cai, Shiru Qu, Xun Li. The Improved Spatial Histogram Features and Integrated System for Vehicle Detection[C]//Control Conference (CCC), 2013 32nd Chinese. IEEE, 2013: 3766-3770.  <EI索引:20135217122580> (对应论文第三章)


[4]Lei Cai, Shiru Qu. Evolutionary Spatial Histogram Features for Vehicle Detection[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4, 11(11): 3975-3928.<EI索引:20143600062478 >(对应论文第三章)


[5]Lei Cai, Shiru Qu, Xun Li. Self-adapt Evolution SVR in a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C]// 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ICSPCC),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5-8 Aug. 2013. 2013: 1-5. <EI索引:20140417228850>


[6]蔡磊,曲仕茹. 基于PCA-HOG与ELM的交互式车辆检测 [C]. 2011全国博士生论坛(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2011, 11. (对应论文第二章)


[7]Xun Li, Shiru Qu, Lei Cai. Vehicle detection from complex scenes based on combination features and ELM[C]//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ing (ICSPCC),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5-8 Aug. 2013. 2013: 1-5.


[8]Lei Cai, Shiru Qu, Two-archive Method for Aggregation-based Many-objective Optimiz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s [J], (SCI, Submited, Under Second Review).


Hui Hu 教授
报告简介

作为一名论文作者、期刊论文审稿人、几家国际期刊副编辑,在本次报告会上Dr. Hui Hu将与大家分享他关于论文准备和写作的个人经验,包括在专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技巧。另外,他将与大家讨论论文投稿阶段的期刊选择,论文准备和写作的准则,并与大家分享在准备和撰写论文时,对标题、引言、问题的提出、方法论、结果分析、结论和今后的工作讨论等诸多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报告人简介

Dr. Hui Hu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Martin C. Jischke Professor,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实验流体动力学和侧重于通过先进流动诊断技术研究各种复杂热流现象的传热问题。Dr. Hui Hu作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和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通信会士,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300余篇。同时,他还是ASME 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ing,SCIENCE CHINA Physics等多家国际著名期刊的副主编,拥有深厚的论文写作功底和丰富的期刊投稿经验。



Pan Deng副教授
报告简介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enables flexible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middleboxes, as virtual machines running on standard servers. However, the flexibility also creates a challenge for efficiently placing such middleboxes, due to the availability of multiple hosting servers, capability of middleboxes to change traffic volumes, and dependency between middleboxes. In this talk, we discuss the optimal placement challenge of NFV middleboxes, and present solutions for middleboxes of different traffic changing effects and with different dependency relations. We start by showing the hardness of the studied problem, and propose optimal algorithms for special cases and efficient heuristics for general scenarios. Further, we describe ou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s using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approach, and present extensiv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design. At the end of this talk, we will also introduce the graduate study opportunities at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and welcome applications from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报告人简介

潘登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7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副教授 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计算和信息科学学院(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迈阿密)的研究生课程主任。 他最近的研究兴趣集中在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 他在顶级计算机网络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科学论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NFOCOM和IPDPS。 他曾在多个国际会议的技术计划委员会和地方安排委员会任职,包括INFOCOM,GLOBECOM和ICPP。

文案来源丨研究生院

研工部

动力与能源学院

理学院

美编丨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