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就要发表“惊世骇俗”的论文,一举成名?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我看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多年前一位对发表学术论文不屑一顾的老师聊天时说,发表论文有什么用,有本事发表一篇爱因斯坦那样的论文名扬天下。


从他的讲话中似乎并不排斥发表论文,而是要么不发,要发就要发表“惊世骇俗”的论文,一举成名。当然,这也只能是调侃,或者为自己不会写什么像样论文找点借口而已。



几年前,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欧洲一所著名大学一个博士后岗位。据说这个岗位有来自全世界各地几十位竞争者。博士后导师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利用学术年假来这所大学做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他与这位候选人电话面试,在讨论关于发表论文成果理念时,候选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打中了这位教授。


候选人说,“我认为发表研究成果时还是应该持认真态度,不能一味追求论文数量,而更应当注重论文质量。所以你从我提交的简历中可以看到,迄今我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不多”(大意)。没有想到教授对年轻人的这句话很感兴趣,他说:你这个观点我很认同,在大约50份申请书中发表论文数量比你多的有的是,但是显然有的人论文质量不太高。年轻人如愿以偿争取到这个岗位,在那儿干了一年半,并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直至申请到更好位置离开,师生之间也一直维持了很好的学术关系。



从上面提到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应当不断思考这个学术共同体内不能忽视的亘古不变的老话题: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论文数量与质量?管理部门在具体的科学评价中如何平衡论文数量与质量之间关系?


毋庸置疑,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论文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学教师和国家级研究所研究人员)一生追求的目标。


因为,学术论文是科学成果重要载体与产出重要创新成果的标志,是国际学术共同体承认成果优先属性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学术机构和“学术人”被同行认可的重要标志。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动辄问:谁发表了多少SCI论文?


每年上半年7月份左右,SCI机构公布上一年度期刊影响数据时,科学网几乎成了SCI数据库的义务广告传播载体。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的产出不可能一蹴而就。


除了极个别天才式人物,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一定时期科学研究磨练与积累(包括发表一般论文过程积累),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自然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问世。当然,由于个体差异,这个积累过程持续时间有所不同而已。


我一贯强调,我们广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应当十分重视在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积累(包括科学研究理念、方法和成果素材等)。


尽管目前我国科学评价机制往往催促一些短期行为的科技成果,但是为了长远发展,我们还是得有点耐心,经受一点“折磨”和挫折。没有这样的积累,要从你的科研成果素材中提炼出重要创新认识(假如存在的话)不大可能,甚至还有可能不识货,错失好成果产出机会。


老话说得好: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因此,学术论文数量体现了科学研究积累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论文数量就没有论文质量。


认真做科研的人都有切身体会,完成一项科研成果,从这些成果素材中总结科学认识,并与前人已有成果认真对比分析,据此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科学网牛博主们撰写了大量这方面体会的博文。


我们大可不必崇拜那些偶尔发表顶尖学术刊物论文的人,也许人家经历的那种“痛苦”的科研积累过程,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




据我所知
即使是上面提到的哪位年轻人,实际上他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开始科学研究训练和积累,那时候他主要发表一些情报类文章,介绍国外同行最新电子产品成果。为此,他阅读了大量英文材料,通过这个过程,他不仅了解国外同行最新研究(主要侧重于产品)进展,还提高了英文阅读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我一贯认为
除了学术不端论文(伪造数据或抄写别人数据,剽窃他人成果)外,不赞成对普通学术论文称为垃圾论文的观点。尤其不要责怪SCI论文,为此我曾经写过“SCI惹了谁?”和“我国发表学术论文不多”两篇博文,详细阐述这个观点。我认为,在完成一项科研项目时,但凡有点自己的认识,即使这个认识与前人相似,并由此发表的论文对我们一般科技人员总会有所教益。我们发表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总不能只有CNS论文,况且CNS论文也不可能每篇都是具有重大创新的精品。当然,我也不赞成刻意发表论文的做法,例如将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以满足某些评价所需的论文数量。我们应当提倡“顺其自然”,按照学术成果产出的自然规律发表学术论文。


只靠几篇论文成名的只属于极少数“天才”科学家。


对于大多数我等凡人科学工作者,长期科研积累才能产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是颠不不破的“真理”,我自己对此深有体会。


我相信我国当下某些学术机构“一篇CNS论文升天”的评价机制随着科技体制(尤其是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终将遭到摈弃,更加公正、公平的科学评价机制终究会到来。


所以,科研工作者,尤其年轻人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做到: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一份汗水,一分收获;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年轻人加油!


相关阅读:

SCI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神坛的?


这些大牛的神助手真滴辣么神?


SCI、EI、核心期刊的前世今生,是这“模样儿”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