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愁论文更甚于愁找工作, "强制发表论文"该废止了吗?


又到招聘季,大多数学子纷纷投入求职大潮中。但近日一些在读硕士研究生反映,学校要求毕业前在期刊发表论文,成了此时比找工作更让自己牵挂的大事。记者调研发现,要求硕士毕业前在专业学术期刊乃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并非个例。


将发表论文作为毕业前提条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个别高校,还对数量进行了加码要求——必须发表两到三篇,否则不授予学位或不准予毕业。对于这样的现实,许多准毕业生非常苦恼,抱怨和牢骚也是颇多。

应该说,在研究生高学历人才比较稀缺的年代里,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但是,当下我国每年毕业大约超过60万硕士研究生,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许多并非是要考博士的,也并非是要做学术研究的,而是为了延缓就业时的压力。

对没有学术理想的研究生要求发表高大上的学术论文,无异于缘木求鱼。研究生相应的能力与素质,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发表论文的形式来实现,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显示,65.3%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素质和学术水平并非只能靠论文来体现。53.1%的受访者指出,既然这一制度造成了诸多弊端,还不如取消硕士生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

将发表论文与毕业挂钩,对我国论文数量的持续走高有很大关系。科技部创新发展司数据显示,我国SCI论文每年发表接近30万篇,连续多年排世界第2位,但篇均被引用次数较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说明,如此庞大的论文数量中,多数可能是付费发表的垃圾论文,既无助于学术质量的提升与技术创新、思想创新,还有可能助推抄袭之风及论文腐败。

学术论文是否需要发表,各所高校不妨灵活掌握。笔者有以下建议:一是,致力于搞学术、考博士的研究生可以发表论文,而即将就业的、从事与科研没有多少关系的研究生则可以不用那么严苛,至于专业硕士,则应该倾向于成果的展示,而不应该是偏重理论的学术论文;二是,论文可以发表,也可以只过导师的关,两种形式任选;三是,出版行业应该着力打击付费论文发表,整顿论文产业,确保所有论文都是原创,并用质量说话。

论文是学术的表达方式与载体,论文必须要保持高精尖,并拒绝一锅乱炖。因此,让学术的归学术,让实战的归实战,规避掉垃圾论文、劣质论文,变强制发表论文为灵活掌握,可能会净化学术圈子并提高论文的质量,也会有助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