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髙研院博士后焦振华荣获2017年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喜  讯

9月7日,2017年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奖名单揭晓,我院博士后焦振华的博士论文《双边匹配中的稳定性、帕累托效率和激励相容问题研究》(指导老师:田国强教授)获此殊荣。

焦振华的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了双边匹配问题中的稳定性、帕累托效率和激励相容等相关性质。对于多对一的双边匹配问题,论文提出了额度饱和性条件,证明了最大-最小偏好与额度饱和性条件可以保证多对一匹配中多单位需求的匹配参与人的弱帕累托最优性和激励相容性质。论文同时研究了多对多匹配中的激励相容问题,探讨了最大-最小偏好下的多对多匹配的稳定性问题,并研究了合约下的双边匹配问题。其中,多对多匹配中的激励相容问题的研究内容发表在国际知名经济学期刊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上,合约下的双边匹配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上。该论文的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在于:


其一,论文研究了多对一匹配和多对多匹配中关于多单位匹配需求参与者一方的帕累托效率和激励相容性质,证明了在额度饱和性条件和最大-最小偏好条件下,延迟接受算法满足弱帕累托最优性和激励相容性质,这一结果将文献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lvin E. Roth,1985年得到的)关于单位需求匹配参与者的相关性质推广到了多单位需求匹配参与者的情形,是论文的第一个创新之处,这一结果既是在理论研究上的一个重要的推广,也有实践上的现实意义,因为实际的匹配中也会经常涉及到考察多单位匹配需求参与者一方的福利和激励方面的问题;


其二,论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对于合约下的匹配问题,在很弱的偏好条件下,得到了阻止引理,进而讨论相关的群体激励相容性质。阻止引理是匹配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激励相容性质是阻止引理的一个直接的推论。文献中关于阻止引理的结果是在较强的偏好假设下得到的,从而文献中关于阻止引理的结果是本文得到的合约下匹配的阻止引理的特殊情形。对于非合约下的匹配问题,人们通常是借助于阻止引理证明相关的激励相容性质,但是,对于合约下的匹配问题,Hatfield, Kojima和Milgrom等已经证明了相关的激励相容性质和群体激励相容性质,然而已有的文献中却没有关于相关阻止引理的探讨。论文投稿到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 审稿人对这一研究结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赞这一研究结果填补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空白。


据悉,“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设立并组织评选,该奖项宗旨是倡导经济学教育中的学术探索精神,鼓励理论创新。每年评选10 篇,每篇获奖论文奖励金额10 万元人民币,银质奖章一枚。“优博奖”提名人由大陆相关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经济院系所主要负责人、港澳台地区相关高等学校经济院系所主要负责人组成。“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今年是第二届评选,参评论文为2016年的经济学博士论文。经过申报、评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我校等8所大学的10篇博士论文获奖。


附:

2017年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