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与毕业论文


最近陷入了“to be or not to be”的哈姆雷特式纠结之中。具体缘由是这样的:临近答辩,毕业论文却迟迟不见踪影,本想发愤图强这几天赶紧凑出来。万万没想到,在这个生死关头,自己还掉入《文明5》的坑里去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心中那颗核平天下的热血之心。

这着实让我内心十分矛盾。首先时间紧迫,如果自己还一直玩游戏的话,那就只能来年再战了;但是,个人又非常想玩这个游戏,脑子里都是游戏画面、攻略之类的,实在难以控制住自己。


于是乎这便出现了心理学上所说的认知失调,即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放在我身上便是“我想玩游戏”的认知与“玩游戏会导致我延毕”的认知之间产生了失调,让我内心十分痛苦。

为了更清楚阐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认知失调的一些相关知识。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提出的1。为了验证该理论的存在,Festinger还做了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他首先让被试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其实是实验助手)绕线工作很有趣;为此,说谎的被试得到一笔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到20美元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持有很低的态度评价;而得到1美元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在面对这个实验时候,被试最初的体验是绕线工作很无趣,然而由于实验要求他却对别人说这个工作很有趣,这无疑是一个说谎行为,于是在“我谎称这工作很有趣”的认知与“说谎是不对的”的认知之间产生了失调。为了减少这种失调体验,被试必须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地解释出来。如果你在这个实验中能够得到20美元,那么你便可以解释说自己之所以会说谎是因为可以得到一大笔酬劳(20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资金),这样一来认知失调引起的不舒适体验便削弱了。但如果你在这个说谎过程中只能拿到1美元酬劳,便很难再用这个借口给自己开脱了,于是你必须找到其它的方式来减少失调。在这两个相互冲突的认知当中,说谎行为已经发生,便只能在“我谎称这个工作很有趣”的认知中做文章了,最后结果便是你让自己相信这个工作真的很有趣,这样便没有说谎这一不对行为的产生了。


所以,由于认知失调会给人带来很不愉快的体验,我们通常会有目的地去减少它的出现。从Festinger的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减少失调的方式有几种,包括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认知,以及引起新的认知来缓和两者之间的差距。

让我们再次回到开头例子,面对玩游戏与延毕的认知失调,显然,减少当前失调体验的最有效措施便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即我不玩游戏了,这样一来,“我不玩游戏”与“玩游戏会导致我延毕”的认知之间便可以保持一致了。

但是,对大多数自制能力稍差的人来说,让自己不玩游戏显然是比较难的(比如说我)。这时候,我们便会试着在“玩游戏会导致我延毕”上面想办法了。我们会开始思考继续玩游戏与延毕之间关系的准确性,并让自己相信玩游戏并不一定会让自己毕不了业,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比如产生如下想法:“再玩下去真的会导致我延毕吗?”“你看隔壁谁谁刚刚还在玩LOL,毕业论文还没写呢,我都写了200字了,玩一会问题不大” “听说某某学长毕业前天天打游戏,最后两三天就把毕业论文随便写写就 顺利毕业了”“一局游戏就一会儿,根本不耽误,少睡会儿觉就好了”。这样一来,失调便不成立,然后你又可以安心玩起游戏来了。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的认知来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比如“我玩游戏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心情,这样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毕业论文”,当然还有些更极端的,比如“在这个操蛋的世界中,玩游戏可以给我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虽然可能毕不了业,但who care,说的好像不玩游戏就能毕业似的,人生在世,及时行乐才是王道”。(算了,不能再YY下去了,感觉自己有点精分了)。


因此,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我们其实并不试图确保自己正确,而只是无时无刻试图让自己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并且自己并不能觉察到这一点。而且,相比于行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首先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很多认知失调都是在某种行为发生以后出现的)。

比如在超市选择某种商品的时候,买之前你可能会精确评估两种品牌的优缺点、性价比等等,因为每个品牌都有其优缺点。但是一旦选择了某种品牌的时候,你便会尽量回避它的缺点,而关注它的优点,因为这个品牌的某些缺点的认知容易跟你选择这个品牌的认知产生失调,这无疑是糟糕的。这样一来,你对这个品牌的肯定态度又间接提高了。人们在作出决策之后,会通过寻找那些肯定让人放心的信息,尽力安慰自己,证明自己所做出的决策是明智的。

所以,假如你希望人们对某个对象具有更为积极地态度,可以试着让他们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这一对象。


相反的,如果你希望人们对一些不端行为的态度出现软化,就要诱导他们去做出类似行为2。比如作弊,贾德森发现3,那些作弊的学生往往对作弊更加宽容,而那些拒绝了作弊诱惑的人则会对作弊采取更加严厉的态度,即那些几乎决定去干错事的人,往往最容易指责他人的过失。

最后以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关于认知失调的问题结尾:

为什么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对它的态度就会越喜欢?

 

 

 

1.       Festinger, L.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       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3.       Mills, J. Changes in moral attitudes following temp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6, 517-531.

 

公众号

马孔多学派

往期关键词

呼兰河传·生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