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41篇,专利4项...邵逸夫医院范顺武教授的这项研究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月19日上午,。大会表彰了2016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优秀成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范顺武教授牵头完成的“腰椎退变性疾患微创化治疗的技术和应用”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腰痛太常见,80%的成年人,都会经历一次或者几次。三四十岁的人,最多的疼痛部位是:腰部。门诊中,发病率仅次于感冒的是:腰痛。在我国,45岁以下人群丧失劳动力主要的原因是:腰痛。每年全世界因腰痛造成的治疗、误工等费用,是个天文数字。

“幸运的是,大多数腰部疾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无需手术。”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范顺武说。但是有些腰椎疾患,必须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都是大切口,往往造成肌肉等组织损伤,虽然腰部疾病治好了,但是难免会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

  我当了30多年医生,一直在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团队在20年前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如何在根除疾病的同时,尽量降低二次伤害,减轻病人的痛楚。

本项目围绕减小腰椎术后多裂肌损伤性萎缩、减轻术后腰背痛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剖学和损伤机制研究为基础,进行手术技术的创新研发,获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


项目创新点
1

国际上首次证实剥离是腰椎后路术后多裂肌损伤性萎缩的主要因素;

2

国际上首次研发了腰椎后路小切口技术,临床随访研究证实,相比开放切口,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且明显减小了多裂肌损伤和萎缩,减轻了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3

国内首次研发了腰椎前路小切口技术,相比传统术式,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不损伤脊旁肌肉;

4

国内首次研发腰椎后路肌间隙入路技术,相比传统术式,术中出血少,置钉容易,几乎不损伤多裂肌。


  目前,研发的技术已在国内23家医院推广应用。其中,应用“腰椎后路小切口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022例;应用“肌间隙入路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149例;应用“腰椎前路小切口技术”治疗腰椎盘源性腰痛、腰椎节段不稳症和邻椎病翻修病例470例

  相比传统术式,这三项新技术的优点非常明显,手术不再像以往那样痛苦,而且患者术后的医疗费用也省了许多。

   现在,我们医院不仅治疗了很多省内的患者,还有许多省外患者慕名而来。范顺武说。


项目成果

  项目一共获得了4项专利;共发表SCI论文41篇,刊登在Biomateraials (IF 8.557)、Oncotarget (IF 6.359)、JBJS-Am (IF 5.280)、Spine (IF 2.297)等杂志上,SCI影响因子累计近达96分,累计被他引近300次;在国内权威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教程2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相关研究在国际知名骨科学会议ISSLS、EFFORT等上作大会发言5人次。

研究成果在国际骨科顶级期刊JBJS-Am等上发表


范顺武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浙江大学求实特聘医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教协会腰椎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中华骨科杂志》、《中国骨伤》编委。获浙江省优秀医师奖、中国医师奖、第一届浙大好医生。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二全天(庆春院区)

每周四上午(下沙院区)


请为范顺武教授及其团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