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研究组在《科学》发表背靠背两篇论文

  2016年7月22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施一公研究组于《科学》(Science)杂志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发表两篇长文(Research Article),题目分别为《酵母剪接体激活状态3.5埃的结构》和《第一步催化反应后的酵母剪接体3.4埃的结构》,报道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剪接体激活和剪接反应催化过程中两个重要状态的剪接体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的激活和催化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前体信使RNA剪接反应(pre-mRNA splicing,以下简称RNA剪接)的分子机理。

  RNA剪接是真核生物从DNA到蛋白质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关键一环。其主要执行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分子机器——剪接体。通过剪接反应,前体信使RNA中数量、长度不等的内含子被剔除,剩下的外显子按照特异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成熟的信使RNA(mRNA),进一步在核糖体的催化下被翻译成蛋白质。RNA剪接的化学本质就是前体信使RNA经历两步转酯反应完成剪和接在两个关键步骤,而每一步都需要由剪接体催化完成。

  剪接体是一个由大量蛋白因子介导、核酸(RNA)催化的金属核酶(protein-directed metalloribozyme)。在剪接反应过程中,组成剪接体的蛋白质-核酸复合物及剪接因子按照高度精确的顺序进行结合和解聚,并伴随大规模的结构重组,组装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组分和构象的统称为剪接体的分子机器,根据它们在RNA剪接过程中的生化性质,这些剪接体又被人为区分为B、Bact、B*、C、P、ILS等若干状态。获取剪接体在激活及催化反应过程中不同状态的结构是最基础也是最富挑战性的结构生物学难题之一。2015年8月,施一公研究组率先突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裂殖酵母剪接体处于ILS状态的3.6埃高分辨率结构。

  在最新发表的两篇《科学》论文中,施一公研究组进一步探索并优化了蛋白提纯方案,捕获了性质良好的酿酒酵母剪接体分别处于激活状态(activated spliceosome,又称为Bact complex)和第一步催化反应后(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又称为C complex)的优质样品,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和高效的数据分类方法,重构出了总体分辨率分别为3.5和3.4埃的两个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并搭建了原子模型(图1,2)。这两个复合物近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解析,首次完整地展示了第一步转酯反应前后pre-mRNA和起催化作用的snRNA的反应状态,以及剪接体内部蛋白组分的组装情况。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催化核心区域的分辨率达到了2.8至3.0埃,清晰的展示出剪接反应中心的结构信息,为解释剪接体对pre-mRNA splicing的催化机制提供了迄今最为清晰的关键证据。

  如上两个结构与该研究组之前报道的ILS剪接体及2016年1月报道的3.8埃的酿酒酵母tri-snRNP结构的对比更为深刻的揭示了剪接体在pre-mRNA剪接反应过程中作为核酶催化完成两步转酯反应的本质,是RNA剪接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性进展。

  清华大学医学院三年级博士生万蕊雪、生命学院博士后闫创业、生命学院一年级博士生白蕊为两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生命学院一年级博士黄高兴宇为第二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施一公为通讯作者。电镜数据采集于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计算工作得到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国家蛋白质设施实验技术中心(北京)、联想高性能计算、以及荣之联董事长王东辉先生的支持。本工作获得了北京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

图1 Bact complex电镜密度及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 C complex电镜密度及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 剪接反应机理图解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6/01/06/science.aad6466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08/19/science.aac8159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08/19/science.aac7629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热文TOP10(统计周期:2016.5.1-2016.7.1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PNAS:午睡会增强记忆力

2、韩春雨:科研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

3、减肥的终极奥义:训练大脑,而非锻炼身

4、20、30、40岁,新陈代谢如何改变? 

5、科学揭示:一杯酒下肚后...
6、体育运动如何使大脑更好地运转
7、意想不到的发现:癌细胞转移的最新观点
8、关于IQ的9个事实
9、第一个抗衰老医学试验在狗身上成功!
10、一包33岁的垃圾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