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迄今为止最具参考价值的SSCI论文发表经验!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本专业是xxx学,但我更倾向于称自己属于社会科学或中国 研究,土博。我2年前博士毕业时,曾给自己下了一个目标:自己专业的研究成果不发中 文文章(当然也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中文刊物,以后如果发展出比较好的刊物,我会考 虑),其它专业写着玩的中文文章,独立发表的话,不低于领域top 1或《中国社会科学 》。以别人(同事或学生)为主笔经我指导修改后挂我名的中文论文,不低于专业前3名 。不然我不挂名。


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雄心壮志,在中国的社科评价体系下,肯定会堕落。
发一篇ssci论文,对于一个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在中国社科教育体制下的成长起来的学 者来说,真是要脱一层皮。


1.中英文投稿经历
先说中文经历,以表明一篇英文ssci论文比中文论文难多少!我最近2年很少写中文文章 了。不过也偶尔动笔。我曾经花了10天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 ),1周写了一篇《经济研究》,。这三篇应该代表 国内三个不同领域(社会学、,但这三篇都不是我 本专业的文章。写作过程其实也是非常痛苦的,需要闭关,真的有思路的时候一天只睡 5个小时以下。总的来说都是一气呵成。投稿过程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麻烦一点外,别 的基本是一遍通过,少有修改。


但相比较而言,我那篇英文论文的完成过程就非常艰辛了。文章动笔之前的调研工作历 时2年半,更之前对基本概念的辨析也花了1年。(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概念问题 ,我后面会细谈)。这篇文章从动笔到第一次投稿,花了8个月,中间这段时间,我正好 旅行了几个国家进行访问,也找过不少国内外专家交流、谈话、修改。完整稿出来后, 又放了3个月沉浸一下。先投了一个top journal,3月后被干净利落的拒掉。然后改投中 上的一个期刊,2个月后说major revision,修改后minor revision,然后又一次major revision和minor revision,然后说要我找native的人修改语言。然后accepted。直到 上个月正式出proof。全过程1年左右。最后在哪一期发表我还不清楚,不过我见过有 accepted后排2年才出版的杂志。


比较国内学者和期刊的浮躁心态,恨不得投稿后3个月内就出版。英文期刊宁愿等2,3年 也不愿意把有问题的文章登出来坏自己的名声。


2.论文投稿方法和过程
首先是写论文。具体不同专业应该不一样。我在写文章前,做了2年多的调查。写的过 程上面简单说了。第一步是文献,要把本专业的中英文文章都读遍。找一个有意思“理 论问题”是很重要的。开场白非常非常重要。我的第2,3初稿时曾经给一个老外看过, 老外看了几分钟说,这样的introduction不行,因为这么写根本没人愿意看下去。(中 国人写文章都是喜欢先讲国内外大好形势,然后说文章的意义,我那回是开口介绍了一 堆这个领域的文献,但老外直接切问题)。然后他在我的第一段的5,6里一句句批判。 这次谈话是我写作过程中收益最大的一次。


其次,选杂志。毕竟是写中国问题,我的研究可能从地区研究和我本专业两种期刊里找 出路。所有的ssci期刊里,和当代中国或亚洲的地区研究期刊一共5本左右,我本专业一 共20本左右ssci,适合发中国问题的,一共也就3-4本。我不是经济学、社会学,一篇论文都有上百本杂志可以挑。然后是挑杂志的机会。一是看一年周期,有半年刊,季刊和 双月刊,然后还要挑每期多少篇。有的刊物一期就3,4篇文章。这种期刊借我胆子也不 敢投的。我先挑了一本中国地区研究的top journal投,季刊,一期5篇的样子。被拒后 ,找了本专业的中上水平的杂志,双月刊,一期6篇左右。


然后,按照杂志要求修改格式。有的杂志要求非常高,比如英语和美语的差别,性别歧 视问题不能有,比如泛指的chairman是不能说的,因为还可能chairwoman,所以只能 说chair person。这些细节都必须一点点的改。最麻烦的是参考文献的样式。有的是最 后,有的是脚注。慢慢磨吧。但比起整个写作过程,这都是小事。然后按照要求投稿。


3.论文投稿小经验
修回。被拒了就自我反省一下,投下一个。有比较正面的回应时,如果能混一个“重大 修改”就说明有戏,那就乖乖的按照评阅人的意见修改。一般来讲,ssci杂志的评阅人 看得都很仔细,不太会不懂瞎说。我还好,碰到的几个都是比较负责的。修回时的cover letter很重要,既要对审稿人拍几句,又要坚定立场。因为很有可能几个审稿人把你 的文章往几个不同的方向拉,如果你要迎合所有人的兴趣,那最后一篇文章就废了。


关于和编辑的交流。一是催进度,这个还是有必要的。(和前面有的帖子的建议不同) 主编下面一般还有编辑助理。一般我催进度都是给公共信箱写信,抄送给主编。我遇到 的情况是,不管晚几天,最后会是编辑助理给我回复,说让我等等什么的。二是如果遇到不服气怎么办。我的另一篇ssci论文当时就给了我一个reject,但我觉得有得争,我就给编辑写信说,他的每条意见我都能反驳。编辑很快回信(2天后),说首先我还是很欢迎你修改后继续审的,你可以写一封cover letter给评阅人,但要注意“外交辞令”。还说,你当然也可以要求换评阅人,但这样就可能会提出别的问题。这一争取相当于把rejection改成了major revision。


4.语言问题
语言问题其实一般不是问题,除非语言差到别人完全看不懂。但其实很多情况只是老外 读起来费劲一些。虽然说英语的书写很重要,但在好的英文期刊里,一般不会因为语言 不好而拒绝。最多是主编看一下(一个月左右),觉得有些思想,打回来建议作者找人 proofread一下再审。关键还是思想。很多人会觉得,我发不了英文文章只是因为我英语 不好。其实不然。引用郎咸平,丁学良他们的话,大家完全可以拿自己认为最高水平的 中文文章请最好的native的人翻译润色,看能不能在英文期刊上发表?


当然,文章的结构,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什么的,我认为不属于语言问题。因为这些问题 就算写成中文,那也是问题。中国文章为什么“烂”,很大程度上一是废话多,二是一 段话内部的论证,每句话都有漏洞,禁不起推敲,每两句话之间都不没有必然的逻辑关 系。英文的社科论文要保证,每句话都是必须写才写,如果不写这句话,评阅人就能一 眼挑出来,说,这两句话之间逻辑性不强,请给出证据。经过真正规范学术训练的人, 眼睛都是很尖的。


我指的语言问题是在每句话内部的语法和语感。


我在语言的修改问题上,其实还是折腾了很久,一个半月左右。我先让一个在海外专业 做英文编辑(非英语国家,但英语是第一官方语言)的朋友修改,可是修回后,那个杂 志说不满意,给了一页的修改参考,让我再找真正的natvie的朋友改。看来“语感”这 个东西是一辈子也学不来的。然后找了个美国朋友,拖拖拉拉又折腾了很久,最后通过 了。现在我的结论是,如果赶时间,还是别找熟人修改,。还是 花点钱找海外的编辑(proofreading)公司,一篇一万字英文的文章2000RMB左右,何况 找熟人有时候也是要钱的。我相信任何一个编辑公司都是负责的,关键的问题在于还是 语感。我就不愿意找总部设在日本的编辑公司(虽然我那个英国杂志推荐让我找它)。


你可以让他们先试编一段,找个老美朋友审一下,语感这种东西,人家读两句就知道了 ,但我们是一辈子也感觉不出来的。


4.投稿失败经历
在这次成功经历之前,我一共投过3篇论文。都以无限悲惨的命运收场。当时我还是学 生,不知天高地厚,篡了一篇文章就找了个牛杂志投过去。这个杂志是我们专业的lead ing journal,好在什么论文不管水平如何,直接外放出去审。回来的结果是,评论问差 点就说文章是垃圾了。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但冷静下来,各种建议真是花钱也 买不来的。包括建议我读的文献,逻辑问题,思路问题,概念问题,方法问题,写作问 题。。。


但那几篇论文差不多每次的评价都有些许提高。第一次投稿只有开场白中礼节性的inte resting,ambitious之类的话,剩下就是骂人了。之后开始渐渐出现applause, innova tive之类的词,问题也越来越具体。


失败的3篇中,最差的第一篇,后来写成中文了,发在某个专业最好的中文期刊上了。( 可见中文期刊的水平)。另外两篇我改了2年。这两篇我都试图开始冲击真正的主流ssc i期刊了。也就是说,这回我虽然在研究中国问题,但其实我是在发展一个主流理论。而 过去都是以“介绍中国情况”的面目出现,把一个理论放在中国看看灵不灵。其中有一 篇论文我4月份整完,我先找了一个leading journal投,7天后遭拒。编辑很客气,说, “我觉得你这篇文章不符合发表标准,但理论上我没权力做决定,这样做决定可能arbi trarily,但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外审的话,既浪费审稿人的时间,又浪费你的时间。”


呵呵。认输。改了第5名的一个刊物(这个刊物是季刊,一期3篇论文!),看上去编辑 很快说决定外审。现在还没结果。我其实也不指望真能被录用,但能看到审稿意见,那 就是一个进步。


5.投稿过程中的论争
看来大家还是对“意外情况”怎么处理比较感兴趣,前面写了太多琐碎的细节。说实话,现在我投稿投出去,可能会有的评阅意见心里清清楚楚。因为大家都是明眼人,你看得出来的作者更看得出来。其实文章没缺陷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自己心里有谱,这样的缺陷这一档次的期刊是否可以容忍。


作为作者,特别是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能达到这一水平敏锐程度和自我批判能力,靠老师教是学不到的。因为中国大部分博导都达不到发表ssci论文的水平,更别想教出这种水平的学生了。我的经验有两个途径,一是在bbs的学术版和人吵架,那种吵架绝对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二是要脸皮厚,缠着别人对他讲你的想法。中国学者,特别是文科的,很不愿意公开讲不成熟的思想,感觉既怕被人批评丢面子,又怕被人窃取自己的思想。我前几天写了一篇东西,还没投出去,但已经发给全世界的十来个朋友让他们提意见了。


回到和评阅人辩论这件事。首先条件是,确实有的争,因为一篇文章出去,你应该保证你在这个领域自己看过所有文献,别人说的争论的内容你全清楚(发国际刊物,就是要在所有文献的基础上往前走一小步),所以评阅人的意见,多半是他没你考虑得完全如果反过来是作者没想仔细被人抓把柄。那就乖乖的改,同时一定要回复里赞扬和感谢他。反过来,有时候评阅人可能不是完全理解你的思路,很多作者会就觉得“这哥们什么也不懂”,这种想法是不能有的。理科我不知道,我所接触的十几个匿名评阅人里,没一个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非常佩服期刊掌握的专家库储备)。最后结论是,只可能是你没写清楚,而不是专家没看懂。本着这个心态,那就乖乖的改文章吧,把评阅人的质疑全回答清楚了。必要时写封长信解释(有时候文章篇幅装不下)。


6.最后一些关键性问题
前面我说过,ssci论文的语言水平并不是决定性的,那么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呢?是思想。这话太笼统了。这里不可能说得太具体,我先简单讲一下大家写文章时的问题,处理好下面的问题是能够发表的基本条件。


概念问题:这是中国人写文章时最让外国学者恼火的一个问题。中文文章喜欢“创造”新概念。其实是在玩概念游戏。比如,大家写文章总喜欢写“结构”,“体系”,再加一个“性”,结构性的,内生性的,或者加个“化”,城市化、市场化、私有化、转型。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不是不能用,但不能胡乱用。如果你写了一篇论文,,所以怎么怎么”。在国内肯定能发表。但这种话到了英文期刊,评阅人马上就会问你,?中国人很喜欢说“结构性调整”这种话,到底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看?更有甚着,一会说结构,一会说体系的,英文期刊的评阅人肯定看得就怒了。


逻辑问题:这个很难讲。但我觉得大部分学者智商都是没问题的,写文章逻辑性不强关键还是一个道德问题。就是“对付”和投机取巧。一段话阐述一个道理,中间有一句话其实是说不通的,明明心里知道,就是赌评阅人看不出来。确实,很多情况下蒙混过关了(因为中文杂志的评阅人水平不高还看得不仔细)。但最后白纸黑字的印出来后,总有人会看出来的。当然我这还是指档次比较高的杂志的文章。


方法问题:方法是中国非海归学者的一个缺门。每个专业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单从社会科学来讲,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其实我专门强调“方法”,并不是一定要用计量,回归(其实这方面,中国现在在数学方法的使用上已经开始走另一个极端了),定量还是定性根本不重要,同样的问题和理论,两套方法可以做两篇都很优秀的文章。


我说的方法其实还是逻辑和研究设计的问题。但如果前面的研究设计弄不清楚,怎么都是白搭。前面我说道,我有篇文章,评阅人为了一个变量洋洋洒洒写了2页纸和我辩论。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可能犯的所有错误。包括:1)变量能否代表概念;2)指标能够用来精确测量变量;3)指标的测量得是不是准(我这回用了调查问卷);4)样本数据的分布是不是合理,符合理论预期;5)用的数学方法是否有问题。除了4和5以外,如果是定性研究,123其实也同样重要。相应的,我昨天写了一篇5页的纸,反驳他每一条批评,以证明我对变量和指标的选取是科学的并且经过深思熟虑的。相反,如果写文章之前这些问题没考虑清楚,文章写出来了也是白写。

(来源:小木虫)


往期精彩回顾(回复数字查看对应文章)

11.《总理身边的高冷女神,她会改变你的审美观!》

12.《你不知道的全球50大在线学习网站》

13.《5分钟看懂电子眼、红灯拍照原理,可避免不必要的违章哦!》

14.《哈佛首任女校长Drew Gilpin Faust精彩演讲:热爱才会无悔(强烈推荐)》

15.《那些大学骗了你的事,别再上当了!》

16.《被2015年的大片阵容吓到了!》

17.《70个知乎高能神回复,完全停不下来!》

18.《最令人抑郁的十大专业,你躺枪了吗?》

19.《15部世界名著的开场白,你知道多少?》

20.《比七星级酒店还豪华的大学和图书馆》


大学问网

『科研社交网站』

微信号:dxw_51science

官方微博:@大学问网

合作or投稿:contact@51scien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