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毕业展金奖丨肖晟的美学关怀

“艺术创作是一种表达,

它是源自生活的,

却要与现实拉开距离,

而指向更为神秘的存在,

我认为这应该是美学的另一种关怀。”



肖晟,湖南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本科毕业,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




毕业金奖作品《谜城》


《谜城系列》国画颜料,木板;2018


《谜城》系列是肖晟对于建筑,城市以及机械等主题的探讨的又一个高峰。城市是现代人们的重要生活空间。城在古代就含有“城墙”之意,本质上是一种围合的概念,它所圈定的范围区分出了内与外。城市的内在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的外在表现为其具体的形态。内在的关系与外在的形态不可分离。


关于现代城市,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速,其边界也日益模糊起来。扩张中的城市不断将外围的乡村吞噬,使得有机生长的自然形态变得规整起来。内在的人的活动会改造外在的城市形态,反过来,外在的城市形态也会影响内在的人的生活。当我们处于城市之中时,看到的都是城市的局部细节;而当我们置于大桥之上或是位于山峰之巅时,城市与天相接的轮廓,城市与地相触的形状,无不提醒我们时刻都在受城市几何之规训。城市几何左右着我们的行动方向,其带来的偶然与必然始终都是谜一样的存在。


《谜城》展览现场

《谜城》创作过程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基于对更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而对城市产生过各种各样的设想,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康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如果语言文字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那么艺术作品就可对这种想象进行有效的视觉呈现。我们的城市又将会走向何方?


《谜城》就是一次关于未来之城的视觉想象。通过对铝片的翻折与裁剪,以寻求各种造型,肖晟用铝材建造了几座未来之城,在手与铝材的碰撞过程中也激发了自身的各种想象。


“伴随着这种想象,我开始对自己搭建的装置模型进行描绘,继续了“黑上黑”木板画实验,也希望观者可以在《谜城》中体会到画作亦幻亦真的魅力。”

 



“黑上黑”木板画实验 


《朝元仙仗图》临摹局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肖晟现在创作风格的产生,与六年前在他身上偶然发生的一个故事息息相关。千转百折兮似映画,倾耳听兮诸美君:


“2012年,我还在四川美术学院上大学。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夜,一股莫名的焦虑袭来,翻起我内心的狂澜。我便从喧闹的寝室出逃,迈向夜色之中,游走于无人的街道,穿梭在寂静的熙街巷口,陪伴我的是夜幕下的建筑盒子,蓝影中的黑色线条,以及灯火上的精灵之光。在静夜里,我慢慢寻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我拿出铅笔在速写本上勾画出夜色下的光与影。我发现,处在黑暗之下的景与物,在夜晚不同的时段,会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在夜晚时空之下慢慢转变,而让我得以体会到那个淡淡的却又是情感丰富的世界。天快亮了,而夜还没完全退却,她在墙上留下幽幽的紫蓝。我注视着那片紫蓝,直到紫蓝点点变淡,最后完全淡出我的视线。”


回来后,肖晟就开始了以“夜”为主题的创作。为了很好地表现出他当时的感受,肖晟尝试了各种材料。一开始,选定的是水彩来表现夜里的光与影,但是在纸上驾驭夜里的重颜色非常困难,创作一时陷入僵局。直到有一天,他的目光扫到了书桌上尘封多年的小木板,灵光便如银瓶乍泄,一发不可收拾。肖晟立马拿来墨汁对好清水将木板全部染黑,墨汁通过毛细管作用慢慢渗透到了木板里面,待到木板变干后,此时的木板表层并不是像煤黑一样的深颜色,而是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表层,极具绢面的效果!于是,他在这黑色的底面上又用墨线勾勒形状,算是正式开始了这种木板画实验。肖晟将这种黑色作用于黑色之上的作画方式称为——“黑上黑”。


木材与墨色结合出的特殊效果是一种偶然发现,但绘画技艺这种硬功夫就不大可能凭空突然出现了。肖晟在大学期间选修了一门传统绘画课程,名为“人物画——古代线描人物临摹”,他通过这门课程对中国传统经典画作《朝元仙仗图》进行了部分临摹。课后,他又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朝元仙仗图》摹本,在寒假期间将整本摹本临摹完。因此,他逐渐对“线描”这一技能有所掌握。


虽然肖晟最终选择了传统的国画颜料,传统的墨汁,以及传统的线条来创作木板画,但因其主修为西画,巧合间画出了迥然于传统的图像来——中国传统的材料和技艺与西方现当代绘画相结合。




“动物园计划”


《夜系列》国画颜料,木板;2013


肖晟是个会思考的人,他时刻有在留意周边的一些事物所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画画本身。对于他而言,历史、哲学与科幻是其创作灵感最好的催化剂。《罗马》,《星球大战》,《指环王》,《权力的游戏》这类拥有宏大叙事背景及复杂视觉想象的作品很是打动他。与此同时,他也喜欢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来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并且使其在对待周边事物时,始终保持着一颗敏感的心。


独立的精神是可贵的,是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但这种独立思考的形成又是绝对离不开学院派思辨思维的教导的。在川美本科期间,肖晟得益于鲁邦林老师的教诲。最初,他实验出了5张很小的木板画,受到了鲁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并且沿着这个思路一直走下去。本科毕业创作《夜》就此发展而来,画了59张小画,他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生态水族馆系列》国画颜料,木板;2015


研究生期间给以肖晟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李青老师的“动物园计划”了。


“这个课程很有意思,记得在第一节课上,李老师就给我们讲述了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一些思想,其中福柯的“异托邦”,“规训与惩罚”让人印象深刻。之后,我们又到杭州动物园进行实地考察,同学被分成几大组,从不同方面收集有关“动物园”方面的资料。因缘巧合,我到了建筑组。在考察过程中,我就将关注点放到了动物园建筑方面,也在体验建筑空间过程中并上自己所拍的照片得出了好几个动物馆的平面图。回来,就根据自己所画的这些草图复原过建筑模型。当然,创作过程更复杂,在收集资料的过程当中,我无意间接触到了一本很薄的书《从包豪斯到生态建筑》,这本书让我脑洞大开,激发了我的各种想象。由此,我也创作出了《生态水族馆》系列绘画与装置模型。课程结束后,我们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的同学在李老师的召集下举办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展览,大伙的作品都是各种奇思妙想。展览名为——“奇园异趣”。”


最后,肖晟还要感谢在求学期间给予其无限帮助的导师井士剑,工作室余旭鸿老师、金阳平老师以及中德艺术学院的吴杉老师等。“一路走来,微斯人,吾谁与归?”




作品赏析 

《幻城系列》国画颜料,木板;2016

《遥远的联想系列》纸上铅笔,黑色颜料;2017




工作室简介 



肖晟的工作室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地下室,那里的空间比较大,适合画大画,做漆画,以及制作一些装置与模型。另一个便是他的卧室。通常,他都会在卧室中开辟一个小角落来充当工作空间。这个空间其实很小,但对他来说已够用。由于肖晟近期的创作尺幅都不是很大,都没有超过书桌的大小,这样对他而言很方便。他可以在这个小空间中进行更加私密的绘画探索,周围书柜上书籍可供他随时翻阅,桌子上的电脑可供他及时查找资料,落地窗一打开便可欣赏窗外美景。安静的环境下有利于其自身的思考与创作。




作者简介 


与研究生同学合影(右二)


肖晟,湖南人,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参展经历


2013,《夜》系列绘画参加四川美术学院2013届毕业展,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重庆。

2015,《生态水族馆》装置与系列绘画参加“奇园异趣”展览,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

2016,《生态水族馆系列之三》参加“绘画流动双年展”,116㎡美术馆-公元里馆,杭州。

2016,《建筑空间》绘画作品参加“建筑与艺术”展览,116㎡美术馆-公元里馆,杭州。

2016,《生态水族馆》系列绘画作品参加“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大艺网,广州。

2016,《幻城5》绘画作品参加“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17,《幻城4》绘画作品参加“浪尖头—壹品艺术空间第三幕”,壹品艺术空间,杭州。

2017,《遥远的联想》No.3绘画作品参加“艺术·家书” “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18,《谜城》系列绘画作品参加“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2018届毕业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发表论文


“黑上黑——木板画实验记”收录于青年文集《半透明·实验》,许江,杨参军,井士剑主编,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12


获奖经历


2013,《夜》系列绘画荣获2013届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优秀奖。

2017,《幻城4》在“浪尖头—壹品艺术空间第三幕”展览中荣获三等奖。2017, 《遥远的联想》No.3荣获“艺术·家书”“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创作奖。

2018,《谜城》荣获中国美术学院2018届毕业创作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