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是存还是废? 网友投票: 超八成人数支持取消

就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份,绝大多数高校组织开展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不少应届毕业生们终于松了口气,答辩通过也就意味着可以拿到双证顺利毕业了。

而细究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则令专业人士大呼失望。4月13日,首都经贸大学刘颖教授深夜发博,表示赞同取消本科生论文的建议。此言一出立刻引发网络热议,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迅速占领微博热搜成为热门话题。

八成网友支持取消毕业论文,只因不想生产“学术垃圾”

事实上,关于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周凯撰写的题为《本科毕业论文掺水严重能否取消》的文章就引起了高教界的大讨论。

今年4月,头条教育发起了一个话题为“该不该取消本科论文”的投票,截至4月22日的数据显示,支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人数超八成,占据压倒性优势。

纵观网友评论,赞成者大多认为“本科生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能徒增学术垃圾罢了”。这也无疑显示着大部分毕业论文的通病:论文本身质量不过关。于学生而言,个人能力及态度直接决定着论文质量的高低。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对于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写作,这个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质量也可想而知。

于学校而言,是否提供学术能力培养的配套设施和资源也极为关键。现实情况是,高校中很少有课程专门教授如何进行专业论文的写作,所以在突然面对“正儿八经”的毕业论文时,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手足无措。

更为现实的一个考量则是,如今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培育面向学术、实践等多种需求的后备人才,然而毕业论文却是侧重学术理论,这明显与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正如刘颖教授所言,“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群体特征,现在的本科生已经不同于30年前的本科生了。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况且毕业论文的重点准备时间恰逢各个重大考试的高峰期,考研复试、银行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压力之大的分身乏术也可想而知。

如此形势之下,,剽窃、代写、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也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甘愿铤而走险、不惜触及法律的底线。

论文写作更注重态度与过程

而反对者同样振振有词、据理力争。他们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是衡量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标准,也是大学生从学校学习过渡到社会工作的一种锻炼。且不说该教授犯了以偏概全的问题,不会写论文就直接取消,不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心理,也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论文质量低难道不该更多从学生的角度寻找问题的原因所在吗?上课低头党,宿舍吃鸡党,“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可以说是不少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如此状态又如何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就算学校课程体系未能系统教授论文写作方法,你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学习吗?图书馆、网络甚至直接向老师求教,总会有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你的种种理由不过是懒惰的借口罢了。

再者,纵使学术价值低廉也不应一棍子打死,至少你能够在过程中锻炼到起码的整合、编译、格式等基础能力。毕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是他们在大学里写过的唯一一篇最为规范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人在这一过程中才真正掌握到WPS、PPT等软件以及答辩应答的方法技巧,未免不能说不是一种收获。

丰富毕业考核形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议论纷纷之中,还有这样一种声音,即丰富毕业考核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在我国,已有部分院校在毕业论文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2009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就将本科生“单一的学术性毕业论文变革为多样化的毕业设计”。具体变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选择论文以外的其他方式,比如编导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拍纪录片,主持类专业的学生可以策划一档新节目;二是依然选择写论文的形式,但是不再拘泥于现行的“参考文献”等的模式,比如可以通过社会调研,为某新闻单位创造一种新的发行模式。

2010年5月,3位选择新方式作为毕业考核办法的新闻系女生站上讲台,接受毕业设计答辩,成为首先“吃螃蟹”的学生。最终,3人都成功通过答辩,顺利毕业。

2017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2017届本科高质量、多元化毕业设计答辩暨作品展映会”上,二十多名本科毕业生就按小组带来了自己的微电影作品,并通过展示影片、个人阐述、老师点评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毕业答辩。

图为答辩现场

此外,2014年5月,华东交通大学出台了《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替代办法》,规定学生可申请科研作品替代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方式完成毕业答辩,既能够顺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前对专业技能应用进行演练和检验,这恐怕比流于形式的毕业论文制度更能发挥大学培育各领域卓越人才的作用。

但不管未来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是存是废,社会各界理应重视当下存在的种种弊端,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发挥现行制度的最大效用,并依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如此方能更好地适应形势需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