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摘 要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需要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其中,学生与老师的主动、高效沟通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师生沟通仍存在学生沟通动机不足、沟通频率不高、面对面沟通较少、沟通效果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存在畏惧心理和拖延行为、教师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师生之间沟通信息不对称、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就业难”背景下学生忽视毕业论文写作等。由此,高校应该进一步改进评价机制、创办专业研讨会、促进专业课程论文常态化、并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制度和方案,确保毕业师生沟通效果,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缘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为高等院校的总结性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于本科毕业生而言,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直接关系着毕业生能否获得相应学位,也直接反映一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完成毕业论文,从选题到最终答辩的整个过程,涉及到文献整理、理论探究、研究方案设计、实证调查、数据分析、问题、原因、对策分析等多方面内容,要系统完成上述任务,必然要求毕业生与指导老师之间进行定期的、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可以说,师生沟通是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着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但目前,师生沟通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效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忙于考研、就业实习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愿意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甚至一些学生产生逃避心理,躲避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导致毕业论文质量非常低下。那么,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更具专业性和时效性的师生沟通,具体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导致师生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何在?高校应采取哪些对策改善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师生沟通?上述问题在现实中迫切需要解答。基于此,本研究以西部X高校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对该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从学生视角深入挖掘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师生沟通问题。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共29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86份,问卷有效率为9761%。有效问卷中,男生为135人,占比4720%,女生为151人,占比5380%;人文社科类学生有103人,占比3601%,理工类学生有183人,占比6399%。同时,我们通过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深入考察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动机、频率、方式等,并挖掘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动机不足

总体来说,学生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困难时,选择“与同学/朋友商量”“求助老师”“自己设法解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78%,332%和190%。而且,与指导老师“熟悉和非常熟悉”的学生“主动求助老师”的比例为712%,与指导老师“一般熟悉”和“不熟悉”的学生“主动求助导师”的比例仅为288%。可见,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与同学、朋友商量”,特别是与指导教师“不熟悉”的学生,尤其缺乏与指导教师沟通的动力。在访谈中,有学生说道:“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困难我会先与关系较好的朋友或舍友一起讨论,让他们提一些建议给我,这样省得麻烦老师,也节省时间。”同时,当前教师职称晋升方面多以课堂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要指标,而缺乏对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情况的考核和激励,很多教师往往不重视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和质量,导致疏于与学生沟通。不少学生反映“想去找老师面谈,但是老师因为忙于上课、外出开会等没有时间,找不到老师”。

 

(二)沟通频率不高

整体来说,毕业生与导师沟通频率不高,并且呈阶段性差异。46.9%的学生能做到“偶尔主动与导师联系”,但“经常主动与导师联系”的学生仅占237%,甚至还有149%的学生表示“导师没有要求的话,从来不会主动与导师联系”,145%的学生表示“没到紧要时刻(如中期检查、交初稿等),我不会主动与导师联系”。在访谈中也发现,毕业生与导师的沟通主要集中在选题阶段和修稿阶段,而在文献查阅,实验调查,初稿写作过程中,师生沟通频率远低于前两个阶段。很多学生谈到“与导师在选题阶段和修稿阶段联系会比较频繁,一旦确定方向、题目确定了,就不怎么与导师联系了”。

 

(三)面对面沟通频率较低

虽然信息时代,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时间以及空间对师生沟通的限制,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学生与导师的沟通相比于一般的师生沟通更强调时效性、互动性和专业性,因此,“面对面交流”是确保沟通效率和效果的最优方式。但现实中,师生面对面沟通频率仍然较低。调查发现,尽管有396%的学生认为其与导师面对面交流次数“很多(多于5次)”,290%的学生认为其与导师面对面交流次数“一般(35次)”,但是仍有227%的学生与导师面对面交流次数“很少,仅有12次”,甚至有87%的学生没有与导师面对面交流过。可见,毕业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的频率仍有待提高。

 

(四)总体沟通效果有待提升

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中师生沟通效果的反馈表明,认为与导师沟通效果“一般”的学生比例为512%;认为沟通效果“较好和很好”的比例为416%;认为沟通效果“较差或很差”的比例为72%。可见,呈现积极反馈的学生比例仍然低于50%,认为沟通效果一般的学生比例仍然过高,特别是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沟通效果较差。访谈过程中,一些学生提出:“我们与老师沟通大多是在选题阶段和最后写完初稿之后,选题时通常在短时间内就按照老师的想法确定,而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基本不主动联系老师,加上忙于考研和找工作,也没有时间、精力找老师,到论文写完后,导师通常会觉得我们写得太差、问题太多,而这时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修改完善,因而沟通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师生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存在畏惧心理和拖延行为

第一,学生对指导老师的“畏惧心理”以及对师生沟通本身的顾虑很大程度上影响沟通动机。首先,学生对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存在一定畏惧心理。在初次与指导教师沟通之前,学生通常会从往届学生那里提前了解教师信息,一般来说,学生们普遍认为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要求更为严格和苛刻,这种判断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怕”的心理。访谈中学生说道“由于未选过指导老师的课,对老师不太了解,但是听同学说老师非常严格,我心里就很紧张,迟迟不敢找老师,心里非常怕老师凶我。”而且,如果初次见面确实体验到了老师的严苛、甚至沟通不畅,会加剧学生的初始畏惧心理。其次,学生在沟通中不敢主动表达甚至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当与导师存在不同意见时,学生往往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表面应和老师,很多学生表示“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无法支持自己的想法,或担心自己的问题太简单,怕老师会批评自己”。

 

第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拖延行为也会影响沟通动机。首先,就业“见习”会导致毕业论文写作的拖延,学生谈到“本来打算空出一点时间专门去写论文,但是由于已经开始在公司见习,难得抽出时间去找老师商量论文,然后就一天拖一天,拖到最后就更没有时间去联系老师了”。其次,一些学生抵制不住娱乐方面的诱惑而产生拖延行为,学生谈到:“经常抵挡不住电视剧、综艺、游戏等各种诱惑,然后就拖延,再加上老师只是说尽快完成,但并没有设定截止日期,所以就会心存侥幸,一直拖下去。”再次,很多学生感受到论文写作的难度和压力,甚至会产生逃避心理。有学生反映“有时候写论文思路会卡住,就会先把论文放一放,第二天再继续写,但没想到过了好久都没再动笔写过……经常会有‘太难了,写不下去’的念头,然后就停下来不写了。”因此,拖延行为一旦出现,学生自然就降低沟通动机、减少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次数。

 

(二)教师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学生兴趣和学习背景认知不足,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是导致沟通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首先,很多老师对论文题目、内容等具有隐性的强制要求,忽略学生的想法,有学生谈到“我把想法告诉老师,但会被老师否掉,需要按他的想法开展研究”。这导致学生即使有想法也不愿向老师表达,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学生寻求老师帮助、和老师沟通的次数。还有的老师给予学生自由度过高,很少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论文,有学生反映“导师几乎不怎么催促我,给我一种时间充裕的错觉”。其次,当沟通内容不在导师的熟悉范围时,老师往往不能给予针对性或建设性的建议,导致学生没有真正解决难点问题,从而影响沟通效果。访谈中学生反映“因为老师不熟悉我的选题,所以他只能在形式比如格式方面给我指点,这样的沟通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再次,教师沟通语言一定程度上影响沟通效果。沟通行动以语言为中介,言语必须具有有效性,而有效性的基础包括言语的可领会性。然而教师沟通语言通常是很简短或抽象的,导致学生难以迅速理解,学生反馈“在与指导老师微信联系时,可能师生之间存在知识代沟,老师的回复比较简短,需要靠我自己去悟,很久才能理解个大概”。

 

(三)师生之间缺乏了解,沟通信息不对称

有效的沟通需要建立在双方互信和彼此了解的基础上。然而,绝大多数学生与老师仅仅是“点头之交”,学生不清楚老师的专业背景或研究方向,学生对老师的了解也仅限于老师给他上过什么课,而在课堂上普遍缺乏互动沟通;甚至有的学生不曾选修其指导老师的课,几乎没有与其有过接触;另一方面,老师肩负着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对学生的了解通常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与学生的课外交流很少甚至没有。因此,大学阶段师生缺乏充分了解,达不成信任,直接导致沟通不畅。其次,师生之间沟通信息不对称。老师不了解学生大学三年的专业知识程度和学术能力,而且学生与指导老师沟通时会有意无意的“隐瞒”实证调查、数据处理等具体情况,导致老师不能及时掌握信息,难以从数据处理、论文内容写作等方面进行微观指导,这直接影响到沟通效果。

 

(四)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不完善,忽视过程管理

目前X大学只有校级层面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并且也只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学生和指导老师工作、选题以及成绩录入时间等有所规定。虽然各院(系)都依照学校制度开展工作,但却缺乏详尽的院级管理制度,缺少对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初稿提交、最终定稿、答辩这些关键环节时间节点的具体安排,这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做好时间规划并落实,只能被动的跟着学院出台的具体通知“走一步算一步”。同时,学校缺乏毕业论文指导过程考核评价机制,许多老师并没有按照学校工作规范进行指导。特别是在沟通指导内容上,学校要求“指导老师在选题、文献查阅、实验设计、观察记载、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等方面加以指导并且指导每周不少于一次”。而多数教师只针对选题和框架设计进行指导,更达不到“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要求。很多学生认为论文只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就好了,而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过程(比如和指导老师的沟通、数据的采集)并不重要,直接导致师生沟通不足。

 

(五)“就业难”背景下学生以“升学”“找工作”为重,忽视毕业论文写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在大四学年以考研、找工作为主要目的,往往是等到考完研、找到工作后剩下2-3个月时间集中准备论文,导致与指导老师沟通联系的时间缩短。到临近毕业答辩的最后一个月,学生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更压缩了他们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也减少了与指导老师的沟通。在访谈中,有学生谈到“虽然指导老师在大三暑假就确定了,但当时打算考研就先把论文的事放下,在大四上学期也没时间推进毕业论文,等12月末考完研以后,才开始和指导老师联系选题的事,其实是有点晚的。等到考研成绩出来结果不理想,就想着去找工作,跑各种招聘会,客观上留给毕业论文的时间就更少了,与指导老师沟通时间客观上也少了。”

 

四、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师生沟通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机制,约束沟通行为、提升沟通效果

首先,高校和各院系应完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机制,可以把师生沟通情况纳入到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中,并设置权重记入论文总分,在具体评价中以师生沟通的日志记录等相关材料作为佐证,以此提升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动机并改善沟通行为。其次,教务部门通过将“毕业论文设计”视作一门课程,并将教师指导学生情况纳入学生评教系统,设置相应的指标组织学生进行打分,从制度上约束教师定期联系、督促学生。再次,各院系应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会,强调毕业论文设计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性,并设置答疑环节,鼓励学生针对毕业论文写作提出问题,由老师分别予以回应,加强师生双方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二)通过专业研讨会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

学院(系)应定期组织专业研讨会,围绕科研主题,让学生提前了解本专业老师的研究领域和特长,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具体来说,首先,在学生大一阶段可开设专业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通过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兴趣以及研究成果等,使学生对专业老师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一学期的专业研讨课,学生可根据大一时专业研讨会上对老师的了解并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名老师参加其专业研讨课,在专业研讨课中就老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知识展开讨论学习,既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也为学生大四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三)实现专业课程论文常态化,将写作训练融入课程学习

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完成并非一时之功,需要经过长期写作、科研训练。因此,首先,学校应设置写作指导选修课,提高学生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其次,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设置相应的“写作类、科研类”课程,并在课程质量标准中将写作训练作为多数课程的考察内容。其次,各专业应借助专业课平台为学生提供科研、写作训练的机会,每一门专业课都应该要求完成一篇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结课论文,并且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规范格式。同时,可采取每学期字数递增的方式,使学生逐渐适应规范的论文写作。比如大一上学期要求5000字,下学期要求6000字;大二上学期要求7500字,下学期要求9000字;大三上学期要求10500字,下学期要求12000字。通过扎实的课程训练,才能让学生逐渐具备较高水平的写作、科研能力,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时才有更好的基础和充足的准备,也能促使师生沟通更顺利、更有效。

 

(四)完善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并严格落实

首先,学校教务部门应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明确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截止日期或时间区间,各院系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流程图,以便师生深入了解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定期沟通。其次,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导师指导制度,具体应涵盖导师选择、指导要求、考核等各个方面。其中,导师的选择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布指导老师提供的论文题目,研究方向,兴趣及联系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联系指导老师,若指导老师同意,则双方指导关系确立;第二阶段将没有确定指导老师的学生由院系(专业)分配给指导名额未满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沟通主动性。再次,在制度中确立定期例会制度,要求指导老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定期召开例会,并做好相关记录,有利于保障师生间面对面交流次数,进而保证学生按时保质完成论文,而且能有效促进个性化指导。

来源:高教论坛

[2018年4月]

猜你喜欢 | 推荐指数★★★★★

发表于近期学术世界
查看:34126

【征稿通知】2018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论坛

【征稿通知】201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

【征稿通知】2018 CCF大数据学术会议


【招聘第四季】《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招聘编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长沙)


【招聘第三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北京)


【招聘第二季】给你一个舞台,服务全世界

(施普林格·北京)


【招聘大集】专职、兼职,统统看过来!!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 北京)


我们为什么要做科研? 为了谁做科研?

科研的第一步是什么?

一篇所有研究生都该读的好文:阳光温热,科研静好!

关于论文题目的拟定方法

关于论文摘要的撰写

关于论文关键词的选择

怎样选好参考文献

搜索参考文献?6个搜索小技巧,搞科研一定得知道

这些论文绘图软件,你一个都不会用

结论的作用与写法

论文交稿前的检查

90%以上的作者都会忽略的写作规范


中科国鼎数据科学研究院


   

微信号:学术世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温馨提示:点击页面下方“留言”发表评论,有机会获得中科国鼎数据科学研究院赠送的精美礼品,期待您的参与!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