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目录与摘要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目录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内容摘要


1
理论探索


工学女博士的学术职业去向和层次———基于清华大学2005-2014年博士毕业生的分析

作者:金蕾莅,王轶玮,林成涛,胡德鑫

关键词:女博士;工学;学术职业

摘要:利用清华大学2005-2014年的全样本数据,检验5560名工学博士在学术职业落实率、学术职业去向和层次上的性别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发现:⑴十年来,女博士的学术职业落实率显著高于男博士;⑵十年来,男女博士在学术职业去向上无显著差异,其中毕业后到高校直接就业的累积比例虽均居首位,但逐年下降趋势明显;⑶十年来,女博士进入“985工程”高校的累积比例显著低于男博士.本研究从个人成长、人才培养和高校招聘三个层次提出了相关建议.

 

多重制度逻辑下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基准选择倾向———基于12所高校访谈资料

作者曹昭乐

关键词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生教育;学位授权审核;质量;数量;基准选择

摘要:运用焦点团体访谈法,以Nvivo8.0为研究工具,基于12所高校访谈资料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校对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基准选择倾向于“质”或“量”认识中,主要有研究生教育发展、高校发展和市场发展等三种制度逻辑作用其中,呈现出四种模式.通过政策制定者厘清显性作用逻辑;高校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和市场之间的互动;市场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导向下有效调节利益争端;缓解研究生教育发展和高校发展逻辑之间的矛盾等措施,可在一定张力关系中寻求制度逻辑上的平衡点,最终确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基准.

 

面向国家资格框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初探

作者邓小华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国家资格框架;多元共治

摘要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是提升我国研究生质量,建设高层次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途径.从纵向的垂直管理到横向的网络治理,从单一中心到多中心的主体定位,体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范式转换.在国家资格框架的规约下,研究生学历资格的质量保障成为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基本动因,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自主多元共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本质,而治理价值的人本性、治理对象的自主性、治理过程的协同性与治理视野的国际性构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的主要特征.


研究生学术研究价值取向的危机与应对

作者:毋改霞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研究价值取向;高校德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自由

摘要学术研究价值取向关乎学术研究为谁服务、如何展开的问题.研究生,作为以学术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精英群体,是学术研究队伍中重要的后备力量,然而,近年来其学术研究价值取向却出现了某种危机,表现为研究动机功利化、研究范式“西化”、学术创新异化,这与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的张扬与价值理性的式微、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以及学术规范教育重技术规范轻价值引导有关.应从强化高校德育对信仰的培养、完善学术规范教育的层次性、加强经典文献教育、全面认识学术自由等方面引导研究生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


从职业到志业:研究生精神境界和素质提升逻辑

作者曾丽颖,柳海民

关键词职业人;志业人;成长逻辑;精神境界;素质结构

摘要当前考研热的根源在于就业难,但仅仅为谋求“职业”而考研,不仅有违研究生教育主旨,而且会降低人才培养质量.根据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当研究生具备了优异的职业技能后,将产生以科技创新为志业的自我实现追求.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强国梦,也需要大批硕士、博士以此为志业.于是,研究生以职技优异为逻辑起点,借助层进逻辑逐渐形成志业人精神境界.在志业人精神激励下,研究生从职业人核心素质形成入手,以乐于创新的志业心态,在竞争中练就拔尖素质.同时,针对自身不足,付出一定代价,成就志业人需要的综合素质.在社会补偿激励中强化创新动力,从综合创造中集成创新素质,由此展现其从职业人转向志业人的成长逻辑.



2
招生与培养


关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魏 峻,姬红兵,高晓莉

关键词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服务需求;培养质量;产教融合

摘要:产业技术革命的加速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工程类硕士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尝试在厘清现阶段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引导有关培养单位在新一轮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时,能够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明晰培养定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高校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参与、科研产出及其差异———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高 耀,杨佳乐,沈文钦

关键词学术型硕士生;科研参与;科研产出;离校调查

摘要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科研参与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在读期间参与过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境外学术会议的比例依次为85%、72%和6%左右;科研产出方面,该群体在读期间发表过国内期刊论文、国际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的比例依次为六成、两成和一成左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非重点高校学术型硕士生国内期刊论文发表量显著更高;导师因素对学术型硕士生的科研参与和科研产出有显著影响,导师年龄越小、职称越高,学生科研参与及科研产出的表现更优异;考研学生与保研学生在科研参与和科研产出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调剂生在科研产出表现方面要显著好于非调剂生.


人文领域研究生如何进行学术创新

作者:赵奎英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创新;人文学科;问题意识;终极追求

摘要人文领域的研究生要想进行学术创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要有真诚为学的态度,在学习和研究中多一点真诚批判,少一些虚伪盲从;第二,任何学术创新的不竭之源都在于各个层面的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但过度的学科焦虑会影响人们对真正的学术问题的关注,因此要多一点问题意识,少一些学科焦虑;第三,要重视方法的生产性,多一些方法自觉,少一些材料堆积;第四,重视学问的“内证”,多一些生命感悟,少一些话语借用;第五,创新固然重要,但不能急功近利地加以追求,并且它也不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学术创新要与终极价值追求、与天地境界相结合.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系统特征与改革着力点

作者:宫新栋,杨 平

关键词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招生质量评价;招生模式

摘要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系统具有多元性、相关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招生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就要对不利于高层次人才选拔的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推进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厘清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的系统构成和制度缺陷,充分利用招生质量评价的导向功能,切实改革完善现有的招生模式.唯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基本类型及科学构建探析

作者:田建军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关系形态;良性互动

摘要导师和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两个基本主体,双方关系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四种师生关系形态:师徒式、合作式、冷模式、对立式;在导师和研究生相互作用中,导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构建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因素.



3
学术争鸣

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的建构逻辑及其呈现———基于研究生主体的视角

作者:季卫兵,夏 欢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生主体;建构逻辑;呈现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构建相对独立、完整、有机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生的创新性学习、探索性创造以及自主性发展,把研究生作为主体来探讨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建构问题,有助于凸显该学科的人本特征与价值属性.为此,应当坚持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锚定目标与破解问题并重、统筹需求与优化供给并抓、本土探索与异域借鉴并行,着力建构主体地位突出、诸要素相互联动与耦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

 

从研究生教育研究走向研究生教育学

作者:王续琨,李 丽,张 崴

关键词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研究;研究生教育学;新兴学科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然而,以研究生教育研究作为学术基础的研究生教育学却发展迟缓.系统梳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创设研究生教育学的外显环境、持续促生研究生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不断强化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元研究,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研究生教育学可持续发展的四项主要对策.



4
“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战略引领下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

作者程伟华,张海滨,董维春

关键词“双一流”战略;留学研究生;提质增效

摘要“双一流”战略要求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以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战略引领下,通过客观审视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理性分析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应然选择完善来华留学教育法规政策,健全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制度,健全来华留学研究生成才成长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等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对助推“双一流”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双一流”建设政策研究

作者彭华安

关键词政策工具;“双一流”;建设要素

摘要基于政策工具和建设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计量方法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行内容编码和统计描述.从横纵两个维度来看,“双一流”建设政策工具运用的选择和使用呈现以下特点:政策工具组合程度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设要素所使用的政策工具具有差异性,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政策供给相对不足;政策体系不健全,有效性不高.在未来“双一流”建设政策进一步深化的新阶段,规划政策工具要注意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发挥政策工具的互补性;改进政策工具与“双一流”建设要素的匹配,增加人才培养、师资水平、社会服务等薄弱环节的政策供给;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创新性和配套性,完善“双一流”建设政策体系.



5
比较教育研究


英美研究生招生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朱鹏宇,马永红,林莉萍,白丽新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制度;制度改革

摘要作为公认的研究生教育强国,英美两国分别形成了完善的招生制度体系,本文从招生规模与结构、选拔形式与考察内容、录取标准及工作程序三个方面对英美两国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解构与剖析,总结其规律与特征,并与我国现行制度进行系统比较,在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提出切实可行的招生制度改革措施,更好地匹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求.


墨尔本大学教育硕士“临床实践”实习体系探析

作者:高田钦,蒋 燕

关键词墨尔本大学;临床实践;教育硕士;实习体系

摘要为加强教育硕士“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专业实践性,促进“临床专家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墨尔本大学通过定位明确具体的实习培养目标,搭建政府、高校、中小学三方合作保障平台,设置全面合理的实习内容安排,以及建立严格细致的考核标准等改革措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硕士“临床实践”实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