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老师认生指南

 提示:本文约10000字,泛读约需要10分钟,精读约需要20分钟,速读约需要6分钟40秒,略读(TL,DR)约需要30秒。

TL,DR

认人的本质是记住他人的外部表现特征(如相貌)和内部性质特征(如姓名)并建立起键值对联系。而特征方便记忆的关键字是“少”。

脸盲者在缺乏识读相貌特征的能力情况下,可以通过其他类别的外部表现特征来进行区分,合理选择特征要素的话,基本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如果在记忆内部性质特征上有额外能力,则效果更为明显,可以和非脸盲者接近。

常用的非相貌特征要素可以包括:

  1. 性别特征(最容易)

  2. 身高特征(难点是精度)

  3. 发型特征(难点是形象记忆)

  4. 体型特征(难点是量化)

  5. 服饰特征(不靠谱,需要机遇)

  6. 行为性格特征(靠谱,但需要时间)

然后通过交叉法,即可快速减少记忆强度 。

久没动这个号了,因为一直没有和工作无关的东西可以发,也没有时间(不是懒,是真忙)

其实今天要讲的内容,也不能说和小艾老师的工作完全没有关系。最多就是和工作内容(授课)无关罢了。

自打从事大学老师,而且是一线讲台教师这个职业,“认人”就成了必须点开的一门技能。然而,小艾老师的这个技能,进展却一直不很顺利。原因很简单:脸盲。

先讲几个故事吧。最近一阵儿,关于小艾这个重度脸盲“认人”的尴尬故事颇有点密集啊。

故事一

昨天早上,小艾没有课,但是有排考的事情需要去考务科协调,恰巧8点40过去的时候,相关的老师临时出去了,让我9点再过去看看。考务科平时开着门办公,诚然站人家门口等是相当不礼貌的。于是小艾老师就如同等上课的学生一般,跑到端升教学楼3F西处的楼梯连接处去等。

这一等不要紧,8点45下课了……然后,出来了好多认识小艾的童鞋啊……原来大家周五一早都在3F上课啊……

其中有一位戴了口罩穿白色连身裙的小仙女,从3F另一端的教室跑过来打水,向小艾打了个招呼,见没反应过来,又把自己的口罩摘下来,露出面容来对我微笑了一下。我也便向她挥了挥手,微笑示意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打完水的小仙女原路返回教室,又向我微笑致意,连带着回教室的招手,一共刷了3次存在感。

然而脸上挂着微笑的小艾老师心里却在无比尴尬地想……这个女生是谁?能认出我,肯定是我以前或现在课上的,然而我真的完全想不起自己带过的班上,有没有这个人,因为我不记得有穿同款白色连身裙来上过课的女生,至于叫什么名字更是无从谈起。

当然,后面会提到,对于脸盲晚期患者小艾来说,这个小仙女着实不容易认就是了……

容易认的就能认出来吗?脸盲而言可能真未必。请看故事二。

故事二

时间退回一周前,上周五早上。也没有课(废话)但是因五一调课,约了学生一早讨论论文。小艾一大早开车赶到学校,把车停在北区,去国交食堂吃早饭。

打饭的时候,也是一位小仙女,从食堂的另一个入口进来,看到小艾,打了个招呼。

理论上说,和故事一里的小仙女比起来,她应该是要容易认的多了……然而小艾老师仍然无比尴尬地想……这个女生是谁?稍好一些的是,我想起了她应该是我上学期某门选修课上的一个学生——倒不是因为认了出来,而是通过排除法——因为我迅速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本学期所有的课和上学期必修课上的学生,能确认她不在其中。

因为她也要去端升那边,小艾就跟着她走了一段,也随便聊了两句,在她已经说出自己是2016级的某院的学生之后(这个提示已经极其重磅了),小艾仍然脑子里一团糨糊。上楼的时候想了一分钟无果后,想起毕竟那门课我只上了八次,然后正事来临,便自此放弃无用的思考了。

恩,选修课,又是外系的学生,以后见到的机率大概也不会大——小艾尴尬地想。

所以小艾真的脸盲到见人就忘吗?倒也不是。请看故事三。

故事三

(某晚,课程群内)

小艾:今天课程请假的童鞋,请注意群内通知……………………

小仙女:收到啦[比心]

小艾心想:这位小仙女回个收到干嘛……她下午的课来了啊……而且迟到了……印象特别清楚。

(聊天小窗)

小艾:小仙女童鞋,下午的课睡过了?(是我错了,中间应该插入“怎么迟到了”就好了)

小仙女:老师,下午的课我去了。(她理解成“睡过了”是“没有去上课”的意思)

小艾:(正在输入文字)

小仙女:我就礼貌回复下

小艾:(尴尬,没想好输入啥)

小仙女:我又以为你脸盲,认错人了呢。

小艾:(一头汗,擦掉原来的输入)晕,我再脸盲也不会忘记迟到的学生啊……(这话我说的也有问题,结果造成了她强调“迟到”行为的误解)。

小仙女:老师,我错了,不小心睡过了,我再也不迟到了。

小艾暗自苦恼,原来我在学生们眼中就是这样的脸盲印象,也怪自己脸盲的时候确实太多,本来真的只是随便问下她怎么会迟到的——结果在“小艾老师是脸盲总认错人”声名在外的记忆效应下,尬聊指数瞬间爆表……

可爱的小仙女,我真的不是要追究你两分钟的迟到,真的……还有,我该备点95后聊天常用的表情包了……

事就先说到这里罢。有童鞋问,为什么都是小仙女的故事,没有小仙男的,呃,这个后面会讲……以上三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生地点不在课堂上。

认错人,可能是“凭脸认人”的人常常碰到的尴尬事情。但对于小艾这样的脸盲晚期来说,认错人?不存在的,我只会认不出人……更常碰到,更尴尬。

客观上讲,记忆量大是一个原因。一个学生四年在学期间,能上70门课顶天了,即便每个课的老师都不一样,也就70个老师而已。可是对于老师这一方来说,随便一个学期,都是70+的学生,万一开了选修课——呃,特别是我这种不愁生源的选修课(臭屁一下),再翻个倍都是轻的。

然而,记忆量大归大,许多有凭脸认人天赋的老师,依然能记住绝大多数班上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若在课堂以外的地方遇到学生,可以毫无障碍的互打招呼,并且毫无压力的回忆起是自己哪个班上的学生。而不是像小艾这样,面对着一脸热情的小仙女和小仙男,只能做出一副“我装做认识你”的微笑然后无比尴尬地回个招呼……

有那么很长一段时间,小艾都非常羡慕自己身边有这样技能的同事。她们真的是天生当教师的料,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茬茬的学生从我的班里经过,上课,下课,结课,升级,然后变成(几乎是)彻底的陌生人……

2014级,是小艾第一次从大一开始完整地带一届新生。其中一半约54名学生要跟着自己上2年共4学期的专业必修课。在如此持续而长时间的记忆刺激机会之下,小艾自带她们大一起,便暗下决心,要克服脸盲症,记住这54人中的所有人。

到了2016年春季,两年专必课行将结束的时候,小艾老师发现,自己那个决心中的计划,可耻滴失败鸟。

脸盲如我,只记住了54人中18个人的脸,剩下的36人,我其实只是记住了她们上课的常用座位,所以在讲台上点名时,不会把脸转朝向错误的地方,仅此而已。

她们很慷慨也很支持地,又在选修课上,给了我一个学期的机会——我多记住了13人。

我觉得自己真真是没救了。

我甚至完全放弃了凭脸认人的努力,并且用下面这个理由来麻痹自己:作为一个男老师,在女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外院,因为哪个女生漂亮而记住了她,这事感觉怎么都透着一点猥琐的味道;可若是因为哪个女生“不漂亮”而记住她,这事就已经不是猥琐,而是粗体加大写的尴尬了。所以认不出来就认不出来罢。

然而,一个偶然和平行班老师的聊天机会,让我觉得认人这事情,也许有转机。

起因是因为另一门选修课,要带那个平行班的学生,就顺便问了问基本情况,当平行班老师用了三句话描述一个学生的长相,却一时卡壳怎么也想不出他名字的时候,之前仅仅只是全班点过一次名的我,无比准确地说出了他的姓名。Bingo!

原来凭脸认人的老师只是记住了脸,可不一定都能记住名字的!

原来凭脸认人的老师只是记住了脸,可不一定都能记住名字的!

原来凭脸认人的老师只是记住了脸,可不一定都能记住名字的!

一个新世界仿佛在我面前打开……

认人的原理

所谓认人,就是把人的外在形象,和你对其的内在记忆内容间,建立模型化的联系(key-value pair),从而可以在大脑中瞬间检索出靶向人物。

凭脸认人,就是把人在外在形象中的“面部形状特征”作为记忆的key。

脸盲,就是对于“面部形状”不够敏感,无法准确提取面部形状的特征作为key的一种症状。

豁然开朗,人的外在形象,可远远不是面部形状特征啊。远的不说,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朱大师凭一个影子,便能认出他的父亲。我不能凭借点别的什么吗?

按照我一个同事的说法,双鱼座的脸盲是没救了。作为一个典型双鱼男,我表示完全认同……然而,我在没点开这个技能树的同时,却把技能点花在了其他的地方。

认脸我是不行,认名字,那我可是一把好手。

特殊技能:记名字

遥记大学时代的水木BBS网友聚会,我们称为“版聚”的,凡是有我参加的大小版聚,甭管是40多人还是4人,最后回来发座次——BBS ID对应表,从来都是我负责包干了的事情。

一直在包干,从未出差错。我对ID字符串序列的记忆太敏感了,大一时因为电脑不稳定周周重装系统,把Windows Me的序列号背了,到博四都没忘,一个字母都没错。

记得工作第一年,接手的都是大二大三的半途学生,那时完全没有工作经验,而且头几周上课没有名册,完全不认识他们的我只能“this one, please”+手势来点人读课文或答问题。后来开始带新生,第4周上课能预先拿名册(我也会叫他们给我写名字),我便会先全班点一遍名。只此一遍。

一个小班,20几人而已,记下所有的名字,不要太easy好吗?

而且作为语言学出身的老师,我是有些职业自觉性的,生僻的字我都会去查,这无形中加深了印象。念错名字这种事,在我身上,除多音字外(这个真的坑,茜的xi和qian就算了,曾有个小仙女告诉我她名字中的娜念成nuo我表示exo me?然后默默记下),是不会发生的。

随着带的班多了,自己年龄也大了(脑子肯定不如20岁的时候好使),渐渐发现,原来名字的记忆,是有先后的,有些名字我会先记住,有些要比较晚才能记住。

于是发挥科研工作者的分析精神,没费太多劲地,便总结出哪些名字我会先记住了:

1. 含生僻字的姓名

2. 4字姓名

3. 3字姓名有2字与另一人相同

4. 和自己同姓或同名

5. 和自己的熟人,或自己认识的无关人同姓或同名

6. ABB格式姓名

这里面除了1是因为查过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以外,其他的情况,总结出来都是一个字:

4字姓名越来越多,但毕竟非主流,。区区20来人要出现重名谈何容易,。自己的姓和名都不是大姓众名,。熟人扩大了匹配范围,但百家姓终究有限,。ABB的名字,现在一个班都未见得都能有一个人用,

因为少,所以有特征,所以容易不太费力地记住,多简单的逻辑啊。

和英语中罕见拼写法的词你学一遍就绝对不会忘一个道理啊。比如“Qa”开头的词,只有一个,Qatar(卡塔尔),这TM谁会忘?背字典背X+Y+Z只要一天,背个S一周都不够,什么原因,少啊!

诚然,没有太多特征的姓名,即便记住的比较晚,也没晚到哪去,谁叫我技能树点在了这里——一般一个学期上到后半程,我如果需要点名,理论上不带花名册也可以了(但一般还是带,要记考勤)。

结论:少,是凸显记忆特征,降低记忆难度,增强记忆强度的最大捷径。

——恭喜小艾老师,解锁了一句无比正确的废话。少意味着记忆量小啊!

废话是废话,但终归是总结出来了。毕竟,在人的脑容量有限,而小艾的脑子除了存各位小仙女小仙男的名字还要存各种上课用的知识不上课用的知识以及其他知识的情况下,这好像也没那么废话。

接下来这句就彻底不是废话了。

脸盲而言,在无法充分识别“面部特征”,只能放弃这个要素的前提下,寻求“外在形象”的其他要素,同样可以记住人,而且并不会记错。这个技能,我想应该是可以通用的。而因为我记名字厉害,我还可以尝试“反向建立联系”来记住一个人,如“那个4字名字的男生”,“那个ABB名字的女生”,这是我的特殊技能了。

实践中的尝试

接下来,我便自带2016级学生开始,继续许了一个“在大二结束时争取记住她们全54人”的愿,然后用上了上面那些东西。

多少算少?我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低于人群的20%,就可以算少。“二八定律”在这里无比的管用。

而对于特征的选取,就是要把我需要认的人,通过做除法,逐渐化为“每个特征的对象都很少,至少要少于附加特征之前人群的20%,越少越好”这样的情况。

脸部有五官,有形状,加上毛发(眉、睫)和修饰(酒窝)以及材质(肤质)一共是5+1+2+2+1=11个细节点,即便每个细节只分为二元定性,那也是2^11=2048个情况,谁特么需要记这么多人?一张脸足够了。能记500人都可以上《最强大脑》了。

但在脸盲者眼里,脸部的细节点数目为零。2^0=1。

没办法,老老实实找其他特征吧。

特征一:性别特征

还记得前面三个故事里,一个关于小仙男的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小艾连带两年的所有班级,没有一个班男生超过20%,最接近的一个班,33人,男生6个。其他什么4/27, 3/21甚至0/24不一而足。

概率上说我在课堂外碰到这些男生的机率本身就比女生低,最重要的是,记住这些男生,太容易了。

我往往会在早先就告诫班上的男学生,不要旷课,因为我随便扫一眼就会知道缺男生……不过,早两年的时候,我是只是知道缺人,大概率不知道缺谁的……现在,一学期上下来,完全不靠脸记住男生,基本都没问题——尽管大部分的男生,都坐在教室后面,那是一个我不太看得清面部细节的位置——问题我一个脸盲,看你面部细节做什么?要记住你,还用的着面部细节?

这个真的不是因为我是男的,所以才对男的比较有区分度,纯粹就是因为少。如果我在工科院校的话,大概把上面讨论的“男”,换成“女”,我还是我,一样适用……

而我这学期有带的另一个班,31个人7个男生,如此高的比例,难度瞬间爆炸,一学期下来,这个班的男生我竟然只记住了2个,名字倒是都没问题,就是对不上人。

通过性别为什么好记,就是因为它是个定性参数,而且一般说来,是个二元定性参数。而定性参数是最容易的。二元定性参数又是定性参数中最简单的。

当然,这个特征过于单一(二元参数都这样)了,除非一个班真的只有1个男生(或女生),否则必须配合其他特征进一步缩小范围。

然而,作为人而言,性别以外,本体特征不是太容易有啥定性参数了。只能从定量参数入手。

面部特征诚然是绝对可以量化的,网传“世界20国平均脸型”就是铁证。虽然我脸盲,虽然我没有见过长那图里那样的男人和女人,但你给我看那两张中国平均脸,我一定会告诉你那是中国人。

但是光量化没用,认人,是要进行特征区分的。而定量参数的区分显然难多了,因此才会有脸盲这回事。那对于脸盲,有能用的量化参数吗?课堂上,所有人放一起给你认,你还可以互相比较。可是在课堂以外的场合要认出来人,你和谁比较?

特征二:身高特征

好在,课堂以外的场合,让我认的人多半都和我一样站着。于是身高这个参数就派上用场啦。

身高是个纯粹的量化参数,一般是一个精确度为1cm的纯数字。记忆数字在我来说也绝不是问题——虽然我总算错加减。

但是你不可能随身带尺子,带了也不可能去给别人量。而这个一维的参数在我们认知的时候,实际精确度(相对值)却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先后(注意是先后不是同时)给你看五支铅笔头,长度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5cm,你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出哪个最长,哪个最短。但如果是长度分别为21cm, 22cm, … 25cm的五支完整铅笔,你可能就要稍微想一下,虽然还不至于错。如果长度分别为101cm, 102cm, …105cm的铁棍,你可以就要开始犯错误了。

你能准确的在先后见了两个人的情况下,说出谁164cm,谁166cm吗?我反正是不能。

但如果你是165cm的话,你肯定能,而且肯定不会错。因为164的比你矮,而166的比你高。通过这一点,你成功地将定量特征(xxxcm)转成了二元定性特征(比你矮/比你高)。

需要认人的时候是没法和其他人比较,但是以目测方式和自己比较是没问题的啊。看起来所谓最萌的巨大身高差,在记忆时会产生相当的障碍。反而是越接近的差值,认知起来越容易。

可同之前性别特征所说的一样,除非你只需要认一个比你矮的和一个比你高的,再无其他人了,否则,直接粗暴的二元转换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定量参数,必须得有在一定范围内识别差异的能力。

这道理很简单,非脸盲者认人的时候,可不是只把面部特征分为“比我漂亮”和“比我难看”的啊……

但是精确度真的是个问题。和身高的数量级以及人眼的视角比起来,1cm的精确度,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当然,看身高不是从脚开始看的,只看差值就行了,可还是难。小艾自己为了认人反复练对长度的敏感度,但也只能做到在[-5, +5]这个区间内,可以比较准确的识别一个人有多高,也就是173-183cm。因为在这个区间内,我的目视感觉会呈现“明显比我矮”“和我差不多有点矮”“和我一样”“和我差不多有点高”“明显比我高”的连续变化,相当于把定量参数转成了五值定性参数。但超过这个范围,在无第二参照系情况下准确度便急剧下降。也就是说,我会“以为”一个比我高许多的人可能有190cm,但他实际可能只有188cm。那么,当我再去见一个189cm的人的时候,都是“明显比我高许多”,我就再无法区分谁高谁矮,不能判定特征了。

好在189cm的人不是每个班都有一堆啊。而且这已经是我引入的第二个特征了,可以用交叉法了。

173-183cm姑算是男生的大众身高(小艾自己就是中等个儿),但男生一个班根本没几个。即便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可能也各只有1个,定性法就记住了。

女生一个班倒是有很多,但173-183cm的女生一个班根本没几个,再分成五值定性,每个区间有1个最多了。

这记忆难度一下子就下来了。真的光凭身高特征我就可以几乎完全记住班上所有的男生们了,其他后续要说的特征都是记忆加深项了。

然而,女生是不行的,这个特征只能区分出可能连10%都不到的人,面对着为数众多一个班就十好几个的158-168cm的小仙女们(女生的大众身高),基本上完全不能用,必须再找第三个特征。即便我有办法把自己变成163cm也没有用,除不尽的,女生人数太多了。

此外,认人虽是在课外,但记忆是在课内进行的,而要记忆下这个特征,就必须要有“目测”的条件。我在某班所带的7个男生,之所以只记住了2个,就是因为剩下的5个男生,不是总迟到,就是总早早地坐在座位上等我来,根本没有给我目测他们的机会。故事二中的小仙女有178+,典型的“和我差不多有点高”的性质,但在那寥寥八次课上,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我没能注意到她的这个特征。看都看不到,谈何记住?

要不我以后课上点名都叫他/她站起来……还是算了,学生坐着舒服,再说我上课和学生们不是站在一个高度,没有用。

特征三:发型特征

如果小艾老师是女的话,这个特征一定会灰常管用的,因为发型有大量可以捕捉的细节,个体差异比身高这种纯数字可大多了,而且是可以定性的。残念……

然而,作为一个男性,作为一个(可能不那么典型的)直男,小艾老师对于发型的区分就只能是以定量为主了——

男生发型:光头,平头,板寸,毛寸,偏分,中分,偶尔长发。是能分的比较细,但是我记他们真不需要靠这个,身高足够了。

女生发型:短发,齐耳的,过耳的,及肩的,披肩的……实在抱歉,直男如我,只能分这么粗略了。刘海?辫子?卷发直发?对不起女生可以随意梳发型这事我还是知道的。自来卷可能勉强能算一个。发色?想多了……小艾老师带过课的女学生里真的记不起来有谁染过头发。

而且因为我脸盲,我错过了一个也许是极为重要的特征,头发和脸的分界线。我根本不会去注意发际线在哪(听说这个东西还会逐年后退,好吧),或者鬓角达到哪。非脸盲者对发型特征的识别有增益,而脸盲者只有减损。

但有总比没有好。至少,我带的一个班上的某小仙女,就是因为其标志性的披在胸前的自来卷长发被我记住的,现在可以在任何课外场合认出她来,毫无压力。故事三中的小仙女,被我大概在她大一下的那个学期记住,也是因为发型特征(当然还有别的)。

和身高特征一样,发型也是看不见就记不住。课堂上各位小仙女们都面对着我……不在第一排的话,要越过你们的头顶观察头发实在是……有点儿难。不看到背影的话,及肩还是披肩,齐耳还是过耳根本看不出来的——除非过肩的长发是披在胸前而非背后。

发型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可变性……不论是渐进的变化(生长)还是突然的变化(理发)都可能很要命。每次隔过寒暑假,我都不得不刷新一遍关于发型的记忆,而小仙女们一定不知道,在我还没有记住她们的时候,去一次理发店,一剪子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让我之前的模糊记忆全部白费,哈哈……

特征四:体形特征

我承认它是一个特征,而且很明显,而且我也能观察出来,但我不想多说,原因有四。

1. 这个是可变的,而且可变范围比发型要大,渐进变化上也要快,虽然没有突然变化。

2. 这个并不是可以量化成数字的,体形和体重数字不是必然相关,亲测。

3. 我不需要这个特征来记小仙男们。

4. 我不愿用这个特征来记小仙女们。

原理上说,一部分和身高相似(比自己胖/瘦),一部分和发型相似(各类身材形状)。略。

特征五,服饰特征

我还没有记事的年纪,可能三岁不到吧,经常随着父母去二姑家里做客。父亲相对于二姑,要小不少,因此二姑家的几个堂姐,比我要大很多,我才三岁她们大多已经嫁人有的甚至连娃都有了。

我后来听我妈说,我叫那几个堂姐,是这么叫的:红姐姐绿姐姐蓝姐姐白姐姐……

因为她们穿的衣服。

靠衣服认人,成了我小时候,我妈逢人必提的一件轶事。

衣服不是人的一部分,是可以换的,这是三岁小孩(呃,我当年好像就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用衣服认人,从原理而言是绝对不靠谱的。

但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阶段,特定的时空中,好像也并没有那么的不靠谱。

谁也不愿意和别人撞衫,因为谁都希望服饰能成为自己在一定时空中的独立特征。

在上大学的这个年纪,谁都有自己偏爱的服饰颜色了(小艾当年是白/苹果绿)。

在穿去上课的衣服这个应用场合,一个季节内,常穿的衣服,即便是小仙女们,衣柜里有13-14件也该够了,都够周一穿到周日不重样儿了。小仙男们嘛,把那个1字去了够了吧。

因此服饰,特别是特殊颜色、特殊图案或者特殊设计的服饰,在有些时候,真的成了我认人的救命稻草。

但就和小时候遇到的问题一样,被认的人,必须穿着我记住她的衣服,出现在我面前,否则就是白搭。而我,是显然不可能花工夫去记每个人的每件服饰的,这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不是直男,谁隔年还不Update一下衣柜?

能用衣服记住某些人,其实都是赶巧了的情况。参考“穿PRADA的女魔头”。

但服饰方面,有一个东西,是例外。

眼镜。

眼镜不会备好多个不同款式经常换(来上课),一般人也只会选和自己脸型相符的眼镜,毕竟这还算佩戴时间较长的一个配饰。

这帮了我这个脸盲者好大一个忙。简单来说,我把眼镜分为不戴的,无框/细框/粗框的X圆的/方的一共7种。毕竟这是从讲台的远距离看过去很容易辨别的。

以现在大学生的近视率,不戴眼镜的几乎严格小于20%。剩下的几类,要某些类低于20%也不难。而只要低于20%,便可以作为特征来记住了。

特征六:性格特征

到最后了,这其实真真是最有区分度的一项特征啊。

对于靠脸认人的老师们来说,性格特征可能只是加深她们记忆的工具,对于我来说……这反而是最主要的一项了

所谓千人千面,这是几乎完全个性化的。

所谓江山移改本性难移,这是在一定时空内无法更改的。

有这两个特点,即便是国际上那种简单的四维度性格划分(INTP那个什么的),都有16种组合,区分区区百十个人,还不是信手拈来。

然而,这个特征最大也是致命的问题:性格不是写在脸上/身上/衣服上让你看到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性格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行为,要成为记忆中的一项,是需要大量时间长期观察的。

可是,作为老师,作为动辙上一学期课,带一个班一带两年有余的老师,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好吗?

所以我才会在发现这一点后,下意识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堂外与我互动

所以我才会在发现这一点后,决定从2016级大一开始给学生布置纸版作业,主动出击和她们进行互动,收作业虽有学委,发还作业可是我发给个人的。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一定时间内,强化记忆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牢,能记下的特征也越多。

那就让小仙男和小仙女们主动或者被动地来我这刷存在感吧。

其实我记下的哪里是性格,我记下的只是他们或者她们性格驱动下的常态化表现罢了。

这种常态化表现,往往是课内和课外一致的,也是作不得假,装不出来的。

但这就已经足够了。随着期末一天天临近,我当初对2016级我带的班许下的愿望——2年后记下她们每一个人——正在逐步地接近真实

其中一个班几乎每个人都爱和我互动,风气如此,这就更容易了。

故事们的后续

回到故事一。那个让我尴尬癌都犯了的小仙女,身高160左右,中等长度头发过耳不及肩,上课时候会戴眼镜而下课不带,穿的那件衣服我好像是没见她在之前的课上穿过,因为季节不对。

这是我最没有办法通过物理特征区分的人,只能靠性格表现这华山一条路。

然而她不是跟着我上了两年的学生,也不爱在课上过多表现。

无解。脸盲晚期小艾,卒。

回到故事二。很巧的是昨天在等考务科时,也再次碰到了她,本以为不会再有交集的……抓住机会很不好意思地问了她的名字,但根本没费太多劲便想起来了这个名字,以及她以前在课上的表现种种,算是建立了人和名字的联系,恩暂时不会忘了应该。

这里还要感谢这位小仙女提供的一个方法建议,可以针对不仅脸盲而且记忆名字有困难的老师们:在拿到名册后,将名字逐一打印为名牌,发给学生作为桌签(背景可以让学生自选),要求他们每节课带桌签来上课,算考勤。考虑到不少选课学生还是希望老师能记住自己的,这个方法适用性应该不错。回头打算下学期实践一下。

回到故事三。这是2016级的小仙女,我说好在她们毕业之前,都要争取只多记不忘记的。要请这位小仙女以及2016级全体童鞋监督了。

尾声

今天,把之前带过的学生的合影拿出来看,2011级我大概还能认出12人,2012级14人,2013级9人,2014级31人,2015级16人,2016级暂且算71人(可能还会增加,不过前面的也会渐渐减少)。

小艾,一个脸盲的老师,完全不刷脸的记住了她的150+个学生……

这个统计也能看出时间胜过一切。毕竟,天天在一块儿刷存在感的话,无面操纵者都能被我记住长什么样了,管你11个特征还是0个特征,劳资当jpg整体记忆,我是说脸。

(无面操纵者,也是小艾当年玩炉石最喜欢的牌之一了)

这大概就是我早已模糊了ex样子的记忆,但女神的脸会在我心里记一辈子的原因吧。

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Kitty猫艾说

小艾老师自留地

工作以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