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安全-舒适——重读麻醉发展的辛路历程

引言:春已去,夏悄来,听韩老师给我们讲述麻醉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人类在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曾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和病痛,这促使人类觉醒,诞生了科技,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这期间人类经历了太过漫长又黑暗的岁月,直到1842年美国乡村医生CrawfordWilliamson Long成功地实施麻醉进行手术以及1846年WilliamThomas Green Morton在波士顿第一次成功公开演示全身麻醉,古老而又新兴的一门学科——麻醉学,才如同人类朝思暮想的最美诗篇跃然纸上,人类对医学进步的渴望才如同一泓盈盈的湖水,开启了一泻千里的阀门。让我们追溯那段激动人心的时刻,回顾战胜疼痛、麻醉从安全到舒适化发展的辛路历程。

 

第一、战胜疼痛,麻醉起步阶段


麻醉的出现是人类对战胜病痛的强烈需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在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多种方法以及各类药物的推陈出新。据史书记载,我国的麻醉起步比西方早1600多年。《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这是最早成功用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只可惜三国战乱,华佗心死,麻沸散药方没能流传下来。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中记载了一种名为曼陀罗的草药具有神奇的麻醉功效,曾被中医广泛应用,对麻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西方,尽管人们热衷于镇痛的研究,但迫于宗教势力的反对,患者常常是被捆绑着接受手术。十八世纪笑气(nitric oxide, NO)的发现,人们曾一度认为打开了战胜疼痛的大门,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在医学上大展宏图,杂耍艺人就改变了它的属性,成为街头巷尾表演特技的工具。随着1845年HoraceWells公开演示无痛拔牙时的失败,笑气连同Wells本人一度被冠以“骗子”的名号被打入“冷宫”。正如许多伟大的发现一样,黎明前的黑暗终究会被光明驱散,当土壤、水源和气候皆已具备之时,种子的发芽只是时间的问题。


其实,在这场公开演示之前的1842年3月30日,美国乡村医生Long实施麻醉已经获得成功,只可惜当时未作报道,其与“现代全身麻醉第一人”的称号失之交臂。历史选择了1846年,机遇赐给了牙科医生Morton,他在老师Charles Jackson的帮助下,经过多次动物实验和亲身体验之后,于1846年10月16日,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公开演示了全身麻醉,成功地切除了病人颈部肿瘤,开创了现代麻醉学的新纪元。术后Morton问患者感受,患者高兴的说:“真是奇迹!一点疼痛感都没有。”于是,各大报纸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七年后,随着英国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接受氯仿吸入又一次战胜了分娩疼痛,人类战胜疼痛的美好愿望终于露出了曙光。



第二、麻醉发展,安全保障阶段


麻醉成功的演示,人们在为战胜疼痛而欢呼,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那些所谓的方法和药物并非想像的那般“有效”,在实施麻醉的过程中,许多患者不幸死亡。于是,人们不得不再次沉默,冷静下来,审视问题之所在,并对如何安全有效地实施麻醉进行大量的研究,从此,麻醉学转向了更加切合实际的安全平台,涌现出许多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


1880年,苏格兰外科医生William Macewen首次报道以气管插管技术替代气管切开行全身麻醉期间的气道管理,这对保障麻醉安全的意义甚为重大,使得人们对麻醉导致患者死亡的头号原因有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英国麻醉医生Ivan Magill制造出橡胶气管导管,气管插管管理气道的方法才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二十世纪麻醉机的发明和完善,不仅解放了麻醉医生控制患者呼吸的双手,而且拓展了人们的思维,这期间麻醉挥发罐的发明应用,使得人们对麻醉深度的调控不再那么盲目,实施麻醉也有数可依、有章可循。实践证明,有了对气道的管理控制,麻醉的安全性显著提高。


然而,人们对生命安全的忧患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各种不可预知、意外的事件警示着人们要对生命的迹象进行监测和把控。1903年,荷兰医生、生理学家WillamEnthoven 发明了弦线式检流计,这是心电历史上的第一次突破,对心电的监测和记录使得人们对生命的“触摸”有了一种“触电”样的感觉,人们对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神奇发现命名为“心电图监测”。随后,1935年Carl Matthes 研制了第一个双波长耳部血氧饱和度探头,经多次改进后,1974年世界第一台脉搏血氧饱和度仪问世。1986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规定了全身麻醉的五个标准监测指标(心电图、血压、体温、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2010年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吸入氧浓度),并于2015年再次确认,麻醉的安全性出现了又一次飞跃。

 


第三、需求提高,舒适麻醉阶段


随着现代麻醉药物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已经成为手术患者必不可少、外科医生同舟依赖的安全保障。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促使麻醉的内涵不再是单纯地满足于解除患者疼痛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它正转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适化体验和更高层面的个性化需求。1983年喉罩的发明应用有效解决了困难气道和气管插管反应;1986年里程碑式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和1996年超短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瑞的上市,使得患者麻醉苏醒快速、彻底;1995年全凭静脉靶控输注技术的应用,让麻醉走向智能化成为可能;1996年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的问世以及近年来倍受临床麻醉医生欢迎的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麻醉管理逐渐由经验学转向了科学,麻醉对生命的调控也变得愈加明晰可辨。春未尽,夏已至,麻醉对生命艺术性调控的花园里正涌动着舒适化麻醉的滚滚热潮。


社会的发展需要医学,人类的文明离不开麻醉。纵观历史,正是麻醉学科的蓬勃发展才保证并支撑了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正是麻醉技术的日新月异才使人类在疼痛面前持有了尊严,并最终战胜疼痛,拥有从安全走向舒适化医疗的今天。


医学在发展,时代在召唤,麻醉的发展已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如今,无需“醉卧沙场”,更无需“醉里挑灯看剑”,麻醉医生们正凭借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艺、细腻的观察、整体的思维、快速的反应、科学有序地保卫着人类这艘生命的航船破浪前行。




作者简介:江苏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批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 ”,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6篇,擅长妇产科手术的麻醉和新生儿急救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