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学位,没发表过论文,却被直接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现在的学界,如果没有个漂亮的海归博士的头衔,想进入大学教书育人,无异于天方夜谭。

不过在以前,却有这么一位无名望、无著作、无学位的“三无”人员,被直接聘为清华大学教授。这哥们前后在国外各个大学浪迹了十几年,不要说博士学位了,甚至于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捞到。

堪称奇葩的“三无”身份

更奇葩的是,他在国外留学了这么多年,却一篇论文都没有写过,一篇都没有!唯一发表过的文章,还是他写给他妹妹的一封信,被登在了当时的杂志上。

就是这样一位“三无”人员,却被直接聘为清华大学教授。现在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在当时也是引起一片哗然。

因为当时清华大学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同时聘任了三位顶尖大牛担任教授,这位哥们是第四位,这三位大牛教授,在当时都是声名如雷贯耳的人物:

一位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一身国学造诣登峰造极的王国维;

一位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当时名望如日中天的梁启超;

一位当时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博士,已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的赵元任。(赵也是位传奇人物,后来民国教育部长朱家骅电请他出任中央大学校长,这哥们回电:干不了。谢谢!然后更奇葩的是还躲起来了,他的传奇故事我们以后再表)

与这三位传奇大牛相比起来,他当时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实在是惨不忍睹,可偏偏就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而且当清华的聘书送到他手上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哥们还提了两个要求:一,学校要给我多买点书;二,再等等,我不急着过来。

他的名字,叫陈寅恪。

以今天的标准看,陈寅恪是个标准的公子哥,他爷爷是曾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其与谭嗣同、吴保初丁惠康三人一起被称为“清末四公子”,今天的什么“京城四少”与他爹几个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公子哥的离奇留学经历

作为一个家世殷实的世家公子,陈寅恪12岁的时候就东渡日本求学,不过在日本读了2年多脚受伤了,于是回国到上海复旦公学又读了几年书。

不过作为一个上进、有钱而又才华横溢的公子哥,陈寅恪在上海读了几年觉得没劲了。

于是20岁的时候他自掏腰包去了欧洲,不过这哥们是个闲不住的主,一般人都是安生的在一个学校好好读书至少也混个学位,他却把欧洲跑了个遍,前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直到1914年因为一战爆发不得不回国。

在欧洲的4年里,陈寅恪几个欧洲名校倒是读了个遍,可是依旧一个学位没捞到。

回国后,陈寅恪没呆几年就就闲不住了,于是在1918年他28岁的时候再次出国,这次去的是美国。

不过有钱也不能乱花不是,这次是公费(得到了江西官费资助)。

陈寅恪到美国后再次把只读书不求文凭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哥们先是在哈佛大学学梵文和巴利文。

两年多后,自觉在哈佛大学已经学不到新东西了,于是陈寅恪又去了欧洲,再度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在柏林大学,除了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外,他还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

虽然没有捞到学位,但是这哥们最终精通梵、巴利、波斯、、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能读懂14种文字。

季羡林在一次会上曾说:“陈寅恪先生20年代留学德国时写了许多学习笔记,现存六十四本之多,门类繁多,计有藏文、蒙古文、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朝鲜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俄文等二十二类。”

实在是细思极恐的一身学识啊!

由于陈寅恪本身国学基础极其深厚,再加上精通西方文化,一身学识造诣不仅在当时的留学生圈子里如雷贯耳,即使是国外学子也对他推崇备至。

1925年,清华大学改制并成立国学研究院,由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作为当时的顶尖高校之一,自然要选择最顶尖的导师,于是就有了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的事情。

不过当吴宓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时,由于陈寅恪是个三无人员,曹云祥一开始极其反对,后来梁启超,王国维等极力举荐才最终促成此事,梁启超在向曹云祥举荐陈寅恪时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所说的“数百字”,是指陈寅恪写给自己妹妹的那封信,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与妹书》。

陈寅恪在出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之后,一身精湛的学识开始展露光彩,他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组成了当时“清华四巨头”,此后更是成为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一代宗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遗憾的是,清华的国学研究院的“四巨头”仅仅存在了两年,一代大师王国维就离奇的在颐和园跳湖,“清华四巨头”之名也终成往事。

在王国维离奇跳湖之后,陈寅恪为其写就了一篇名传千古的不朽碑文,其中的两句话更是光照千秋: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