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关于法学论文你要知道的(上)



[1]

选题


  • 要有问题意识

  1. 要发现问题之所在(法律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操作问题;法律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理论问题)

  2. 要提炼出问题(要放在学术的语境中讨论,注意思想的传承,与学术界的对话)

  • 一篇论文只讨论一个中心问题

  •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题目用小题目,论述可以通过小处讨论多方面宏观)

  • 清楚合理地界定问题。(突出主题,别把两种不适宜一起讨论的东西放在一起说)

  • 要有核心命题(应该是贯穿整篇论文的中心论点,试图在论文中讨论或者论证的一个基本问题或基本观点-是否能够把核心观点用一句话来表述)

  • 要创新(着手某项研究之前,一定要做好文献检索工作,特别是对相关主题研究文献的检索)

    1. 发现新问题(来源于新视角)

    2. 提出新见解(意味着对一种法律现象的性质、原因或者功能如何理解,或者对一种法律问题如何处理的新意见)

    3. 采用新材料或者新方法

  • 切合个人情况

    1. 知识结构的限制

    2. 资料之可得

    3. 研究时间的考虑

    4. 学术规划或者职业规划


    选题的一般过程

    1. 提出问题

    2. 先期调研(初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可以你写一个写作提纲,还可以列一个参考文献目录,是自己明白要看和要找的资料

    • 是否值得写(在于问题是否被人看到了、解决了)

    • 是否写得了

  • 调整论题

      • 限缩、拆分

      • 深入、扩展

      • 转移(视角、方法、问题,是研究中常见的现象)




    [2]

    文献


    • 穷尽相关文献

    1. 写论文前先查找学术界相关主题的论文、专著和教材;法学论文以外,相关的立法、判例和实事报道,是法学论文写作中经常需要参引的。

    2. 资料的新与旧:必须注意到研究对象的最新发展,也可能需要考察其历史变迁。

    3. 文献的权威:作者身份、期刊或者出版社、发表的时间、被引用的次数、被下载的次数

      • 思想的原创性/作者出处的原生性:一个概念最早是谁在哪里提出的,一个事件最早是在哪里报道的。

      • 论证的严谨性/报道的准确性:需要认真阅读全文,并与同类文章相比较,但浏览了文章目录或者引注,有时也能基本有数。

      • 影响力:被引频次

  • 法学文献概览

    1. 书籍

    2. 论文

    • 中文法学论文的阵地:《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商研究》 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万方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3

    • 中文论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

    • 国外论文及电子数据库:

      a. 英文法学刊物影响因子,可以参考:http://lawlib.wlu.edu/lj/

      b. 法学论文的电子数据库:http://heinonline.org/HOL/Welcome

      c. 人文社科刊物:http://www.jstor.org/

      d. 查找外国学位论文,用: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

  • 法规、案例

      • 中国的法规:政府公报,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北大法宝:www.pkulaw.cn  北大法意:www.lawyee.net/Act/Act.asp

      • 中国的司法案例:

        a.《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b. :www.chinacourt.org/paper.shtml

        c. 中国裁判文书网www.court.gov.cn/zgcpwsw  

        d. 北大法宝(收费,好,链接上文提到过)  

        e. 北大法意(也行)www.lawyee.net/Case/Case.asp

      • 外国的法规和案例:

        a. 美英:Westlaw、LexisNexis 最著名的两个数据库 ;

        b. 美国的法律:http://law.justia.com/ 

        c. :www.oyez.org

      • 媒体报道:《法制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中青在线、法制网、、财新网(要找到原始出处!)

      • 统计数据:

        a. 国家统计局(提供各种官方统计数据或者数据连接):www.stats.gov.cn

        b. 《中国法律年鉴》;若需更多,可以从中国知网的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获取。

        c. 酷数网:www.soshoo.com.cn  

        d. :http://data.un.org  

        美国社会的权威统计数据:www.census.gov

      • 概念术语:"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  可援引:《辞海》、《元照英美法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有法学卷)、《不列颠百科全书》

  • 文献检索方法

    1. 确定范围,全面排查

    • 确定检索范围:eg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 法学-"社会科学I"    相关文献太多:将检索范围限定于"核心期刊"

    • 确定检索方式:标题检索最快捷,但也最容易遗漏;使用主题、关键词或者内容摘要检索比较保险。

    • 确定关键词:从多方面,多种角度搜索。

  • 顺藤摸瓜,延伸阅读

      • 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前生)

      • 引用学术文献的文献(后世)

      • 同时被引用的文献

  • 文献资料的保存和整理:建一个文件夹,把保存下来的电子文档存好。整理文献目录,必要时做摘要。注意备份,下载的文件,在u盘上拷贝一份。




  • [3]

    调查


    • 现场调查

    1. 不介入的观察

    2. 参与式观察

      • 以研究者身份出现

      • 以局内人名义参与活动,不暴露研究意图

  • 深度访谈

    1. 可以与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其他方式结合起来

    2. 注意一些问题:找谁谈、谈什么、如何让人家接受你的访谈、访谈种可能出现的偏差

  • 问卷调查

    1. 将调查对象的身份信息(年龄,性别,学历等)放在最后。

    2. 访谈员的活动,从穿着举止,说明意图,宣读问卷,记录答案,追踪询问到协调控制,都应当经过培训。

    3. 排除无效问卷




    [4]

    论证


    • 状况描述

    1. 举例说明:所举的事例,可能是一个司法案件,一个媒体报道的事件,一段某人的讲话,也可能是一则轶事。选择典型的事例,原则上,支撑同一观点的事例不超过三个。文字尽量精炼,易短不易长,记得把无关紧要的删去。

    2. 统计数据,要注意的

    • 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别急着相信,要看看它是否与你的经验相符,这个数据是谁提供,怎么得出来的

    • 数据的及时性

    • 数据的相关性

  • 类比说明:用于类比的事物于类比对象不一定有实质上的同源性,其类比也不见得精确合理。类比只能作为描述状况的辅助工具。

  • 属性分析(这东西属于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跟别的事物区别在哪里?)

    1. 有待探讨的属性:借助归纳、比较的方法,讨论其属性。

    2. 归纳和比较的方法

    3. 概念的使用原则:概念的含义可由使用者给定。使用者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保证它与相关概念的协调,并保持前后使用的同一性。

  • 原因分析

    1. 寻找有意义的联系

    2. 寻求真实的联系

  • 功能分析(某个事物或者方法有什么样的功能?一项预定的功能发挥的怎么样?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或者预定的功能为何失效?)

    1. 功能的显现

    • 显功能

    • 潜功能

  • 功能评估(根据客观实际的情况)

  • 功能发挥的机理:

      • 原因分析是从已知的结果追溯成因,功能分析是从确定的现象探知结果。

  • 法律解释(对于某个问题,现行法律是怎么说的?当事人在法律上有什么样的权利或义务??对这类问题的探讨,通常归为"法律解释")

    • 成文法源的论证(与不成文法源比较,更具有明确性和权威性)

      • 论据之王: 法律条文作为论据的有效性取决于:

    1. 法条含义的明确性:含义引发分歧时,借助法条体系、法律原理、立法资料甚至比较法等其他途径加以论述。

    2. 法条自身的有效性:可能没到生效时间、被宣布失效,或者超越制定者的职权或者抵触上位法的规定而失去效力。

    3. 法律条文与论证主题的相关性:注意法条的适用范围。

  • 成文法源的类型:

    1. 宪法:一般作为法学探讨的主题,不作为法律论证的依据。

    2. 国际条约和协定:在目前司法实践中,作为论据的说服力似乎有限

    3. 法律法规和规章:最主要的

    4. 法律解释文件

    5. 其他规范性文件

  • 法律条文的解释方法:

    1. 文意解释

    2. 体系解释

    3. 立法史解释(我国法律解释中可使用的立法背景材料有两方面:1.法律起草和审议中形成的材料: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审议结果的报告和审议意见的汇报;2.先前立法的相关条款)

    4. 合法性解释:一个法律、法规、规章条文具有两种以上的合理解释时,应当选取与更高位阶法律渊源的内容相符合的含义。

  • 不成文法源的论证

    1. 法律学说

    2. 先例

    • 立法例

    • 行政惯例

    • 司法判例

  • 法律比较



  • -----------------------------


    由于篇幅限制,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法学论文 写作(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