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不要让发核心期刊阻碍了大学教师追求教书育人价值的道路

点击上方墨香学术”可以关注我哦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思政课的改革举措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该校思政课教师反映论文发表难,评职称吃亏,学校很快改革相关政策,,单列指标,单独评审,更加侧重课堂质量,并将报刊文章、思政网文等纳入思政课成果认定,解除思政课老师的后顾之忧。(1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


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单列,报刊文章、思政网文纳入思政成果认定,乍一看这项改革举措很是“扎眼”:为何思政工作者可以搞特殊?,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离不开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保障作用。这就意味着,思政课堂作为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必须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让思政工作岗位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换句话说,只有让那些在思政工作岗位上干得好、有成绩、有贡献、有作为的老师们得实惠,方能形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策导向。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文章影响网民头脑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传播网上正能量的重要途径,于是对于“网络文化成果在高校能不能算学术成果”的疑问越来越多。,:“任何成果,不管在哪发表,只要有正能量,对人有正面的促进、引领作用,都是好成果。评价应以内容为标准,不应以载体为标准。”“现在我们要推动高校将网络成果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发动更广泛的专业教师在网上提供正能量理论成果。”张东刚的这个答复无疑从思想层面破除了高校职称评审当中的“唯期刊论”不良倾向,有助于克服以往职称评审“一刀切”做法的弊端,促进评价机制多元化。


事实上,、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并在2017年工作要点中给予进一步强调。2017年8月和9月,《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和《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相继出台。如今西北工业大学将“三报一刊”文章、优秀网络文章等纳入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成果认定范围,无疑是继两所部属院校之后又一次体制机制上的突破,更加突出了职称评审的灵活性、针对性、科学性,同时也为推动高校“大思政”格局日趋成型扫清了障碍。


,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这其实是对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标准纳入包括职称评聘在内的各类考核、评价体系,于是,所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各类正能量网络文章“走红”,恰恰为高校教师落实这一职责和使命提供了具体路径。


近年来,体现“质量为王、内容供给”的优秀网络成果逐渐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一股清流,各类高质量、高水平的网络文章层出不穷,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有效传播党的声音,,。与此同时,、、、、网络名篇名作评比越来越常态化。这些举措表明,优秀网络成果已然成为高校教师赢得社会认可、赢得职业尊重的重要渠道。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劳动者有尊严,让有贡献者得实惠,不让老实人吃亏,这无疑是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一篇文章在纸质媒体上发布,阅读量是有限的,学术期刊的评价与影响力毕竟有限而狭窄,并且不少文章和立德树人要求已经游离太远了;而一篇网上的好文章,尤其是央媒及网媒的传播效是蝶变效应,其阅读量可以是无限的,并且这些文章能够更多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核心期刊文章诚然是个重要参考,但是,我们决不能让过去那种单一、僵化的评价体制阻碍老师们为党工作、立德树人、个人成长和追求幸福的道路。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提升质量为鲜明导向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以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变革助推网络正能量传播,无疑值得期待。随着优化成果评价、所有教学考核都要把育人功能的发挥纳入评价范围,建设“高校网络文化研究评价中心”、建立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体系,推动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统计、,优秀网文纳入科研成果正在从思想理念转变、试点经验逐步转化为全国高校范围的体制机制改革,这就为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解除了后顾之忧。


作者简介:胡文江,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红笔俱乐部创办人。



文章来源:桂子先导

       编辑:挑灯看剑


我们期待原创稿件,来稿请发: moxiangxueshu@126.com

温馨提示: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墨香学术 微信:moxiangxueshu)

 转载仅供思考  不代表【墨香学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