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薪3万到月薪5000:时代抛弃你时,从不说再见

当一个行业开始衰退时,如果你还安于现状、不愿变化,那你终将被时代抛弃。顺应时势、拥抱变化,才是追逐安全感的最好方式。


1

从月薪 3 万变成月薪 5000



10 年前,纸媒最后的辉煌。我供职过的国内第一大杂志社,编辑平均月薪可以达到 3 万。底薪、稿费、编辑费、月度奖金、季度奖金、年终奖,只要发了稿,隔三岔五就有钱拿。

 

亮亮比我大三岁,毕业以后就进了杂志社。不像我是在好几个单位晃晃悠悠。当我决定辞职做自由职业时,他担心我跟社会脱节,担心我以后养老无保障。

 

他对纸媒有感情,因为纸媒是他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份工作。纸媒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 10 年前的月薪 3 万,还有他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蝶变,从青春到中年的旧时光。

 

纸媒江河日下后,他在单位经历了几次「宫斗,职位变来变去,不变的是薪水越来越少。别人是从月薪 5000 到 3 万,他是从 3 万变成了 5000。人穷气大,虽然我们都理解他现在的处境,但谁都不愿意吃顿饭,还要听他讲两个小时的牢骚话。


他最近在闹离婚。


他太太在银行工作。银行最风光的时候,普通柜员福利也好得让人羡慕。然而经过几次改革,银行人工网点越来越少,柜员机逐渐代替柜员,他太太几次转岗都不成功,如今收入锐减,几乎处于半内退状态。


当初强强联手的婚姻,短短十几年,就变成了两个困兽般的中年人的生存挣扎。


2

一个行业的衰退

从人才流失开始



我闺蜜则是相反的案例。


她 7 年前就做了银行支行行长,却忽然跳槽去证券公司;3 年前又去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她去证券公司的时候,我特别不理解,因为在我眼里,她的工作简直是金饭碗。

 

一个行业衰退,最大的特征是人才开始流失。以前我们招到的都是名校顶级人才,现在只能招到二流院校的人才。年轻人的眼光最狠,跟他们走准没错。


当时觉得我闺蜜有点夸大其辞,现在回头看,她简直太牛了。


15 年前,普通杂志、报纸的人才,开始向时尚杂志流动。


10 年前,传媒人才普遍流向网站、影视公司。


5 年前,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做自媒体,或者去自媒体企业工作。


如今,人才流向创业、创意、创投公司,谁会玩,跟谁玩,未来商业,拼的全是想象力。


一个行业的衰退,不会因为个人的忠诚而改变。


当你发现自己的薪水开始减少的时候,行业衰退已经抵达深层,距离人才流失的预警,可能 5 年过去了。


3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

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最近在看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从 29 岁开始写小说,从不追逐潮流,以自己的喜好和节奏,创造了每一本小说都畅销的奇迹。


不得不说,村上春树过上了绝大多数人理想的生活。


艺术家可能是最不容易过时的行业,但前提是你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仅仅是艺术工作者,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照样不会说再见。


10 年前,罗振宇离开央视,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借助自媒体和知识付费的风口,把自己经营成了一个巨大的 IP。


6 年前,马东离开央视,去了爱奇艺,又从爱奇艺离职创业,带走了一手创办的王牌节目《奇葩说》。


5 年前,王凯离开央视,创立了自媒体母婴第一大IP凯叔讲故事


3 年前,张泉灵离开央视,从主持人变成了投资人。


杨澜则走在了所有人前面。


有一年春晚,一个中年主持人被换下,来化妆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出局了。


这件事让杨澜意识到,主持人的命运在岁月手里,在别人手里。她不想做最后被换下,却连通知都接不到的人。


4

追逐安全感的最好方式

是拥抱变化



我采访过一个修钢笔的老艺人。他有灵巧的手和聪明的脑,修笔行业兴盛的时候。他是远近闻名的 NO.1,甚至有人从海外回来,特意跑到他这里修金笔。


慢慢的,他每天只剩一单生意,然后变成了每周一单,最后成了每月一单。


对门以前也是修笔的,早都转行修电器了,赚了好多钱,就我爸死脑筋。他女儿悄悄对我说。


谁不想一辈子爱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


然而当我回到故乡,看到童年的老屋已经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不变是一件过分奢侈的事。


敢说自己不变的,要么像王菲、村上春树那样,天生就有两百斤的命;


要么像洪晃、王思聪,赚钱对他们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养家糊口。


陈鲁豫说,做人应该顺其自然。



要是真按着家里的路子走,就是三个儿子,一人一盆饺子,吃完了躺在沙发睡一下午,然后接着吃,吃完继续睡。如果不争取一把,这就是我的生活。


无论顺其自然,还是选择留在自己的时代,都是属于少数人的浪漫和坚持


平凡如我们,活着尚且不易,追逐安全感的唯一方式是不断变化,像扯着父母的衣袖一样,抓住时代的脉动。


选择既是放弃。对于手里筹码不多的人,唯有放弃一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


不害怕选择,就像不害怕岁月一样,是平凡人的平凡之路。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销售难题


  •  为什么销售人员总是以打工者的心态,不愿意做更多的投入?

  • 为什么相同的产品,业务人员的业绩却相差几十倍?

  • 为什么销售人员总向公司申请政策支持或者促销力度?

  • 竞争对手又出新花样了,难道只有降价才能保住我们的市场吗?

  • 为何人都跑瘦了,业绩还是毫无起色?

  • 为何对客户把话讲得天花乱坠,客户还是没有下订单?

  • 为何客户见了我像“老鼠见了猫”,唯恐避之不及?

  • 为何自己专业知识、经验相对丰富,还是屡遭客户拒绝?

销售是一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综合锻炼人的素质的职业。


我们的观点

很多销售人员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销售技巧,也做到了三更眠五更起般的勤奋,但是业绩不甚理想。销售业绩的提升始终成为困惑企业和销售人员的问题。


作为一线销售人员,需要反思的是:

  • 有没有找到关键人,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把握住方向,把握住客户?

  • 有没有在销售过程中做对事,灵活掌控销售各环节,逐步推进计划?

  • 有没有说对话,通过出色的口才和有效沟通,让客户感受到你的魅力?


能够帮助企业做什么?


1、掌握专业销售技能(PSS)

专业销售技能是一线营销人员最重要的专业基本功。本课程将使一线营销人员熟悉并掌握结构化的拜访步骤,全面掌握专业销售技能,提高拜访的有效性和签单率。


2、全面提高顾客拜访效率

本课程全面、全环节引入案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员不仅明白,而且会做。


3、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本课程将从情绪管理、销售在企业营销中的位置以及金牌业务员的五大特征等方面帮助学员认识自身及自身工作的价值,迅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参课对象

工业品和消费品市场的一线销售精英。

课程大纲

课程师资



徐老师

☆ 泰山管理学院 特聘教授

☆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硕士生导师

☆ 原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师

☆ 中国移动培训学院 特聘讲师

☆ 数十家大型企业商学院EMBA或MBA班《营销管理》课程讲师


徐老师自1994年开始一直从事一线营销及市场策划工作,曾任2家大型公司营销总监。先后为二十多个品牌提供咨询或策划,为全国200余家企业提供营销培训服务。发表营销、管理方面论文数十篇。


本课程既有完善的体系又有许多来自讲师亲身操作的案例,是市场上历经10余年打磨、不断深化高效的王牌课程。从2003年开设,迄今在全国范围内己为近百家知名公司的一线营销人员进行了培训,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培训过的公司(品牌)



上市公司

其它公司


娃哈哈、太太药业、红牛饮料、天一酒业、红日厨卫、春丝面条、阳光乳业、宁红集团、山峰日化、赣牌卷烟、广丰烟厂、星星餐饮、四特酒、润田、金纳尔啤酒、渤海粮油、丰和新城、国宇房产、瑞风汽车、金鼎软件、瑞景陶瓷、康怡购物、金师傅连锁、中脉公司、丰源集团、贵溪化肥、丰德实业、鸿圣彩印、英泰装饰、鸿瑞建材、华能集团、中铁快运、南方电器、天涯种业、鑫发房地、华融资产、泰康人寿、东航油料、赣州高速、中国铁通、乐平煤矿、中电投、学大教育、科文连锁书店、泰安农信社、平海房地产、南昌钢铁厂、雅马哈摩托、红星美凯龙、星港床垫、博莱饲料、金牌厨卫、别克汽车、中景集团等。

课程时间:2018年5月8-9日

课程价格:2380元/人(两天)

课程地点:山东·济南 泰山管理学院(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786号东门)

课程顾问:谢老师 13210536455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