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篇《社会学研究》的投稿经历:信心这回事,是逼出来的


Hello !大家好!我是任敏,我的专业是社会学,目前是华中科大学社会学院的副教授,2015年8月以来我一直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访学。


应学术中国“学术论文拆解营”活动之邀,由我今天开篇来讲讲我在《社会学研究》(以下简称《社研》)上投稿的经历,并借此谈谈如何写文章的,准确说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学习如何写文章的心得。我一直定位自己是个社会学兼写作的学习者,什么时候毕业不知道,上课的老师在哪里也不确定,跟你们一样依然在寻寻觅觅的路上,所以我与你们一样期待学术中国的这个活动给我们一个机会蓦然回首,终觅得宝典。


我被邀来是因为在《社研》上发表过两篇文章,2012年年底《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文化变迁》,还有就是今年年中的《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但是当然、显然的,我并不认为自己该被选中来讲,因为这圈子里牛人太多了,有的人长期雄霸《社研》期刊版面,人家说发表就发表了,人家不说发表也发表了……这个单子就长了,所以后面牛人多,敬请大家特别期待。但学长在说服我的过程中讲了个道理,学习中的近邻效应,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向之学得更多的往往可能并非那些巨牛的,与我们差距犹若天渊的人,而更可能是那些与我们有相似经历,但水平有些差距的人;我一听你说你写文章写得特别痛苦,我就觉得你特别合适,因为大家都痛苦,不同的是,你看起来刚走过了那个痛苦,正好新鲜经验出炉。


他的意思是我犯了不少写好一篇文章所不该犯的错误,但是最终竟然也写出来了,所以我的案例兼具正反面的教材属性。在此也说明,本项目课程假定对象是尚处在写作上需要突破阶段的同学,如果今天来了写作经验丰富的,我后台看到还有好些副教授,或许要抱歉了。


我最后答应学长,其实也出于另一个心理学机制的考量,据说当我们痛苦不堪的时候,若看到别人也很痛苦,我们立刻就好受多了,具有神奇的疗愈作用。


实际上,情绪心情在我们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我自己的新鲜经验中要分享的重要一点,要勇敢、硬着头皮往前走,突破自我设限。


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分两个部分。一是鲜货,讲讲我发表的经历,当做案例分析;二是干货,谈谈我是如何学习写论文,我所知道的写论文的一些天下通用的招数与秘诀,如果我知道一点的话。学长跟我强调这是分享营不是训练营,重点当放在前一部分。


我2012年的文章是基于我09年的博士论文改成的,2012年发实际上是11年才投出去的。那么一个问题来了,09年博士毕业,博士论文改成一篇文章投出去,需要两年吗?答案是,从技术上来说完全不需要。那我究竟是为什么文章在手里放了2年才投出去呢,因为非技术的原因——我太胆怯了。


之前在北大读博期间我其实已经有过投稿社研的经历,08年投过,但惨遭拒稿,当时心潮起伏啊,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不过几日便眼见得不节食而减肥……有点夸张是吗,别笑,可能理性非常足的人难以理解,但是像学长说的有一类人叫感性的人,我们在投稿之初,刚开始积攒拒稿经验的时候就是那么脆弱。


你想啊,当年你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你必须发好文章才能找好工作,你的同门都已接连在社研上发表,你18岁的时候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勾引着主动钻进社会学的大门,十年过去了,你终于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当年的困惑,你自己都觉得好有学术诚意和情怀啊,也觉得自己写得很能给人启发啊……这一切就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在天空中飘并且膨胀成大气球……直到某天编辑来一封邮件,那不是邮件,是一根针……碰,扎破希望的气球,扎痛一个年轻学子的心,呵呵。而且当时拒稿的理由颇为轻慢,这也加剧了对我的坏影响。


总之, 这次拒稿的心理阴影直接导致我第二次投稿拖了两年。两年啊,人生、青春有几个两年?大家看当年我的心理状态是非常脆弱的,又不肯放低要求,觉得自己学社会学十几年发社研那不是应该的吗?不发社研我对不起党和国家的培养、单位的期望是吧?因为非要发社研,导致时光不停留,而我的论文停留在那里了。对比一下如果你们自己觉得心理比我强大比我有弹性,那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论文写作就能实现突破和飞跃。


总之,我痛陈心扉是想告诉大家,投稿被拒后痛苦的经验挺普遍、能理解,但没必要趴窝,如果要趴呢就少趴几天。正确的心态是如果你投稿被拒,那不过每天芸芸众生中被拒的人之一,正常,总不至于比你追求心爱的人被拒那样惨是吗,那么你的策略就是踩着过去。怎么踩过去?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一咬牙一闭眼硬着头皮继续投,不就是拒稿吗,多被拒几次习惯了就好。


我因为重视所以不敢妄动。后面第三次投稿又遭遇了这个问题。这是我要强调的一个重点,你不知道你的写作投稿发表的过程可能遭遇怎样的曲折,我认为在咱们学术界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对于那些感性在其心智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人来说,心理建设在写稿投稿中很重要,非我族类或不能理解。感性激发创造力,但也使人常陷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被拒就趴窝的情绪扩大病中。感性之人要过关的就是这种心理能力,大家智力都没问题。


稍微强调一下,感性与理性类型无关男女,——国内最近这个相关议题比较火。我觉得就是个体差异,你们觉得有的女老师才那么多情绪,有的男老师就不?是没有还是没说?不信你们看,男老师们后退的发际线……是不是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


2012年投稿后,编辑部返回信息比较快,三四个月就有回音了,提了很清晰的修改意见。当时印象很深刻,觉得很喜欢这种比较清晰的审稿意见,当然知道大家都喜欢,但这个有点看运气,得看你遇到的是什么样风格性格水平的匿审编辑了。那篇比较顺利,修改了三四稿之后就发表了。之前捂两年自己吓自己。

从那次投稿中我得到一个收获是我知道文献综述怎么写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文献综述比较难写?读书时候我也写综述,但自己写得好不好不知道,而且还总怀疑自己写得不好。但是那次返回的修稿意见里开篇就夸我文献综述写得好。那我就知道了哦文献综述这样写就很好。


文献综述不是文献罗列,也不仅仅是归类,它既需要历史维度也需要分类维度,从前往后研究的渊源怎么来的,分几个范式,在某个范式下进行到哪一步了,有什么问题是当前理论还不能解释的或者还没解释的,这样你就在这个框架里给自己的研究找到定位。使得读者一读便知你这个领域从前到现在整体的发展脉络,并且你的贡献具体在哪里,明确又清晰。


那篇文章之后,2013年有了个想法,写了一篇初稿,然后就是15年才投,17年才发。这篇的过程就很曲折了。


我一直觉得写论文不容易,畏难情绪很大,当时3天写出来初稿近3万字,就拿去参加了一次会议也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建议,又扔那里了,总想着等有大块点的时间了再改。结果时间一直很碎片,就一直没有改。其实多数大学老师的事情都是比较多、杂、乱、琐碎,留给科研写文章的时间反而不多。但是我脑子一直想着,不满意自己原来的分析思路想改走新的分析思路。我是做技术社会学的,一般来说我们都是致力于解释技术应用中的非技术因素的,那么这个非技术因素是个集合,、环境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等,,,觉得这个方向社会学的味道更浓些。


然而 14年,突然一天就有同行发来一篇稿子让帮看看提些建议,。同行之间交流,我自然要认真读,然后与他诚恳探讨的,但另一方面我心里也是暗暗傻眼,我自己的文章接下来要怎么改,估计在他发出来之前我都没法动了。为什么?因为一方面,他在文章中用了一个一般化的大框架容纳入了好多变量,什么都谈全了似的,那我还能谈什么?另一方面,他也在修改中而且告诉我他即将进入投稿程序,也还将继续修改啊,最后写成什么样子也不一定,我总得参考他的思路与贡献,然后回避之,另辟蹊径对吗?那种感觉就像我们眼前一片草原,他嗖的一下跑到我前面去,在我前方大范围地圈地跑马,我左看右看连一条小路都找不到,好像除了等他选定方向或者立定地方(就是发表)之后,我是没有办法的,此时从哪里出发都可能跟他撞马对吧?


当时我也深恨自己动作那个慢啊,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悔恨不已,跟家人一说大家都嘲笑我。那几天我刚会说话的孩子喊我乌龟妈妈,一听就是她爸教的,气得我追着他打。都说学者分刺猬型和狐狸型,我竟然贡献了第三类乌龟型?呵呵,真是的,写不好文章连家庭地位都没有,这也说明学习写文章的重要性是吧?——开个玩笑,大家还醒着吗?——我其实不建议大家把学术文章写作看得太重,太重就把自己压趴窝了,我的前车之鉴,大家切勿重蹈覆辙,举重若轻比较好。


把这段很糗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是要强调,写文章你不能停下来,别想着什么更好的时间、时机,或者等着某天灵光乍现,文思泉涌,写文章本质上你要把它看作个苦力活,你就按部就班哼哧哼哧地写,没有想法,你就坚持写,写着写着可能就来了,而你放着呢,放着放着可能就黄了。


痛悟之后呢我也就开始改了,我换了个方向,,改为写技术应用中的文化因素。,那我就另换块地。而且,也觉得必须开始投稿程序了。2015年5月我翻看同行的文章还没发表,我管不了那么多就把自己的投出去了。


到8月我就出发来哈佛了。9月初,责编第一次返回审稿意见给我,这中间4个月呢一点信息都没有自然心里是忐忑的。9月意见来一看,审稿人水平高修养好很客气,意思就是要大改重审。什么叫大改重审呢?说直白点就是你就重写再投吧。但我觉得还不错啊,于是就高高兴兴地跟编辑同志说谢谢,我现在波士顿,天气还不错……编辑老师大概纳闷我的情绪跟这个评议结论很不相称啊,于是进一步含蓄地提醒我说你的稿子其实并没有被接受啊……我明白的,但我高兴也是真的,因为觉得有机会嘛,之前一直担心一枪给毙了机会都不给。不然怎样呢,要哭吗?哭也没用啊,当然不哭也没用。有用的就是去想怎么改呢?这个时候的心态就成熟了一点。


但是改稿有两个很大的问题横亘眼前。一是评审们很厉害,抓问题都抓到点子上了,最初我用了两个案例,但是篇幅有限,每个个案都描述不够、剖析也不够,双案例研究最好做差异比较,带有实验思路在里面,即在若干控制变量上两个案例都相似,但是就是在你要解释的变量或者现象上不同,这就非常有意思,也有说服力。可是我虽然用两个案例却是试图从两个不同的案例中,一个是大型国企应用技术案例,一个是公共部门的技术应用案例,去抽取共同的元素,这种安排就次了些,不是不可以这样做,国内应星老师就这么写过是吗,所以这里面有个功力的问题。评审就说建议作者把一个案例弄详细。但是我翻来翻去发现当时我任何一个案例的资料都不足。而且我在国外,至少要呆一年,补充调查是个大问题。第二问题是,评审要求我换一种写作结构,这个对于我来说也算挑战。因为每个作者因为受训小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擅长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结构。从前我写作倾向于案例呈现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提升讨论,即归纳式的文章结构,质性研究多采用这种结构,这次评审要求我换演绎式的。两种行文结构我这里给大家例举一下。第一种,给大家看我的第一篇文章《技术应用与组织文化变迁》的时候,文章结构是这样的。


一、提出问题

二、案例介绍及研究方法

三、伴随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文化变迁

四、信息技术应用导致组织文化变迁的三重机制

五、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组织文化变迁的条件

六、结论及讨论


再给大家举例张茂元与邱泽奇教授一起发的一篇文章《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它的结构如下:


一.问题提出

二.机器缫丝技术面对的应用环境

三.就业机会与蚕农的抵制与支持

四.技术的退步性改良与社会性适应

五.结论


那么你看他里面每部分、甚至每段话的基本结构就是提问题,然后讲故事来回答,然后总结一两句,多不过三四句一段话。这就是分析都在案例资料里了。


回头来看,我的第二篇文章被评审要求用演绎结构,他们希望我先从既有理论推演一个分析框架,然后将其用于案例分析。说起来似乎跟前面第一种结构的倒置,但是也不尽然,后一种行文结构我个人认为对理论提炼、理论的结构化呈现的要求更高,要求我在文章所涉及的理论脉络上务必理清楚,自己没有想清楚的地方一点都没法藏。当然,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写作框架,我不是没见过,但是从见到到写到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后来我文章的结构是这样的了。题目是《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一个组织合法性框架的解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析框架

三、大鹏公司应用ERP的历程:起“死”回“生”

四、多重组织合法性变迁

五、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技术之组织合法性的共变

六、结论与讨论

 

同样结构的文章我推荐一篇范文。向静林老师的《市场纠纷与政府介入》,也发在《社会学研究》,大家可以上shxyj.org去搜索下载。这是一个好网站,我推荐。他的文章结构如下。


一、现象与问题

二、一个风险转化的解释机制

三、案例背景:借贷的纠纷的缘起与平息

四、政府何以介入借贷纠纷

五、结论与讨论


除了以上两个难题,还有别的问题,文献薄弱、概念界定不清晰,简直处处是问题,所以一点也不奇怪被建议大改重审。


尽管其实是被拒,但特别让我感激而且让我受到鼓励的是其中评审们给的意见很具体,其中一个评审我印象尤其深刻。比如,技术的组织合法性是我的核心概念,初稿中这块问题挺大,但他不是随便说你的合法性目前挖掘不够深入,要再深挖一下,他而是具体说要考虑到合法性的多元主体及其对合法性强度的影响等等,他这前面一举例就可以启发我自己后面“等等”下去了,是吧?我觉得他具备一个优秀审稿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既抽象又具体,他既批评又建议,他对这篇文章所涉理论框架的相关文献也很熟悉,也具体推荐重要相关的文献。并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作者,我觉得我被理解了,这些都是问题啊,他说得没错,他肯定我的选题,我采用的基本理论概念,他表示这篇文章有希望但是以下这些方面你必须做好。哦,抱歉好像我已经说了四五点了。总之,我想表达的是我很感谢遇到《社会学研究》的这些优秀匿名审稿人,这体现了专业精神。我想他不仅是建议我如何写文章,而且演示给我看一个优秀审稿人的模样。审稿费也就200块钱,人家不知为“陌生”的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所以那不是钱是精神,我必须借此机会对他们表达我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那既然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给我大改重审的机会?我想审稿人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个选题比较好。技术社会学听起来比较hard,国内相关产出相对少见,但是技术应用的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是,对吧,你看新闻媒体都开始讨论AI会不会奴役人类了,但是我们国内社会学界声音却小得太不相称 。这个社会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变成什么样子,社会学和社会科学学科需要更多介入研究,技术的应用绝对不仅仅是技术范畴的问题。顺便说,北大的邱泽奇老师这方面做得很好,今年在他主持下技术社会学分会成立,欢迎更多人加入和关注。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组织合法性的视角比较中层,摆脱了之前社会学介入技术研究总是给人太抽象,即使是经验研究也像哲学论述一样的感觉。总结一下,在初稿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这篇论文还尚存一线生机,给予作者我改过自新的机会的应该就是选题和理论视角选择两点。


收到这些评议之后呢,面对挑战我该怎么办呢?我放下了,放下了半年……又放下了?任老师真让人着急是吗?别着急,当时其实也在想办法。因为刚到哈佛头半年上课、生活、出行全都是挑战,我带着3岁的孩子,搬家都搬了三次,有很多需要适应的地方,所以确实也动作很慢,当时做的就是搜索相关文献散漫地读着。当时有个问题比较糟糕的是没法回国做补充调查,资料不够细,想来想去也没法动手,转眼就已经是大半年过去了。


时间过去了人就又变得非常焦虑了,记得我自己当时特别怕朋友圈看到责编老师的动态,偶尔瞄到就禁不住脖子一缩:啊,我还欠返回人家一篇稿子,那是人家的工作,我却老拖着,自己也真的很无语,也同情他跟别的编辑比好倒霉,遇上我这么个拖拉机作者。我甚至没法开口解释,你没做到,你的解释不是解释,就是借口。——同学,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后来社研公众号推出来三十年的作者篇,看到刘世定老师吧都因为资料不全补充调查的问题改稿拖了一年,我的心才安定下来。当然也看到了各位作者改稿过程中的各种心酸心路历程,我也略得安慰。你看,果然是,看到别人惨我们就会变得幸福一点是吧?大家投稿多数都不酷。


然后我觉得自己一个人闷着想也不是办法, 就在哈佛经济社会学研究小组上把文章上会,请大家来提意见。大家思维相当活跃,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做组织内部门间比较……如果我是你,我就用decoupling概念及其视角……甚至一个家伙在十分钟内抛给我一个全新框架、谋篇布局、关键文献……我能理解那都是他们擅长的思路和领域,哈佛是导师团跨院系带博士制度,这小组里就有社会学的、商学的、人类学的……Frank 是我在哈佛的Host professor,他跟其他人到处跑不一样,我原来的题目是“组织合法性与技术应用”,他问我说,这两个变量关系是你文章论点成立的基础,它们什么关系?我说组织合法性是技术应用成功的条件,有足够的合法性技术才能推进其应用,如果合法性跌落,技术应用则会停滞或倒退。他又进一步问说,技术成功怎么定义?我说Gardener Group公司有个通用的评分量表。他又问说组织合法性的强度如何表现…… 有没有办法将二者的共变关系更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我当时有被他点醒的感觉,那就是我必须更加夯实我文章的基础,定性研究中的文字分析、阐释方式在变量间关系确定中具有模糊性,我需要用数据说话,我需要更加简明有力的说明和证明,这是一个明确地我需要去改进的方向。


我也试图借助国内同门的力量讨论一下,当时有个契机,邱老师重组之前做技术研究的力量形成一个四人小团队,我就提交论文,他们就又提了不少问题,有些很尖锐:你凭什么用这个组织合法性框架啊,以前有人这么用过吗?合法性之前都用于组织间,你怎么用于组织内,这合法吗?你考虑换个框架吧……完了,看来我的这个组织合法性框架在我自己身处的这个非正式组织里都出现合法性问题了,还怎么让别的读者信服呢?于是,刚刚振奋起一点精神的我就又逢霜打一般蔫了,记得当时自己好几天都在波士顿的海边徘徊吹冷风,心里自动循环播放张雨生的《大海》: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然后想起曾经老师说过“没有有问题的问题”,是说一切针对你文章的问题都值得你去琢磨、去改进。一篇文章出来总是意见很多的,各个问题自有其道理,可以帮助作为作者的我有读者思维;但纷纷扰扰,应当以评审的意见为先。写一篇文章说到底是说服你的读者,包括而且尤其是作为高级专业读者的评审对吧?


于是所有问题我全都接受,就像开启答辩一样,吭哧吭哧地开始堵这些漏洞。并且我开始跟国内晨昏颠倒地打越洋电话做些补充调查,也把之前几十万字的调查资料翻出来重爬。后来8月回国又做了次补充调查,确定一些资料的细节。


可是不得不说这样思虑周全写出来的东西真的很难看,费尽心思试图去回应一切质疑,对着那些问题亦步亦趋地为自己辩护之心昭然若揭,作者活脱脱一副怯生生地小媳妇、受气包模样跃然纸上。一个朋友说我一稿写作中那种态度松弛、自信的感觉完全不见了。


我又沮丧了,但是时间实在不等人了而且我也经历过多次涂改了,就又放了一周随便改改就发给编辑老师了。但几天之后某天清晨,我一个惊醒赶紧发信说“请别看了,等我下一稿”。其实第一次返回匿评意见的时候,我已经得到深刻的教训了,那就是写文章投稿这事不要抱侥幸心理,真有问题是躲不过去的,我这样做是浪费大家的时间,编辑的,匿审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编辑老师回话说:你投的稿应该是自己满意的。


这时候我已经没什么沮丧情绪了,是的,如果你自己都不满意那投什么稿?这还算有专业的态度吗?特定阶段水平有限可以经历时间来提升,但是态度坏了就不行。


于是我又继续改。其中将合法性和技术应用水平分别赋分对应显示共变关系那部分我实在不确定,就请我同学高老师帮我把关,他是定量研究的好手专家。这位中国好同学果然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将其中合法性的赋分系统删除了,认为我的那个做法并不能说服他,还凭添漏洞,改用定序。


到2016年8月底吧,历经一年我终于是将自己略微满意的修改稿返回去了。          

 

接着就是匿审第二次返回修改意见。很开心的是这次得到责编和评审明确的肯定,也说跟第一稿相比简直看不出来母子关系。理论框架原来是比较浅的两个合法性维度现在补充为三个维度,文章结构也倒过来了,案例从两个改成一个,即使是使用的那个资料也是完全不同了,又增添了一个主体部分。但是依然地,二审回来还是有很多意见,依然的优秀的审稿人提供的是具体明确的修改建议。每次我看到审稿人意见的时候,心里都升腾起来感激之情,真好,这世界终于有人真的读了我必须要写的文章,并且帮助我改进,我感到自己被理解,那很珍贵。


然后2017年1月,我回国在兰州参加会议,得到大家建议需要将理论部分,尤其是各个合法性维度的理论渊源继续夯实。我的中国好同门王老师是这方面的里手行家,接下来我们在北京碰头,某晚就以约饭为借口讨论我文章中理论部分如何改进,讨论了三个小时,关于吃的什么真的完全不记得,但讨论的话都清晰。


2017年2月第三次匿审回来,一些小问题继续改。


3月继续改,压缩字数,文字简练,继续改。真是放几天一看又有需要改的地方,放几天一看又需要改了……某天我真的非常怀疑自己智商的时候,我去翻我曾经一个师妹的朋友圈,她现在杜克大学当老师,——杜克大学大家知道吧,相当于中国的南京大学或中山大学,呵呵,不许笑,人家杜克就是那么强——她说她的导师投稿前都一定要改到100遍,她说她修改稿子要求自己超过100遍,然后那天打开她朋友圈发现她的动态是“爸爸在健身,娃睡着了……妈妈在1000遍地改论文”。我默默地放下手机,反躬自省:你的改到100遍了吗,你每次改的时候都专心专注了吗,你就应该把孩子关进另一个房间锁起来……呵呵这是开玩笑了,我可没那么干,只是兼顾到孩子,面对工作就常有很多歉疚和不足。


2017年3月底,眼看快定稿了,编辑老师说:现在我还有个问题,你想听吗?我……呃……好啊,谢谢你帮助我改进……然后那几天我走路想,睡觉想,就一段交代方法局限的话,写了十几个版本给他,我很不好意思,担心人家是不是快被我搞疯了,他说还好,编辑嘛就是拦着作者别出去把读者搞疯了。估计这也是他们常有的经验。


到5月别的编辑又跟我联系,这跟内部流程有关,每篇文章最后应该要在三个编辑手里轮,又让编辑们费心了。我又被编辑追着问一些问题,比如:“你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那么拗口?”我:“啊对不起!这是重庆话的表达法。”“在论文里用重庆话?你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你在美国用重庆话讲学吗?”唉,我为什么又没有注意到?同学们请务必与我一起记得,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不是重庆人,不是河南/北人,不是山东/西人……我们是机器人。


还没完,6月发表后某天编辑又说:“你案例里怎么一个季总一个耀总,一个姓+总,一个名+总?我们三审三校一核红都没看出来,被期刊审读专家逮出来了。”我……


在此借机会对编辑们表达歉意和谢意!


所以,如何才能算一篇好文章呢?那么从这次投稿中我学到,你的选题要好,理论视角要有新意,文献综述清晰有序,理论的来龙去脉你要梳理清楚,理论框架与案例资料分析要契合,证明有据,逻辑紧致,方法有交代,结论简练,讨论有延展性,理论贡献明确清晰,还有文字顺畅、语言简洁最好凝练 ……又比如代称符合多数人用语习惯,标点符号规范等等吧。我的讲稿里就有诸多不规范之处,我坦白,你们从宽。


那么是不是不投稿我们就学不到这些呢?也不是,否则那你这么多年都干嘛去了。其实问题就在这里,这么多年我们都在学,但是学到了没有呢,比较难说。我自己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什么叫学游泳?你看人家在水池里给你练得热闹,蛙泳蝶泳自由泳菲尔普斯泳孙杨泳,你是学了但是那不叫学到。把你扔到深水区你自己扑腾不呛水了,再伸胳膊伸腿四处游弋才是学到了。读了博士的尤其是文科博士在国内你的职业路径大致就定了,我们做了大学老师的,就算是被扔到发表的深水区,所以就硬着头皮写吧,扑腾吧。明白说,我认为大刊就好比发表深水池,投稿就是学者最好的扑腾学习的方式。


请同学们不要觉得自己博士毕业就是出师,那其实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征程的开始。如果觉得这不会那不会那也没什么要紧,这很正常,学习永远是个过程,我的论文评审看我的问题看得特别准,可是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文章投稿也可能被人抓问题是吗?这时代,新工具、新方法、新议题、新标准、甚至期刊本身的运行制度和要求都在不断演化,我们不懂也正常,硬着头皮学吧,常投稿长学习。

 

投稿,我们能够从中学习的不仅是怎么写文章,也有怎么做学问,什么才是专业的态度,什么是正确的与同行交流的方式等等。以前我认为学者是学校培养的,但是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学科重要期刊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眼界、态度、运行模式等等在越来越深入的塑造学科格局,界定学科的研究范围,推动范式发展。所以一个学科如果有更多的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高级期刊是学科之福。期刊很重要,专业期刊的编辑们的工作默默无闻但是有价值。


总结前面,这主要是宋学长的感想:第一,写出好文章既要看实力,也要看机遇。第二,你要不停地写,写着写着就写成了。(起码你不写是绝对不成的!)第三,文章发表是讲一个好故事,讲一个让人信服的故事,让审稿人、编辑、身边人包括自己信服的故事。第四,不同的内容适合不同的成文框架,有演绎式的,有归纳式的,我们要勇于尝试不同的框架。(不勇于也不行啊是吧?)第五,学习不同的框架去找相应的具体论文来看,多读多看其义自见。第六,多请教身边人,借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定阶段你不会都懂完,什么方法和技术好用就用,你不会就去求助去借用,学术贵在交流。


本文转载自“量化研究方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