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数超过美国,施一公:“垃圾”太多【中国科讯】



“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


说起这项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并未透露出骄傲,反倒是一脸担忧,语调沉重。这是为什么?


“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我很担心。”5分钟左右的发言,施一公说了3次“很担心”,让他感到担心的,是科研评价的问题。


▲施一公委员发言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施一公在参与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发现,过去5年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了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


“如果较真一点,假设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从100增加到300,技术交易额从100变成了200,那么单个专利交易额其实是不增反降了,是5年前的66%。”施一公算了一笔账。


这一数据折射出来的,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施一公称,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


“但这几个核心的科技评价指标——文章数量、论文引用率、杂志的影响因子——都可以人为地提高。我想大家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


他表示,各个学校、单位都办了杂志,想要提高影响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也就高了。“中国这样的国家,想要把这3个指标做上去,我认为是易如反掌。”在他看来,论文不足以说明科技实力,美国没有这样的评价方式,科技实力却依然领先。“因此,论文和科技实力是两回事,大家千万要分开。”


不过他也承认,数字指标在各个单位都很重要,影响到评奖、评优、评先:“这是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如何反映科研的质量,但有了这些标准,大家拼命‘做’这个数字怎么办?”


“有些文章,通俗点叫‘垃圾文章’,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谈到业内和社会各界出现的“论文无用”论,施一公表示“坚决反对”。“没有论文,怎么能有科学技术?但在追求论文的导向如此之强的时候,评价立场如此鲜明的时候,造成的负面影响其实非常大。”


如何改变现状?“说实话,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如果要提建议,就是应该进一步改进科学评价体系,这需要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施一公介绍,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参考国际最顶尖专家的观点:“这是一种‘唯专家论’的方式,我不评价这种做法的利弊,但至少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如果是将本领域所有专家聚在一起,通过抽签确定评价委员会,在科学上,这样的民主是不能带领科学健康向前发展的。”


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长按二维码>自动识别> 添加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在本文留言!

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 发表中文论文就很low?

2. “硕士在我们家等同于文盲”,高晓松入职哈佛大学!

3. 最新SCI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名187.040! 

4. 中国200万在读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有多少补助? 

5. 北京职称评审不再惟论文 将推行代表作制度 

6. SpaceX“重型猎鹰”带着特斯拉跑车进入太空!还记得马斯克说过“学术论大多毫无价值”吗?

7. 基金申报攻略:过来人谈基金申报书填写各部分注意事项 

8. 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9. 第十四批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创业人才项目名单公布 

10. SCI论文多产学者的9点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