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在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价中有何利弊?

浅谈论文在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价中利弊

作者:yzhlai


论文在科研成果评价、职称评审硬件要求中的弊端,已是人人诟病的问题。个人觉得任何评价机制都有其两面性,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即需顺应形势,改革是必需要进行的。以下内容从自身的经历,谈论文用于科研成果评价、职称评审的利弊,同时提出了对应策略。



鉴于我所在行业为检测行业,对于整个制度的评述,肯定比较片面,欢迎拍砖、讨论。


在此简单界定,学术型的科研机构主要指高校、非业务服务型研究院/所等,学术研究是员工的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论文作为研究成果之一,是工作绩效考核最重要指标之一。


而非学术研究机构,包括基层检测集体、业务服务型研究院/所等,这些机构对员工发表论文无明确要求,员工发表论文普遍是为了自己的职称评审,而非日常工作业绩要求。


划分标准,仁者见仁。


一、职称评审

1)为了评职称而发表论文


为了评职称,为了满足职称评审中对第一作者论文的基本要求,几乎所有技术人员或技术集体全员都经历了写论文、发表论文这个过程,不管是自己写、自己投稿,还是代写、代发。其中的弊端是很明显的,很多人为了发表而发表,完全不顾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及其价值。


以我的例子为例,入职初期,为了评中级职称,写了篇不确定度评定相关论文;其实这篇论文内容,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是集体的质量体系文件之一,是我必需完成的任务之一。入职初期,对论文写作、发表无任何概念,了解到同事发表了不确定度论文,我是为发表而发表。


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逐渐对所负责的检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优缺点有一定了解,接触了“固相微萃取”用于海水中多环芳烃检测的技术方法,且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检测能力需求越来越多,结合两者即萌发了固相微萃取用于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检测的实验设想。


设计、实施了很多相关实验,发表了一些论文;当时为了凑数,把同一实验拆成2部分,发表了2篇论文,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怪怪的;2012年以后,实验设想主要基于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侧重实用性。


因一些私人目的,为他人陆陆续续写了一些论文(我保留了通讯作者),这些人包括同事、有私人关系的非同事等。这些论文的共同点,就是他人为了评职称,负责版面费,而我的角色就是做实验、写论文及投稿。


当然,我的底线是:数据必需真实,实验技术有可重复性,不能为了发表论文而编造数据。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个实验设想,已经完成实验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然而,实际工作中发现实际样品回收率波动比较大,因此一直未动笔写成论文,毕竟不是很成熟、可重复性不好(“可重复性”是目前很热门的关键词)。


2)职称论文质量


学术研究机构,因其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不是我们普通非学术研究机构能比,在此只讨论非学术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质量。由我的论文发表亲身经历,大家可知为什么那么多科研论文投向外文期刊,因为国内的期刊论文,确实水分太多。


越是普通的期刊,论文内容越是空泛、无实用价值(当然会有一些例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相对而言更值得引用(我们要忽略一些个别例子)。


入职初期发表的论文,也有不少实验参数未经优化,被核心期刊退稿的现象,通过这些投稿经历,对日常工作及后续论文实验都有很大帮助。


近期,参与了某中文核心期刊的一些审稿工作:

有很多投稿论文,实验参数不经过优化,简单套用;

很多论文,前言很单薄,猜测作者在查找、阅读已有文献方面的工作,基本没做或做得很不够;

很多论文,把仪器检测限当方法检出限。


碰到这些投稿,在我的审稿环节都会被退稿,我们要注重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可借鉴性,论文内容应经得起他人的质疑。

而普通期刊,对基本成形的论文来者不拒,很多内容是重复标准检测方法过程或他人的研究过程,质量可想而知;或许有人会反驳,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有不少论文的质量也很差(至于是否编造,我们无从查证),其实我也碰到过,但相比较而言比例不大。


3)职称论文改革


既然用于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弊端显而易见,需要怎么改革?


个人觉得,职称论文有其两面性,大家都知道坏的一面。但从我的角度考虑,为了发表论文,我会不断思考新的检测方法、检测理论,不断尝试,在实验中不断否定自己或证明自己;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而不断优化标准方法,解决其中的难点。


很多人对现行标准方法进行了各种批判、各种抱怨,指出其中不足及需改进之处,这些抱怨、批判是要有数据支撑的,不能想当然,不能人云亦云。


早些年,对于锌盐沉淀六价铬检测的干扰物,以及样品消解,内心很反感,毕竟多了很多工作量;然而,近两年,上述的“麻烦”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干扰,通过这些麻烦得到的结果,更让我内心过得去。


前段时间,培训了一个区级的同行,他说没想到六价铬检测那么麻烦;我跟他说,对于简单的样品,六价铬检测就非常简单,复杂的样品则需复杂的检测流程。


我们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经验和方法,这些要怎么推广呢?


毕竟各种培训等面对面交流平台频次较少、服务对象有限(现在很多培训、交流平台只针对大型仪器和难点检测对象);很多经验不适合搬到台面上讲,这些经验或许偏离了标准检测方法。


而论文(其实,论坛帖子、仪器应用案例、我们“原创大赛”作品也可是论文的其中一种形式哦,只是内容相对简单、不规范、不系统、不能用于评职称)作为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实用经验传播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培训等面对面交流平台的局限性。


基于此,很多技术论坛出现了(例如我们的仪器信息网论坛),其中的论坛帖子和“原创大赛”作品也是论文的一种形式。或许有同行会说从不看论文,其实论文就是一种载体,就像现在的一些社交工具,不使用它们,就很难了解亲戚、朋友、同事、他人的近况,难于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新闻、社会现象等。


所以说,看不看论文,更像是一种“爱好”,如果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获取他人经验是很重要的,而看论文是其中一种途径。


同时,为了在好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对论文的新意、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的可推广性都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写好论文,查找现有文献是必修课,对现有文献的结果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不足,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重新设计实验;在实验中不断修正实验构思,根据可重复的结果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可能与最初的期望相背。


所以说,科学、系统的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到结果分析和结论形成,整个过程其实是技术人员学习——自身能力提升——促进行业发展的不断循环。


二、学术研究成果评价


1)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而发表论文


近几年,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了一个地市级和一个省厅级科技项目研究,项目内容与土壤修复示范工程相关。省厅级项目合同签订时,就有“项目考核指标”要求,我们选择了1项发明专利,3篇论文/论著;地市级项目,则未选择明确的论文/论著数量;其它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此不详谈。


为了完成这些考核指标,肯定要得在这些方面花点心思。


省厅级项目验收时,我们报了8篇论文,1项发明专利,其中项目负责人写了污染状况综述/概述、课题研究进展等相关内容论文;我这边写了2篇水质中污染物检测方法开发方面的论文;合作单位写了篇有关污染物调查(别的地块,非修复地块)方面的论文。


所以,总得来说,这些论文内容跟项目的具体内容不是特别相关。同时,合作单位发表的论文,基金项目达5个。


对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机构,论文是很重要的日常工作考核指标,由于我所在机构并非此类,无法详细说明。


2)论文弊端揭示


上述有关科研项目的例子,说明论文/论著、专利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考核要求,项目组不得不下功夫;同时,我们做的这个土壤修复示范项目,


除了把修复地块修复外,其它方面很难出成果,修复技术的筛选也不是3年内能完成的,这涉及技术的可重复性,最好有污染地块专门、长期用于研究。


科研方面的另一个乱象:

一篇论文挂了很多基金项目,国内很多稍微靠前的期刊,对论文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要求;

同时,各科研人员,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想方设法在他人论文中挂名、挂基金项目。


3)论文评价科研成果的改革


学术论文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指标之一,个人觉得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基础、理论研究。有参与(或有计划进行)科研项目申请的版友,应该能体会到的,项目能立项,必须能解决理论、实际问题;对于能产生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能获得立项的概率会高很多。


以我为例,这几年,每年都会找领导,咨询能否让我申请一个项目,由于我的科研设想是检测方法开发和优化,总是被其他同事的项目(例如大气污染的源解析等,能产生社会效益的项目)挤掉。


同时,有关工业产品研发等经济效益产出明显的项目,在获得地市级科技奖的名单中,占了大半部分。所以,基础、理论研究不容易,论文、专利作为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必需的。


但是,对于一篇论文,支持该论文的基金项目应进行规范,数量应该适当控制,且应只限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使用;其他作者所承担、参与的科研项目,该论文不能作为此项目的成果。


三、结论


对于非学术型集体,以前作为基本要求的职称论文,应该取消;

质量较好、有一定新意或对同行有实用价值的论文,在职称评审中,应该加分;

而在学术研究机构,因很多研究成果无法通过实物体现出来,论文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介质,是必需的。


不管怎么改革,评价日常工作成效的机制还是要有的,压力其实就是目标,员工们有了压力就有了具体目标;不然大家不思进取,咋们的集体、行业、社会发展就是空谈。


当然,下一个充当“论文”角色的,评价日常工作业绩的载体会是什么呢?

我还真想不出来,估计每个相关人员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很自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

不管是什么评价机制,都有其利弊,新载体在n年之后,或许被大家批得体无完肤,就像现在的“论文”。


配图来源:网络

关键字  论文  

教你认识论文写作与投稿规则

SCI论文写作法宝:不得不收藏的万能句型

高颜值的SCI论文配图是如何得来的?

把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有这么个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