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助手 | CSSCI外国文学类期刊近10年被引最多的20篇论文

导言:2017年12月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官网发布最新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7-2018),其中作为CSSCI来源的外国文学期刊有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根据刊物拼音顺序排名)等六种。近日,小编根据中国知网目前的收录情况对近10以上六种刊物的引用量做了一个调查,整理出截至到小编发稿前每种期刊引用量最多的前20篇论文目录,以期能为广大高校师生与外国文学研究者提供些许帮助。

说明:1. 引用量与发刊时间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引用量也会持续变化;2. 本次统计并非论文质量优劣的排名,而是想以引用量来呈现今年外国文学研究热点。3. 因存在引用量一致的情况,所以其中有些刊物统计的数据超过20条。

策划:大卫,你别无选择 || 材料整理、编辑:大卫|| 校对:你别无选择


《当代外国文学》

被引最多的前21篇文献

作者

题名

被引

年份

王守仁;

吴新云;

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

157

2009

卢婧;

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

82

2008

但汉松;

“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

81

2011

王守仁;

吴新云;

国家·社区·房子——莫里森小说《家》对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想象

66

2013

潘建;

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

65

2010

朴玉;

从德里罗《坠落的人》看美国后“9·11”文学中的创伤书写

61

2011

王建会;

“创伤”理论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以亚裔男性研究为视角

56

2010

杨金才;

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

55

2008

熊沐清;

认知诗学的“可能世界理论”与《慈悲》的多重主题

52

2011

赵晶辉;

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

50

2009

黄芙蓉;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婚姻暴力与女性成长意识

50

2013

张燕;

杜志卿;

寻归自然,呼唤和谐人性——艾丽斯·沃克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刍议

47

2009

高方;

许钧;

试论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与创作思想

45

2009

李正栓;

孙燕;

对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原型阅读

44

2009

朱振武;

张秀丽;

多丽丝·莱辛:否定中前行

44

2008

程心;

“时间中的孩子”和想象中的童年——兼谈伊恩·麦克尤恩的转型

43

2008

邵凌;

库切与创伤书写

40

2011

曾桂娥;

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

39

2012

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

37

2009

应伟伟;

37

2009

林莉;

论《星期六》的空间叙事策略

37

2013


《俄罗斯文艺》
被引最多的前20篇文献

作者

题名

被引

年份

郑永旺;

反乌托邦小说的根、人和魂——兼论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

19

2010

王宗琥;

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源流与特点

15

2008

谢周;

从“多余”到“虚空”——俄罗斯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流变略述

15

2008

黄玫;

文学作品中的作者与作者形象——试比较维诺格拉多夫和巴赫金的作者观

14

2008

董晓;

舞台的诗化与冲突的淡化——试论苏联戏剧中的契诃夫风格

13

2008

王永祥;

潘新宁;

语言符号学:从索绪尔到巴赫金

13

2011

金亚娜;

并非不可解读的神秘——果戈理灵魂的复合性与磨砺历程

13

2009

李新梅;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诗学特征

12

2008

李延龄;

论哈尔滨俄侨白银时代文学

11

2011

谢春艳;

后现代语境下的人性裂变——评达吉雅娜·托尔斯泰娅的小说《野猫精》中的女性形象

10

2008

田星;

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

10

2009

郑永旺;

俄罗斯民族性格与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

10

2012

傅星寰;

贾德惠;

“现代性”视阈下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题材辨析

9

2010

朱达秋;

知识分子概念的俄罗斯文化意义

9

2008

郑永旺;

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看俄罗斯思想的文学之维

9

2009

赵秋野;

俄罗斯哲学家施别特对洪堡特语言意识观的阐释

9

2012

凌建侯;

狂欢理论与史学考证

8

2008

张建华;

守望经典——后苏联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谈

8

2011

谢·阿·

尼科尔斯基;

张百春;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地下室人”现象

8

2011

王铭玉;

符号的模式化系统与符号域——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研究

8

2011


《国外文学》
被引最多的前24篇文献

作者

题名

被引

年份

林庆新;

创伤叙事与“不及物写作”

86

2008

尚必武;

创伤·记忆·叙述疗法——评莫里森新作《慈悲》

51

2011

申丹;

坡的短篇小说/道德观、不可靠叙述与《泄密的心》

32

2008

穆宏燕;

在卡夫山上追寻自我——奥尔罕·帕慕克的《黑书》解读

28

2008

华;

逃离抑或回归——门罗的《逃离》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反思

28

2014

林斌;

24

2008

高孙仁;

元小说:自我意识的嬗变

22

2010

洪增流;

姚学丽;

为分裂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宗教思想

20

2008

於鲸;

从边缘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17

2008

杨伟;

吉本芭娜娜:漫画与文学

17

2008

董晓;

契诃夫戏剧在20世纪的影响

17

2010

毛亮;

自由的重构:《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婚姻与自我

17

2009

张玫玫;

露丝·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体性建构之维

17

2009

丁林棚;

加拿大文学中的地域和地域主义

16

2008

詹俊峰;

西方男性研究与女性主义:从对立到合作

16

2011

陈广兴;

身体的变形与戏仿:论菲利普·罗斯的《》

16

2009

陈世丹;

论冯内古特的元小说艺术创新

16

2009

虞建华;

当今美国文坛两部社会小说的文外解读

15

2009

李小均;

火焰为何微暗?——从文本结构管窥《微暗的火》的意义

14

2008

郑国锋;

陈丽;

《鸽翼》中的“空白”

14

2008

李宏鸿;

奶娃能飞多高——解读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飞翔主题

14

2008

张勇;

殖民文学经典与经典改写——析库切小说《福》对《鲁滨逊》的后殖民改写

14

2011

王悦;

《陌生人的慰藉》:不可靠的人物方阵及其叙述

14

2011

尚必武;

“跨文类”的叙事研究与诗歌叙事学的建构

14

2012


《外国文学》
被引最多的前22篇文献

作者

题名

被引

年份

陶家俊;

创伤

217

2011

张剑;

西方文论关键词 他者

140

2011

孟登迎;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

114

2008

陈榕;

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

97

2008

董晓烨;

文学空间与空间叙事理论

84

2012

童明;

暗恐/非家幻觉

56

2011

周怡;

自我的呈现与超越——评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脸》

54

2011

尚必武;

叙事学研究的新发展——戴维·赫尔曼访谈录

43

2009

刘意青;

;

超越性别壁垒的女性叙事:读芒罗的《弗莱茨路》

42

2011

林少华;

之于村上春树的物语:从《地下世界》到《1Q84》

40

2010

康澄;

象征与文化记忆

36

2008

杨金才;

当代英国小说的核心主题与研究视角

34

2009

都岚岚;

西方文论关键词 性别操演理论

33

2011

王悦;

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

32

2010

孙胜忠;

分裂的人格与虚妄的梦——论觉醒型女性成长小说《觉醒》

31

2011

王丽丽;

追寻传统母亲的记忆:伍尔夫和莱辛比较研究

31

2008

任海燕;

探索殖民语境中再现与权力的关系——库切小说《福》对鲁滨逊神话的改写

30

2009

夏琼;

多丽丝·莱辛文学道德观阐释

29

2009

柳晓;

通过叙事走出创伤——梯姆·奥布莱恩九十年代后创作评析

28

2009

陈榕;

哥特小说

27

2012

王立礼;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

27

2010


《外国文学评论》
被引最多的前20篇文献

作者

题名

被引

年份

吴冰;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

69

2008

赵毅衡;

身份与文本身份,自我与符号自我

66

2010

聂珍钊;

《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

61

2009

申丹;

也谈“叙事”还是“叙述”

58

2009

欧阳灿灿;

欧美身体研究述评

57

2008

何成洲;

巴特勒与表演性理论

50

2010

胡俊;

《一点慈悲》:关于“家”的建构

46

2010

林少华;

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

44

2009

王丽亚;

“元小说”与“元叙述”之差异及其对阐释的影响

44

2008

乔纳森·

卡勒;

当今的文学理论

37

2012

林少华;

《1Q84》:当代“罗生门”及其意义

36

2010

赵毅衡;

“叙事”还是“叙述”?——一个不能再“权宜”下去的术语混乱

32

2009

张冲;

改编学与改编研究:语境·理论·应用

32

2009

李尚宏;

悲剧并不发生在舞台上——《欲望号街车》主题辨析

30

2008

李嘉娜;

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

29

2008

黄梅;

《理智与情感》中的“思想之战”

28

2010

江弱水;

互文性理论鉴照下的中国诗学用典问题

28

2009

李琼;

略论玄学侦探小说的基本特征——评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

28

2008

申丹;

叙事动力被忽略的另一面——以《苍蝇》中的“隐性进程”为例

28

2012

高奋;

小说:记录生命的艺术形式——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理论

27

2008


《外国文学研究》
被引最多的前20篇文献

作者

题名

被引

年份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681

2010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247

2011

尚必武;

被误读的母爱: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叙事判断

78

2010

修树新;

刘建军;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

71

2008

许钧;

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创作与思想追踪——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56

2009

王文惠;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

49

2008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

48

2014

郭海平;

《白鲸》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

41

2009

陈俊松;

让小说永葆生命力:唐·德里罗访谈录(英文)

38

2010

鲍秀文;

张鑫;

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象征

38

2009

周怡;

从艾丽丝·门罗看加拿大文学——罗伯特·撒克教授访谈录(英文)

38

2013

黄丽娟;

陶家俊;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的黑人代际间创伤研究

37

2011

刘立辉;

变形的鱼王:艾略特《荒原》的身体叙述

37

2009

田祥斌;

张颂;

《裂缝》的象征意义与莱辛的女性主义意识

36

2010

龙云;

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的“自由空间”

34

2009

李增;

狄更斯小说中的“边缘人物”与维多利亚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

33

2008

刘茂生;

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兼评《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33

2008

高继海;

《呼啸山庄》的主题与叙事

33

2008

毛凌滢;

消费伦理与欲望叙事:德莱塞《美国悲剧》的当代启示

32

2008

王腊宝;

黄洁;

安吉拉·卡特的女性主义新童话

32

2009


相关内容回顾:

学界信息 |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单位汇总及区域分布情况

博士招考 |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招生专业最新目录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郭英剑 | 博士:读,还是不读,这是个问题

龚刚 | 《乘兴集·小说评话》选录(文后评论赠书)

尼采式转折(上):悲剧之力

童明|尼采式转折(下) :实践音乐吧,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