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发表,文学期刊代发

文学论文发表,文学期刊代发

[1]刘柯云.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文学单元教学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7.

[2]管育鹰.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机制探讨[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04):101-113.

[3]何家欢. 儿童文学:讲述主体与对象主体[D].吉林大学,2016.

[4]于梦溪. 我国网络文学IP运营研究[D].南京大学,2016.

[5]孙少华. 文本系统与汉魏六朝文学的综合性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16,(05):154-174+207-208.

[6]龙吟娇.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7]李敏.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6.

[8]彭林祥. 中国现代文学广告的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2016,(04):159-182+208-209.

[9]王颖.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D].吉林大学,2015.

[10]兰春寿. 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J]. 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82-89.

[11]张春柏.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4):9-14+8+92.

[12]张美.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13]黄澄婷. [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14]陈芳芳. 从“文学救国”到“文学本身”[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5]王小盾. 东亚俗文学的共通性[J]. 中国社会科学,2015,(05):164-186+207.

[16]泉佑二. 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D].陕西师范大学,2015.

[17]皮进. 王安忆小说创作与外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5.

[18]王鹏. 国内文学网站的版权运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9]何慧龙. 我国网络文学网站产业链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5.

[20]戴俊骋.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学科融合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4):526-532.

[21]刘业伟. 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

[22]蔡瑞珍. 文学场中鲁迅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J]. 中国翻译,2015,36(02):37-41.

[23]段怀清. Literature是怎样“变成”“文学”的——晚清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的“文学”实践及评价[J]. 社会科学,2015,(02):164-173.

[24]宋学智. 何谓翻译文学经典[J]. 中国翻译,2015,36(01):24-28+126.

[25]刘亚猛,朱纯深. 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J]. 中国翻译,2015,36(01):5-12+126.

[26]朱晓进,李玮.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15,(01):138-160+205.

[27]刘家宏,王浩,高学睿,陈似蓝,王建华,邵薇薇. 城市水文学研究综述[J]. 科学通报,2014,59(36):3581-3590.

[28]安宁,朱竑,刘晨. 文学旅游地的空间重构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 地理科学,2014,34(12):1462-1469.

[29]阮兰芳. 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D].山东大学,2014.

[30]钱果长. 京派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1]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J]. 外国文学研究,2014,36(04):8-13.

[32]户晓辉. 民间文学:转向文本实践的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14,(08):167-182+208.

[33]刘云虹,许钧. 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37(03):6-17.

[34]门纪敏. 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5]刘绍峰. 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6]杨克敏. 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7]李锋伟. 18981927:西方文学理论早期引介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8]项菡颖. 原创文学网站的微博营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9]徐德荣,江建利. 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J]. 外语研究,2014,(02):66-71+112.

[40]郭妍. 网络文学全媒体版权运营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1]林宛莹(LIM WOAN YIN. 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2]姚锦莲. 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3]季进. 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以当代文学的英译与传播为例[J]. 中国比较文学,2014,(01):27-36.

[44]谭德兴.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46.

[45]胡涛. “文学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6]高玉秋. 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7]查明建.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问题与启迪[J]. 中国比较文学,2013,(04):1-9.

[48]戴建业.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04):84-91.

[49]叶晔. 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J]. 文学遗产,2013,(04):96-106.

[50]闫月珍. 器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文心雕龙》为中心[J]. 中国社会科学,2013,(06):167-185+208.

[51]章颜. 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2]王燕. 论近十年的延安文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3.

[53]张华. 汉代文学中的神话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4]黄红春. 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55]高晶晶.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6]王浩. 文学评奖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7]谭桂林. “五四”后中国文学思想的现代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2013,(04):161-179+208.

[58]史洁. 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9]高玉. 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02):70-78+2.

[60]刘丽霞. 反乌托邦文学的“二重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61]马会娟. 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 中国翻译,2013,34(01):64-69+126.

[62]靳彤. 强化作品细读  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12,33(12):84-90.

[63]洪治纲. 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J]. 中国社会科学,2012,(11):132-155+206-207.

[64]刘坚. 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D].吉林大学,2012.

[65]. “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05):20-28+1.

[66]张伯伟. 典范之形成:东亚文学中的杜诗[J]. 中国社会科学,2012,(09):163-188+209.

[67]吴赟,顾忆青. 困境与出路:中国当代文学译介探讨[J]. 中国外语,2012,9(05):90-95.

[68]梅新林.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4):92-98.

[69]吴自选. 翻译与翻译之外:从《中国文学》杂志谈中国文学“走出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04):86-90+128.

[70]胡艳琳. 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D].北京大学,2012.

[71]毛海莹. 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2]陈春敏. 文学·文化·意识形态[D].北京大学,2012.

[73]佟雪. 沦陷初期(1931-1937)的东北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4]殷宝怡. 论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5]杜洪利. [D].山东理工大学,2012.

[76]刘育霞. 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2012.

[77]程春梅.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D].山东大学,2012.

[78]郑晔. 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79]王颖.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2.

[80]于晓辉. 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出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81]吴琼. 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2.

[82]崔宰溶.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

[83]王欣. 中古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11.

[84]梅新林.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J]. 中国社会科学,2011,(01):177-191+223-224.

[85]耿强. 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86]邹建军,周亚芬.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02):35-43.

[87]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 外国文学研究,2010,32(01):12-22.

[88]刘为钦. “文学是人学”命题之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10,(01):160-172+224.

[89]张建青. 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复旦大学,2008.

[90]赵晓芳. 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

[91]魏在江.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3):13-16.

[92]姚文放. “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2006,(05):157-166+208-209.

[93]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6,(02):8-17.

[94]朱新福. 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

[95]谢鹏.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D].湘潭大学,2005.

[96]龙文.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归属[D].黑龙江大学,2004.

[97]陈南先. 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

[98]于东晔.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

[99]严绍璗. “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J]. 中国比较文学,2000,(03):3-16.

[100]查明建. 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J]. 中国比较文学,2000,(02):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