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第五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四届博士生论坛顺利举行

2017年12月2日上午9点,第五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四届博士生论坛顺利举行。余天休优博奖是由胡余锦明女士提倡,经全国19家拥有社会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社会学院系共同协商,由北京大学余天休社会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设立的奖项,旨在鼓励本土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促进我国社会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本次颁奖典礼与会嘉宾包括获奖者五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陈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现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罗朝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现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赵翠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朱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现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妍;颁奖嘉宾及其他与会嘉宾共十二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张静,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李向平,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社会》执行主编肖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副主任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周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余天休优博奖秘书处孙飞宇、王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田耕、张春泥、凌鹏。


颁奖典礼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孙飞宇副教授主持。首先,孙飞宇副教授介绍了参加本次颁奖典礼的嘉宾,并代表评审委员会,宣读了第五届余天休优博奖的评审过程。与往年相同,本届余天休优博奖评定工作分为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初审采取匿名通信评审的方式,评选出七篇论文进入终审。终审采取评审委员会集体评议的方式进行,在专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以全票当选的原则确定获奖者名单。经过两个阶段的评选工作,最终遴选出五篇获奖论文。

随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张静教授致辞。张静教授首先对余天休优博奖的质量和影响给予高度肯定,同时表示北京大学非常期待进行这样的学术交流和相互促进。随后,张静教授宣布,第五届余天休优博奖颁奖典礼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四届博士生论坛正式开始。

颁奖仪式首先由张静教授宣读获奖者名单、获奖论文题目,并介绍论文指导教师,随后由颁奖嘉宾依次为获奖者颁奖。第一位接受颁奖的获奖者是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陈颀,由张静教授颁发奖杯、奖状并宣读评委会评语。陈颀博士的论文题目是:《“公益经营者”的运作逻辑与困境——南岭管理区危房改造项目实践的启示》,论文指导教师为吴毅教授。评委会认为,这篇论文“资料丰富,分析细腻且深入,逻辑严密,写作规范,方法运用得当。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既往从‘利益最大化’视角考察、讨论基层公共权力与市场关系的内涵与面向;而且‘公益经营者’概念的提炼与理论阐释,对深入理解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政府行为的多向性、观察‘项目制’背景下公共工程的实践效应、改进乡村治理与防控社会风险,都具有诸多的启示。”

第二位接受颁奖的获奖者,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罗朝明,为他颁奖并宣读评语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吴毅教授。罗朝明的论文题目是:《西方快乐体制的谱系:迈向一种现代性绽出理论》,论文指导教师为成伯清教授。评委会认为,该文“以西方思想史上有关幸福和快乐的话语为证据,清晰勾勒出了现代性绽出历经的伦理型快乐体制、技术型快乐体制和审美性快乐体制。通过深入剖析不同快乐体制的主要快乐形态、快感的主要兴奋点、快乐目的的实践主体及快乐获得的主要方式等关键性维度的转变,不仅详细刻画了不同快乐体制嬗替更迭的历史过程,明确阐释了不同快乐体制交替转化的内在机制,而且生动呈现了现代性绽出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矛盾性。”

第三位获奖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博士赵翠翠,为她颁奖并宣读评语的嘉宾是上海大学肖瑛教授。赵翠翠博士的论文题目是:《私人信仰的公共化困境——基于浙江某镇海滨社区信仰关系的研究》,论文指导教师为李向平教授。评委会认为,这篇论文“基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中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将民间信仰与交往的二元对立倾向置于‘关系即结构’的理论视域中,深入梳理了当地民间信仰与‘十字架与风水’之间的冲突事件,真实呈现双方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尤其是相关资源配置规则变迁与地方社会中土地利益、权力精英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所研究的个案在当代城乡社会变迁中富有代表性,突出了在此结构化情境中的私人信仰方式。”

接下来接受颁奖的获奖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朱斌,他的颁奖嘉宾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向平教授。朱斌博士的论文题目为:《“革命”的延续?——当代中国大学中的不平等研究》,他的导师是李路路教授。评委会认为,“该文对中国大学内过程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拓展了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不平等的理解。其二,该文显示,通过对教育系统的型塑,国家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潜藏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种影响虽然更为隐蔽但也更为长久,这是对已有研究所发现的国家直接、显性影响的一种补充,也为我国未来平等化教育政策的制定或改革提供了参考。其三,该文试图将全球化进程纳入到的分析视野中,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选择——出国留学,并分析了出国留学的扩张对国内代际流动的可能影响。综上,该论文确实是一篇优秀的社会学博士论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具有相应的价值。”

最后接受颁奖的是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朱妍(因身体原因,由朱妍博士的爱人代为领奖),为她颁奖的嘉宾是北京大学周飞舟教授。朱妍博士的论文题目是:《垂直型地缘关系、内部劳动力市场与组织忠诚》,其导师为刘欣教授。评委会认为:该研究“的创新亮点在于其主要的研究发现:(1)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建构了关于非正式制度作用的一般理论模型,由此提出企业内部雇主-雇员之间存在的垂直型地缘关系能够提升雇员的组织忠诚,进而丰富了既有的劳动关系研究。而(2)其‘备择性机会结构’概念的提出,对于解释这种劳动关系的‘地缘嵌入性’效应提供了颇有见地的答案。(3)将‘备择性机会结构’当作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研究看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或变动,将影响雇员的利益获得及其由地缘关系引发的组织忠诚。这些发现对既有的组织研究理论以及现存的组织实践都具有很好的启示与指导作用。此外,该研究在方法上采用定量的嵌套数据分析与定性的个案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条理而具逻辑推理地建立了变量之间的关联模式,细致呈现了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方方面面。综上所述,这是一篇具一定难度的高水平优秀博士论文。” 

在接受颁奖之后,获奖者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随后,又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陈颀博士的研究聚焦于转型时期的农村基层政府。他指出,19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改革进程的深入,对基层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分析成为研究热点。很多学者注意到,基层政府扮演着“企业”的角色,甚而偏离了政府本应担当的公共角色。针对这种现象,陈颀博士关注的问题是:是否存在某种新的概念,能够解读上述经验现象,并拓展企业角色理论未曾深入讨论的理论议题?


陈颀博士从南岭管理区危房改造的案例中发现,项目运作行为呈现了“公益经营者”的角色形象。所谓“公益经营者”,一方面涉及“公益”——引入房地产开发商推动危房改造,以提高民生项目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则涉及“经营”——借用市场力量推动集镇的土地开发、产业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论意义在于:第一,加深了针对组织环境影响基层政府经营的理论认识;第二,深化了对于政府经营何以引发冲突的理论解释。

针对陈颀博士的报告,吴毅老师和周飞舟老师做出了评议。吴毅老师指出:陈颀博士的论文与既有的模式形成了对话,这个尝试值得鼓励。政府原本是一个公权力的载体,如果要使公益经营者的概念成立,就必须阐明政府行为发生了何种偏离,也要说明政府与既有经济理论的关系。周飞舟老师认为:,经营者角色——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的立意背景。这篇论文的贡献就在于,它阐明了新时期政府作为经营者的面向有什么不同,以及政府在解决具体社会矛盾(比如土地财政、农民上楼)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经营者的思路的。在这个意义上,“公益经营者”这个概念极具启发性。


接下来,罗朝明博士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罗朝明认为,追求快乐与幸福,在现代社会已然成为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和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基础,这与现代性筹划密不可分。其中的吊诡之处在于,虽然幸福的现代性承诺并未兑现;但各种快乐宣言与幸福宣传却仍然不曾衰减。罗朝明博士的研究由此展开。在梳理既有研究传统的过程中,作者关注到了“现代性的绽出”这一概念。通过对“绽出”概念的语义学分析、基本节律(出离自身——回到自身)以及基础情调(快乐情感)的论述,作者将现代性绽出总结为:“快乐意志落入时间,历史地展开其自身之‘去存在’可能性的生存活动过程”。结合不同快乐体制——伦理型快乐体制、技术型快乐体制和审美型快乐体制,作者指出:快乐情感始终贯穿于、并深刻塑造着现代性生成其自身的历史进程。

对此,孙飞宇副教授做出了评议:有关于现代性的基本假定是趋乐避苦。但是,在现代性理论研究中,有关快乐的研究并不占据核心的位置;毋宁说快乐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背景。讨论快乐无法不去参考不快乐的生存状态。,将快乐的遮蔽性在历史和经验等层面上揭示出来,这是该论文的可贵之处。


此后,赵翠翠博士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其着眼点是私人信仰的公共化困境。赵翠翠指出,“私人化”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这篇论文以浙江某镇海滨社区民间信仰与之间发生的一起信仰冲突事件为个案,讨论了有关宗教信仰与乡村土地、村民利益、人际关系、基层权力、合法性规则、宗教制度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民间信仰群体、教会及信徒、地方镇村级干部这三大行动主体在处理冲突事件过程中的私人化规则。通过研究,作者发现,中国社会中的私人化,并非是权利意义上的,而是深受资源与权力结构制约的私人化,是缺乏私法原则支持或规范的私人化,是被相应的规则与资源挤压与限制之后的私人化。

李向平教授和吴毅教授对赵翠翠的分享做出了点评。首先,作者关注的议题是值得肯定的。公共化和私人化,自传统社会以来就构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公共化的困境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困境。此外,李向平教授提出了可供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民间信仰与之间的冲突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城市中是否会发生这样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否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土壤环境?

 

接下来进行分享的是朱斌博士。他的研究是围绕着当代中国大学中的不平等现象展开的。朱斌指出,讨论的开放性及其维持的可能,不仅要考虑获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同时还要关注进入大学之后的。例如,当代大学生的在校表现(教育成就)与毕业结果(升学与就业),是否存在显著阶层差异等等问题。为了阐明这种不平等现象,作者采取了家庭影响路径与机制作为分析框架,使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经过分析,作者认为:在扩招后的大学中,基于家庭阶层背景的得到较好抑制,社会再生产的逻辑即使存在也比较微弱,换言之,的开放性并没有在扩招后的大学被扼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张春泥与朱斌博士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涉及论文结果与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样本代表性等问题。

 

最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张静教授对几篇获奖论文做出了总结,提出了可供进一步思考的研究问题。其中,陈颀的论文涉及基层政府的角色。实际上,学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进入了瓶颈阶段,过去提出的一些问题已经有了一些答案,但当下的研究已经很难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怎样的问题,这一点很重要。罗朝明有关于快乐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感受。如何将快乐与现代性联系起来?如何对现代性带来的彷徨做出研究?关于赵翠翠的论文,张静老师提出,宗教信仰究竟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如果是私人的,那么为什么所有的宗教都有组织?公共和私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两者之间是否有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部分?这些都是值得追问、有潜力的研究问题。而关于朱斌的研究,张静老师提出,阶层的分化是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果是普遍的,这种普遍化是如何实现的?在总结和展望中,第五届余天休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圆满结束。并在下午举行了第四届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论坛各个分论坛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