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专题】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这篇文章本来早就约好了,但原本想发一个组稿,可一直拖延,眼见大家的期中论文任务都压上来了,所以奔着造福同学的目的尽快发上来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主题,是我校经济学院已毕业投奔清华的知名大学霸张驰(欢迎大家关注他个人公众号马也说,个人采访见本平台文章【人物专稿】张驰:独行渐修,以致顿悟)写的,我还记得他大一写煎饼果子的文章就被平新乔老师选为优秀论文,现在师从李稻葵老师。

更神奇的是他竟然后面还附了个英文的我怀疑他讽刺我英语不好,放在了推送最最后面,不过他这篇属于写给远方,尽管是写经济学小论文,但是其实其他的类似。我在推送后半部分会另起一篇文章补充我的观点,就算是写给苟且吧……两篇文章内容有重叠之处,大家对照参考~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请看到此文的大神批评指正。之后,可能还会有学术方法的相关推送。


写一篇经济学小论文

张驰


从高中到大学,数学变难了,英语变多了,但让大家最不适应的往往是写论文。其实,论文无非是对研究与思考的记述,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篇文章会从选题开始,为大家梳理一个写经济学小论文的框架。所谓小论文,是课程作业、学期论文真样的文章,而不是学术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研究论文的格式更加复杂,每个杂志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当然,小论文和研究论文背后蕴含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一篇好的小论文可以容易地拓展成规范的研究论文,写好小论文这童子功。

一、基本原则

诚然,写论文是一件很烦的事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被人挑毛病。其实写论文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把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拿出来和别人分享。别小看这句话,曾几何时学者们宁愿让自己的发现伴随自己入土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样的风气直到十六世纪才在欧洲慢慢消解。当下,把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拿出来和别人分享这个目的已经取得了绝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基于这个目的,以下三个原则就很自然了。

第一,清晰。既然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就要写得清楚明白,切忌故弄玄虚。行文要做到逻辑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表格、图片、公式要运用得当并做必要的解释说明,不要为了“高大上”摆迷魂阵。好文章不怕短,只要把问题讲清楚就好了。

第二,真实。社会科学也许没有绝对的真伪,但做学术容不得半点虚假。大到一个假设,小至一个数字,都要进行清晰详实的描述,要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给别人看。与文章直接相关的写在正文里,间接相关的放在附录里。现在很多经济学的文章附录比正文长,甚至要在网上单独发布附录文件,就是因为假设、推导、计算非常复杂,又必须要把问题讲清楚,所以只能忍痛割爱不写在正文中。

第三,创新。写文章是要给别人介绍“不一样”的想法,在行文中要突出自己的贡献。创新并不都那样伟大,一个数据的不同解读,一种新的可能性的探讨,对前人研究的重新阐释与总结等等都可以算创新。在行文中,要明确的展示哪些是自己的贡献,哪些是已有研究的贡献,否则就是学术不端。

二、问一问

研究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回答某个问题的过程。问出一个好问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问题可以来自生活,比如为什么2016年初人民币大幅贬值?问题也可以来源于对前人研究的思考,比如凯恩斯认为降工资很难,21世纪还是这样么?问问题的前提是感兴趣。如果一个问题不能提起你的兴趣,就不要去碰它。做研究是枯燥的,如果没有兴趣做支撑,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

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但对于研究来说,问题的确有适当与不适当之分。显然,研究的时间、目的,研究者的水平,可运用的资源等等都会影响适当性的判断。这里我仅针对课程论文谈。

第一, 问题应该是一个明确的问句。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陈述,所以是不确定的”2。比如“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就不是一个问题,“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好么?”才是一个问题。问题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但正如陈述句能抽象出“主谓宾”的基本结构,问题也应该能抽象成一个简单地以问号结尾的句子。

第二,问题应该是具体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好么?”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太宏大了,要分析消费、投资、进出口、政府购买,要关注现在,要计算未来,要看总量,要看结构...... 一篇博士论文都不一定说的清楚。对于一篇课程论文而言,可以把这样的宏观题目具体化。比如,中国宏观经济能换成什么?GDP增速?财政赤字率?民间投资增速?“好”应该怎么定义?跟美国比?跟过去比?经过细化,我们可以得到“中国2016年的民间投资增速为什么比2015年低了很多?”,这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了。

第三,问题应该是在经济学框架下可解决的。经济学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研究经济学离不开历史、、国际关系,现代经济学研究又离不开统计、数理模型, 近期兴起的行为经济、行为金融的研究又与心理学密切联系。在选定题目时,要清晰地识别出这个问题是不是经济问题,能不能用经济学的框架、方法去回答。比如,“羊群效应”是个心理学概念,研究它的成因、机制是个心理学问题,但研究羊群效应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就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三、想一想

问问题是做研究的第一步。有了问题,剩下就是想怎么解决。首先要尝试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问问自己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都需要知道什么。比如,想要回答“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不是太多了”这个问题,至少要搞清楚这几个小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到底有多少?中国的外汇储备和过去相比多么?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别的国家比多么?外汇储备都能用来做什么?基于各种用途看外汇储备是多还是少? 把问题拆开,即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又是整理研究思路的过程。这个过程重在梳理逻辑而非解决具体问题。所谓纲举而目张,否则就会成为没头苍蝇,少了宏观统筹。

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就要开始借鉴前人的成果。阳光下没有什么新鲜事,现代研究很少有脱离前人研究而独立开展的分支。看已有研究,是为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研究的问题和以往的研究有什么联系?是在哪个问题基础上的延伸?以什么为基础?第二,已有研究对这个问题做了哪些探讨?得到了怎样的答案?使用了怎样的方法?第三,已有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自己构想的研究思路有什么异同?有哪些可以借鉴?自己可以对前人的研究做哪些改进?回答了这几个问题,我们论文对已有文献的贡献就很清楚了。

四、论一论

论证是研究问题的核心,是链接问题和答案的桥梁。论证一个问题,无非是两种方式。第一是用事实说话,在现实、历史中找例子。第二是进行逻辑推理,用理论论证的方式推演得出相应的结论。举例子要切题,要把与论证有关的前因后果都做交代。推理要严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 明确列出所用到的假设。不论是找例子还是讲逻辑,都要思考研究的稳健性。举的例子是不是有代表性?有没有什么特殊因素影响?理论的假设是不是离现实太远?对假设的放松会不会带来研究结论的巨大变化?

论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抽象。经济研究涉及的面太广了,在一篇文章中很难把所有问题都讲清楚。因此,好的研究,一定要把现实中的事情看透,把握关键问题的关键因素,建立关键因素之间的关键联系。这就好比力学中把球当做一个质点,因为它的形状并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哪些东西可以抽象掉?哪些不能?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需要尝试、需要灵感。不要怕失败,天才毕竟是少数,想一天就能得到答案,要么不是个有趣的问题,要么是答案太简陋。

请注意,这里并没有提数学。好的经济学不一定非要用数学。《国富论》中没有数学,《资本论》中也没有。只要能达到论证的目的,用语言把问题讲清楚就好了。但是,现代经济学问题非常复杂,仅仅靠语言描述很难讲清楚,这时候数学就可以发挥它抽象的威力了。例子,在经济学中往往是数字。要从纷繁复杂的数字中找到因果关系,就需要借助统计,因为经济学家很少有机会做对照实验。推理,在经济学中主要是描述经济主体的行为,这又可以借助数学分析、规划、图论等数学工具进行抽象。现代经济学与数学联系紧密,但没有经济学逻辑的数学是苍白的。这需要大家在学习中慢慢体会、修炼。

在论证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发现一些走不通的地方,甚至发现最初的问题无法回答。研究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甚至是研究问题,这是正常的过程,不必气馁。相反,它说明你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五、写一写

坐在电脑前码字的确是很痛苦的过程,这是研究的必经之路。但是,还是有一些技巧可以让码字变得更容易。第一,是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每天的工作完成,都要梳理一个研究日志,记录当天做的事情、进展。第二,要留有痕迹、可追溯,重点公式的推导、重要数据的来源、重点的图表都要保留,做到随时找出处、随时能重复。做到这两点,码字就有了很多原材料。

组合原料也有一些技巧。一般而言,把重点图表做好之后,可以先做一个演示文稿,梳理文章的脉络、研究思路、论证过程,对重点图表、推理进行解读。好的演示文稿不会有大段大段的文字,重在展示逻辑和观点。演示文稿做好之后,把其中的内容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就是论文了。

一般而言,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引言,讲清楚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研究的方法、主要结论,以及对已有文献的贡献。其次是文献综述,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类梳理,指出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是论证,可以分为若干个子部分。第四部分是结论,再次总结文章所研究的问题、主要结论、研究方法,并适当分析文章的局限性。

六、讲一讲

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与其他人交流。论文写出来,藏在柜子里是没意思的。约上老师、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文章,哪怕是喝一杯咖啡也好。讲文章,一方面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另一方面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负面意见,然后加以修正。学术交流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真理之上。但是,切记谦虚谨慎,好的意见吸收进来,其他的也要聆听,这事一个研究者起码的素养。

七、写在后面

写论文是大学的必修课,然而我自己也刚刚开始做严肃的科研工作,不敢说自己讲的一定对。文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写论文的风格和思路,只要本着真实、清晰、创新的原则,真诚地与他人沟通就可以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平新乔老师,我在他的经济学原理课上写了第一篇经济学论文,算是处女座。平老师当时告诉我们不要“悔其少作”,希望大家也都能对自己写的每个字负责任。

2016年末为China Think Big项目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做量化研究的文章,附在最后,供大家参考。



大学写作生存指南

肥猴

如何写学术论文

1 权衡判断

所有论文大概可以有四种水平层级,层级越高,写论文的难度越大,所需要的时间精力越多,这篇论文对你有多大作用、有多大分值,决定了你大概应当如何定位这一写作,一般来说,课程论文的定位在第二层级到第三层级

最低层级一般是综述性质,整合已有的研究,并且加以适当评价,这是整理已有的知识,一般来说除非老师明确要求写文献综述,否则不建议大家平时的论文停留在综述的层面,不会拿高分,如果连自己的评价和整理都很少,大段引用已有文献,那可能被判定为抄袭

第二层级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观点、新的假设,并且加以自己的论述,这是一般课程论文能够达到的层次、并且能够让阅读者有给你高分理由的层次,由于大家处于本科阶段,因此实现理论层面的创新尝试,最常见的办法是跨学科,将你的专业知识与论文要求的主题相结合,往往会有不明觉厉的效果……(当然要有自己的真东西,北大这种藏龙卧虎的地方万一被识破就惨了)

第三层级是对发现的问题、研究的情况提出解决办法,严格验证自己的猜想,本科毕业论文、硕士阶段论文至少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这样才对学术能够有一定的贡献

第四层级是总结形成模型方法,甚至拓展完善理论、形成有普适性的东西,这是最合格的学术论文的标准,因为它能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思路,造福社会发展,

2 写作原则

在写论文的时候,大家要考虑这样几个原则,这是确定论文题目的重要步骤:

价值原则(指对老问题的新研究,或是开拓某学科领域的新课题,填补空白)

专业原则(选题时就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

兴趣原则(切忌选题赶时髦,自己本来对此不感兴趣,也无积累却一窝蜂似地上)

适中原则(难度要适中,题目大小要适中,收集材料的难度要适中根据目的、字数精力决定)

在确定大概要写的方向之后,就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给定课堂论文的范围,而且尤其在通选课课堂,可能这个范围和你本身的专业有区别,那这时候在思考题目时就要想一想,怎么样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我对什么样的题目感兴趣?什么样的题目是我在时间范围内有时间完成的?同时要初步查阅资料(比如在cnki搜索相关关键词的主题,看一看有没有研究较少的或者没有人关注的主题)

务必不要选择这样的研究主题:

为先入为主之间寻找支持

提出无法回答的问题

提出一个无用的问题

研究对象过大,没有范围和时段的选题

3 搜集资料

在搜集资料上,我们应当尽可能搜集第一手资料即原始资料,具体操作上,大家可以使用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等,知网(cnki.net)是最常用的,而且北大为大家统一购买了数据库,外界下载知网论文需要收费,大家在校园网可以直接下载,如果提示登录,直接选择IP登录就可以体会到P大的强大依靠了

此外请大家注意,生产参考文献的脚注一直是许多同学头疼的事情,在使用知网等平台时,其实只需要勾选论文前面的复选框,就可以批量导出脚注参考文献所需要的格式的文本了。

在阅读文献之外,其实也有许多其他研究方法,大体来看分为两种,根据实际研究需要进行取舍:

质的研究:

田野调查(参与观察、访谈、系谱调查、资料分析)

文献研究

口述史

个案研究

量的研究:

调查研究

内容分析

焦点小组谈论

实验研究

4 提炼材料

着手写作之前,往往都会苦恼于自己对这一问题一无所知;等到搜集材料之后,又苦恼于材料太多

提炼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把材料互相联系起来,作比较或对比:对比正确与否,对比全面与否,对比详略,对比角度,对比深刻度等等。对比的过程,也就是分析、判断的过程。经过对比,判析之后,继承别人正确的、全面的、详细的、深刻的、角度合适的一面,而对其错误的、片面的、太简略的、角度不当的、肤浅的那些方面并非置之不理,恰恰相反,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从这些方面提炼出来的:或准备批判某一错误观点,或准备纠正某一片面看法,或准备对于简略的加以补充丰富,或准备对于某一个问题选择能揭示其本质的适当角度加以论述,或想对其浮光掠影的说法加以深刻阐释,或虽同意别人的看法,但自己又有独特感受想表达出来,或发现所有的材料都未涉及到某一问题或某一方面,自己想填补这一空白等等。有了这些想法,实际上就是已经提炼出了主题。

5 拟写提纲

提纲的项目基本包括题目、论点和内容提要

题目(标题)两种情况:①大题目,即全文的题目,总题目。②小题目,即大题目的下位题目等。

论点两种情况:①大论点,即全文总论点。②小论点,即为论证总论点而提出的小论点等。

内容提要也有两种情况:①全文的内容提要,即对全文的概说。②章节的内容提要

在这个纲要中,每一层次的题目或论点是什么,论据(理性的、感性的)是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等,都要大概地刻画出来。

当然,有的人设置提纲,并不诉诸文字,而只是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人或是才能出众,或是拖延症晚期)

码字、修改

确定了提纲,就要撰写初稿。

从论文构成的基本型体来说,一般是三段式写法:绪论、本论、结论。

绪论(引言)主要应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提出问题,有时简单地写一点历史回顾,以及对这一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等。有时可能又分出引言、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是展开论题、表达自己见解和成果的部分,这一部分应写得充实、有观点、有材料 。最主要的思想方法当然是辩证法,最主要的逻辑方法有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常见的写作方法有.(1)剥笋法(2)正反对比法(3)交叉法(4)多面联网法(5)宏观联类法等等。

结论部分,主要是写论证的结果,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论证的问题要加以综合概括,得出基本的观点和答案。同时可能写出自己的不足和下一步的方向。

修改,不仅仅是指自己修改,还包括请同行修改,请高明者提意见。


如何写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是大学各种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修课学生就教师所指定的读物,进行研读,经过充分理解吸收,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行综合组织,钩玄提要,予以申述评论。如此才能将学问化为己有,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拓展知识领域,厚植一生学术根基。

写作读书报告,需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仔细精读。举凡重要资料,或偶有心得,随时抄记於卡片上,待全书阅后再分析整理,以为写作之依据。 有关该书之研究与批评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应翻检图书目录,尽量搜集参阅。

书目,选读之书,应查明书名、作者、出版处所、年月、版次,分项写明。译本加注外文原名。

报告结构

提要:

重点介绍作者生平及著成之时代背景、 揭示全书题旨大意,体裁特质。 简评该书在文化上之价值。其篇幅最长不宜超过全文三分之一。

心得评论:

心得评论之写作,可分为五种类型:

感发型:亦即常见的读后感。以个人的直觉,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或随兴抒发,或借题发挥。不必面面俱到,但应观察深刻,文字灵活。

论述型:贯穿全书,提纲挈领,析述其内容旨趣,以及结构方法,并评鉴其地位影响。

撷摘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藉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

源流型:评介该书所涉级学科之渊源流变,然后具体剖析该书在该学术范围之创获贡献。

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

结语

综合归纳全文评析所获致之结果,以为结语。

附注(脚注)

凡文中需要注明引用资料来源,或欲引伸所陈述之论证,均另作「附注」。

参考书目

文末编列「参考书目」,包括著作标题、作者姓名、发行事项三部分,依书籍种类或年代先后排列。

注意事项

1、总揽全局,而后一边看一边写

2、不要只读一本书或者只将感悟局限于一本书,结合该作者其他著作,或可联想到的其他著作,效果更好

3、赞扬与批评并重

4、点与面:全面论述不如抓住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谈得集中、深入

5、不要过多引用文字

6、遇到临时突击,可以先看译者序、自序、引言等,会有一些关键提示


下面是可怕的英文文章……

How to Conduct Quantitative Research?

David Chi ZHANG, Dec. 5th2016

Quantitative  research, also called empirical research, isan important method to conduct solid analysis. Suggested by its name,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volves numbers to provideinsights and evidence in various tools such as tables, figures, regressions,etc. With computer software’s skyrocketing ability, most of these tools can beapplied with a click or a single-line command. However, tho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much more than producing the tableof figure.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som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one needs tobe aware of dealing with numbers.

1.Ask tentative questions

Quantitative  method are tools to answer questions. Askingquestions is the first step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These questionsneeds to be specific and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research. For example,conducting a research on the RMB exchange rate needs to clarify the generaltrend of the exchange rate dynamics. Then one of the questions may be “When isthe RMB appreciating and when is the RMB depreciating?”.

2.Obtain data

Data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are vegetables tochiefs. Data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investigations, anddatabases. Whichever ways one decides to adopt, it is important to record andcite the source clearly in the written report. It would be extremely helpful to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collecting and computing procedures,missing-point inferences, units, etc.

3.Summary Statistics

Before applying more advanced tools ofstatistics, try to summarize the obtained data in terms of numbers ofobservation, maximum, minimum,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quantiles, which wouldprovide a general picture of the rang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data. For timeseries, it is helpful to draw line chart to capture the basic dynamics of thedata. Most statistical software, such as Excel, R, Stata, and SPSS provideconvenient functions to conduct basic description for data.

4.Select Statistical Methods

Now it is the time to open the toolbox and makea choice. There are countless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pply, and it isimpossible to use all of them. A proper method is not judged by the complexityof its mathematical proof, but by whether it would provide sound and insightfulanswer to your research questions. Simple as it is, a scatter diagram may serveas strong evidence than fancier regression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What isimportant i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aim, principles, applicable conditions,and limit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tools to avoid inaccurate conclusions.

5.Reflect on the result

One the tool is chosen, applying it would beeasy most of the time with computers. What is really important is to read intothe results software presents. Are they expected or surprising? Are they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re the effects strong or weak regarding otherfactors or explanation?

If the result is unanticipated, it is importantto venture an explanation. Are the data clean or polluted? Is the statisticalmethod invalid? Is the theory, implicit or explicit, one relied on to makeinferences improper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Most of the time these questionsrequire repetition of previous steps to try other methods.

6.Describe the research

After the exploration, it is the time to writesomething down. The description is more than pasting the figures and tables tothe document. Good description explicitly indicates the research question, thesour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the methods applied, highlights fromthe results and possible drawbacks. Below each figure or table, a detailed noteshall be attached explaining the symbols, data source, units and other importissues related.


祝大家活过一波又一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