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心”中文系第九届硕博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摘要

杏坛有路,创新为梯;学林掩门,热情为开

——“大夏文心”中文系硕博研究生学术论坛


 优秀论文摘要



古代文学组

 

“以道制欲”思想影响下的荀子《诗》学观

张泰 博士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道制欲”的思想是其功利主义文艺观的体现,它要求感情的抒发必须在合乎礼义的范围内,要求诗乐具有“中和之美”。在“以道制欲”思想的影响下,荀子认为《诗》的本质是表达圣人之道,内容是“以礼节情”,作用是“化性起伪”,最终达到“隆礼仪而杀《诗》《书》”的效果。荀子的《诗》学观对后世影响颇深,其引《诗》用《诗》的方法为后世所传,在汉代形成四家说《诗》的局面,推动了《诗》的经学化进程,并最终使《诗》的经学地位得以确立。

 

古代汉语组

 

釋西北漢簡中的“冒”

——兼論“皮冒”、“草萆”及相關詞語

王锦城 博士

 

    西北漢簡中原釋作“皮窅”和“皮”的“窅”、“”字,其實是“冒”的誤釋,西北漢簡守御器具中并不存在所謂“皮窅”這種東西。“皮冒”漢簡又作“皮瞀”,其形状或和頭盔相似。“草萆”漢簡又作“草辟”,爲草雨衣。“皮冒”和“草萆”搭配使用,各亭隧配備一套,爲避雨的形狀類似頭盔的皮帽子和草編的雨衣。

 

现代汉语组

 

南昌方言的变异与变化研究

——以温圳镇祖母称谓的变化为例

李明 硕士

 

    南昌方言作为赣方言的代表,随着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变异与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位于南昌市西南郊的言语社区温圳镇,祖母称谓主要有“嫲嫲”“婆婆”“奶奶”三种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不同社会职业、不同年龄段中祖母称谓方言的使用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言语社区理论为指导,运用定量定性分析,对南昌市温圳镇祖母称谓进行了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并通过性别、年龄和社会职业三个显著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祖母称谓选用与性别因素无显著的规律性分布;在年龄分布上,随着年龄的增大,居民使用“嫲嫲”的频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减小,居民使用“婆婆”“奶奶”的频率越高;在社会职业分布上,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使用“婆婆”“奶奶”频率更高,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使用“嫲嫲”的频率越高;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温圳镇祖母称谓呈现着向普通话祖母称谓转变的趋势。

 

现当代文学组

 

夜来风雨终向阳

陈晓怡 硕士

 

 

    ,文学界焕然新生,1977年任《人民文学》主编的张光年毫无异议成为执文坛牛耳的人物,并始终坚持文坛改革、思想解放的路线。,张光年的思想与同时代的部分领导者大相径庭,其转变是文坛新气象的重要前提。,寻找日记中思想的裂缝,探究其思想转变历程及致变因素,,该文学史研究工作有助于打开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密码,。

 

文艺学组

 

上帝视角的消失

——试析尼采永恒轮回思想

董钟骏 硕士

 

 

    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思想是尼采哲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因为尼采对这一思想的阐释力度不够,加之其与另一重要思想强力意志似有某些冲突之处,导致永恒轮回经常受到忽视。实际上永恒轮回思想与强力意志以及超人思想不仅没有矛盾冲突,而且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永恒轮回作为尼采哲学体系的基础,为强力意志的发挥和超人的横空出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组

 

审美判断中的亲知原则

章含舟 博士

 

    对当代分析美学而言,亲知原则是审美判断领域里的重要论题。遗憾的是,鲜有学者清晰地界定了该原则。当代学者对传统亲知原则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如下四个反驳:适足替代品论证、审美陈词论证、图像传递论证和观念艺术论证。事实上,只要严格厘清“亲知”与“亲识”、“第一手经验”与“非推论经验”这两组概念,上述四个质疑将不攻自破。此外,唯有将“传统意义上的亲知原则”解析为“亲识原则”和“亲知原则”的组合,才能在理论层面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