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发表及完成学术论文11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点击上方“打滚留学”即可订阅



Acting locally, thinking globally

信息学院2016届毕业生之星候选人



彭博,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本科生。望道学者,已完成SCI论文工作11篇(9篇第一作者,已发表的一作文章平均影响因子在4以上),受邀担任皇家化学学会旗下一区SCI杂志Nanoscale审稿人(影响因子7.394)。他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跨学科交流,议题涉及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全球治理等带有前瞻性的全球问题。彭博同学致力于将个人兴趣转化为学术科研成果,并把这些成果推广到应用层面,造福更多的人口,他立志成为专业素养精深、国际视野宽广的未来世界公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在大二下加入信息学院光科系张浩老师的课题组,研究新材料的输运性质,并申请了FDUROP的望道项目“掺杂二硫化钼的热学性质研究”。这个课题对于课题组而言是全新的,因此我既没有现成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师兄师姐的经验可以参照,只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凭借自己的努力探索新方法。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研究全新的方向,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坚实的基础。在整个大三期间,我废寝忘食,选修旁听了很多相关课程,周平均课时超过40学分,放弃了寒暑假的休息,每周有效工作时间在100小时以上。

— 我的九篇一作论文工作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第一届凝聚态物理会议,认识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翁红明老师,并通过翁老师接触了清华高等研究院的徐勇老师。两位老师的工作Weyl半金属和锡烯分别是2015年夏物理界最前沿的两大进展,特别是翁老师对TaAs的研究,远远领先于美国PRINCETON大学的顶尖团队。这样的经历拓宽了我的视野,我的工作得以突飞猛进。我的第一篇文章Low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tanene由自己独立提出并完成,投稿在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上(第一作者,影响因子5.578),经历6个月的修改后发表。该工作首次预测了锡烯的声子热导率和潜在热电效应,刚发表不到1个月,就有近十位科研人员发邮件询问相关工作,其中不乏STANFORD、UC RIVERSIDE等国内外名校的博士生和特聘教授。由于锡烯的巨大潜力,在21世纪“硅谷”很有可能成为“锡谷”。这篇文章不仅具有非常深的物理意义,更处于新材料、新能源两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结合部,对于未来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的第二篇文章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onolayer MoS2, MoSe2, WS2: interplay of mass effect, interatomic bonding and anharmonicity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著名期刊RSC Advances上(第一作者,影响因子3.840),这项工作预言了二硫化钼的热导率较高,作为电子器件可以有效解决散热问题。我的后续工作Towards intrinsic phonon transport in single-layer MoS2进一步挖掘了纳米尺度的MoS2器件对散热的影响,发表在德国杂志Annalen der Physik上(第一作者,影响因子3.084),并成为封底文章。这份德国杂志在1905年接收过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两篇文章,以严谨和底蕴闻名于世。

我的第四篇文章 Electronic, optical,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borophene from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上(第一作者,影响因子4.696),论文首次预言了硼烯优越的电学和光学特性,挂在网上不到1个月就已经被他引三次,引用者包括一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当时这篇文章还没有被正式发表,但已经成为了同类研究的标杆。我在大四上共发表4篇文章,均为第一作者,累计影响因子17.162,远远超过了光学专业博士生“2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5”或“3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3”的毕业标准。现在我的成果包括完成了11篇SCI论文工作,其中9篇第一作者,我现在的一作文章大多投稿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和 Physical Review B等顶级刊物上(影响因子分别为11.261,17.493,6.723和3.736

这些工作为课题组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在大四的寒假,我被皇家化学学会旗下的杂志Nanoscale邀请审稿(一区SCI,影响因子7.394)。2016年暑假,我将在第三十三届国际半导体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s)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在丹麦的CAMD暑期学校的会议中进行海报展示。

近期,经过校内严格选拔,由我担任队长的复旦大学三人代表队将赴墨西哥参加2016年度U21国际本科生学术会议,该会议是15个国家的25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组成的国际组织主办的优秀本科生学术成果交流大会,我将在本届U21会议上代表复旦大学做学术报告,将科研成果用于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博览群书,仰望星空

当然,我在复旦的生活绝不是枯燥的,因为这是一片学术与情怀并存的土地。复旦不仅拥有优越的科研条件,让我能脚踏实地;更提供了宽广的视野,让我可以仰望星空。我在进入复旦之前,曾立志横扫复旦图书馆。我在低年级时全程旁听过20多门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课,本科四年期间我修读课程的总学分比毕业所需学分多出近1/2,这些经历是我人生中的美好回忆和宝贵财富。

我不会忘记自己曾在不到十人的教室里,听白钢老师用古希腊语高声朗诵《伊利亚特》;我不会忘记陈硕老师用计量经济学对饥荒成因的研究、不会忘记包刚升老师对精英和民主转型的精彩讨论,也不会忘记韩昇老师讲述隋唐史时展现的气度和格局。在这种自由而包容的氛围下,历史长河如画卷一般展现在我的面前,其中蕴藏着人类无尽的智慧。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人”,作为“能思想的苇草”,如果缺乏丰富的经历,就不能拥有自由意志,难以承载深厚的思想。因为从事科研的最大风险,就是寻求理论自身的完美,而脱离于社会之外,无法拥有不断进取的人生。




Acting locally, thinking globally

除科研和学术之外,我积极参与全球学术活动和跨学科交流,议题涉及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全球治理等带有前瞻性的全球问题。我在大二期间担任《复旦青年》经济学和政治学板块的责任编辑。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我担任队长组织队伍参加2014年青年全球治理大赛,该赛事在2014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我们的团队试图通过大数据,拯救发掘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消亡的边疆和欠发达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在和来自20个国家的队伍的同场竞技中,我们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在大三繁重的课业和科研压力下,我抽出时间和四位国关学院的学长学姐代表复旦大学参加U21 Global Ingenuity Challenge,提交了关于全球城市化问题的提案,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缓解现代城市的交通压力。我始终认为,科研的目的不是多发paper,而是为了将成果不断推广,造福更多的人。成为专业素养精深、国际视野宽广的未来世界公民,是我对自己的人生期许。



此外,我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平时喜欢打篮球和游泳。作为12光联的主力,拿过三届信院杯篮球赛的季军。比赛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何时应该信任团队,何时应该挺身而出。此外,琴棋书画也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闲暇时光,我会到南娱弹钢琴,与实验室的师兄下四国军棋,或者趁春暖花开去光草写生。每天早晨,我会抄一段二十四史练字,陶冶性情。

复旦教给我们的,不应该是三点一线式的循环,而是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深的专业素养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无论以后我能走多远、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把在复旦的时光当作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点一下右上角分享给大家都看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