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英语专业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项目: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考核

论文题目: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考察 

说明(该部分必须逐条认真阅读):

学术论文是一种研究性文体,它的语气、格调和格式不同于非正式文体,如技术报告、随笔、小说、书信、一般作文等。

一、   选题要求

1.  选题严格控制在英语专业范围之内,包括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英语文学研究以及与语言、翻译有关的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

2.  选题要有一定的学术性,不能太泛,不要太滥,要“小题大做”,避免已经做烂了的题目。

3.  所选研究课题要有意义,就一定不是重复他人做过的研究。熟悉文献可以防止我们去重复别人的研究。故意抄袭是犯规;无知抄袭则可笑。再说,自己的研究一定要有创造性才算有意义,哪怕是有一点点创造性也是可取的。

二、   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课题背景分析)要求

文献综述是对与自己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例如一篇题为“目的论关照下汉语标示语英译研究”,其文献综述不是要对目前中国标示语翻译状况的描述(对翻译现状的总体描述可放入文章的引言部分),而是要将有关学者在汉语标示语翻译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综述,也即要对迄今为止他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及怎样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方法、他们研究的结论、他们的研究还存在哪些缺陷等进行概况总结,从而顺理成章的引出自己的研究。

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在任何科研中都是主要组成部分。确定课题后,要作文献综述;这并不是说在选择课题之前就不去阅读文献。实际上,在酝酿研究项目的前前后后,几乎每天都要阅读有关文献。对于研究者来说恰恰是经过大量的文献浏览,才最后沉淀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能够设计出一个好的科研项目,往往不是研究者个人的聪明才智,而是“站在前人的肩上”之后,“矮子也高过巨人”的结果。但是选定题目后的文献阅读与先前的文献浏览又有不同。这时的阅读更有针对性、计划性、目的性,也更有批评的意识,而且要作详尽的笔记,对文章观点、出处、年代、作者、出版社的信息,都要有分类和记载。

文献综述有几项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一,它让研究者纵观全局,跟上形势。只有广泛收集和阅读相关的研究,才能对这个领域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了解,才能知道目前研究到何等地步。有了这种整体把握,才能保证选题是这个领域的组成部分;也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下,才能显示出自己课题的重要意义。第二,明确研究方向。要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必须了解前人的工作,不可照搬,避免重复。前人的工作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研究是前人研究的继续和延伸,不同时代的研究项目,就像运动场上的接力赛一样。前人的研究为我们做了铺垫,也指明了方向。第三,吸取他人教训,避免同类错误。有关文献上常常记录着研究者的酸甜苦辣,其中由于某些设计或实验中的缺陷而影响到研究质量的例子,对我们特别有用,这就是所谓的“前车之鉴”。这时,一则失败的教训,比十则成功的故事更有启发。设计一个好的项目不容易。

如何写文献综述?Wiersman(1989)说,写文献综述时,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1. 选出与课题最相关的研究。

  2. 把这些研究的结果揉在一起,使其相关性十分明显。不可将每项研究的摘要分段列出,似乎它们之间毫无联系。

  3. 让人看后感到,该领域还不完整,有待扩展。这样就为目前的研究作了铺垫。(当然,这并不是说,自己的课题就一定能满足其需要或有重大意义。)

  4. 一方面文献都应有出处,另一方面,也不可把评述写成一串引语。

  5. 不可把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应按其与课题的相关性组成一个整体。

  6. 告诉读者那些文献最为相关,那些文献相关性差些。

  7. 结尾要略加概括与评价,画龙点睛。

 

文献综述除了强调要全面(不许漏掉重要研究)、要相关(不强拉硬扯地去包括一些有名的研究)之外,还要强调要有批判性(critical)。能有批评性可能是最困难的,尤其对于第一次搞科研的人来说,能对文献提出自己的看法,实为不易。但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批判性几乎就是提出一个项目的前提。换句话说,是因为看到了现存的研究中还有不足之处,所以我才设计了自己的项目;如果一切都好,事事都研究得清清楚楚,也就没有了研究的必要。批评他人文献的能力无非来自于大量的文献阅读,丰富的科研经验或相关实际经验,勤于思考的习惯。例如,读书使你知道许多人的观点;如果你已经知道三种看法,在读到第四种时,你会自然而然地与前三种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丰富的经验常常使你能对现成理论提出反例(一条好的反例也可以推翻一条规则),或设想出理论尚未包括的语言情境。勤于思考、善于问个为什么,是研究者的宝贵财富。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他人的理论,在两种对立的观点面前拿不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是为研究者所忌讳的。

文献综述写得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会知道研究者熟悉这个领域,熟悉有关研究,初步具备了从事研究的条件;相反,如果对文献所知甚少,代表人物的经典著作一部没提到,不入主流的文章倒评论一番,写上几句不着边际的话,一下子就露了马脚。熟悉该学科的专家的眼睛是揉不得砂子的。

三、   格式要求

1.课题背景分析/文献综述部分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文内注(随文夹注/括号夹注);

3.文内注及参考文献除文学、文化方向的论文用MLA格式外,其他方向论文均采用APA格式(文内注与参考文献的具体编排方式请参考相关课件);

4.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且最好以英文为主;

5.中文与英文参考文献放在一起按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6.参考文献不得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排列;

7.一个参考文献条目一行打印不下,换行需缩进5个字符;

8.文内注必须与参考文献对应:凡是参考文献中所列条目,必须有相应的文内注;凡是文内注,参考文献中也必须有其相应的条目;

9.无需用[J]、[M]、[A]等标明文献的类型;

12.正文部分使用两端对齐,节标题部分都必须使用左对齐,任何标题不能出现在一页纸的最后一行。

13.正文以及参考文献等各部分的文字都应该字型(font)一致,字体大小一致,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12 pt,中文部分使用宋体小四号(即12 pt)。章节的标题使用Arial 加粗(中文论文使用黑体字型);

14.每一段落的首行都应缩进5格或1个制表符(TAB)的距离,段落的首行缩进不得出现不一致现象;

15.正文部分行距应为1.5倍;

16.长篇(超过三行)直接引用已出版和未出版的文献、别人的谈话都应按引语段排列,引语段使用单倍行距,上下与正文各空单倍行距一行,左右各缩进5个字符;

16.英语标点前不空一格,标点后空一格(不要不空或空两格),但汉语标点前后均无空格;

17.英文的独立出版物(包括书报杂志、期刊、剧本、电影、软件等)的名称用斜体标出,如,ContemporaryHistory of China(书籍)、WallStreet Journal(报纸)、StarTrek(电影),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学术期刊),但是参考文献中的中文独立出版物不用斜体,也无需使用中文的书名号,内含的作品的名称以及未出版的作品(讲演、论文等)的名称用引号标出,如,“The Lottery”(短篇小说)、“London”(诗歌)、“How to Succeed in an Interview”(演讲稿)。

18.正文中不得使用口语体,不得使用缩略语,即:用“it is”、“I am”而不用“it’s”、“I’m”。

一、课题的背景分析(课题所涉及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指传达话语程序意义而非命题意义的词汇形式(Sperber & Wilson, 1995)。一般认为,话语标记语主要包括连词(如and, therefore, because等)、副词(如just, actually, incidentally等)、叹词(如oh, well,  er等)以及一些短语或小句(如I mean, you know, if I’m not wrong)等(Fraser, 1999; 何自然、陈新仁,200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等学科的确立和发展,众多语言学家开始了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国外先后出现了 Van Dijk (1979)Levinson (1983)Zwicky (1985)Schiffrin (1987)Redeker (1991)Blakemore (1987, 1992)Fraser (1997)等;国内则有何自然、陈新仁(2002),李巧兰(2004),王立非、祝卫华(2005),文秋芳(2005)等。至此,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目前对话语标记语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定义(Chaudron & Richards,  1986; Levinson, 1983; Schiffrin, 1987)、功能(Fraser, 1999; Levinson,  1983; Risselada & Spooren, 1998; Schiffrin, 1987; Sperber & Wilson,  2001)和分类(Blakemore, 1992; Fraser, 1999; Rey,  1997; Sperber & Wilson, 2001)的研究。由于理论视角不同(如合作原则、功能语法、关联理论),目前学界对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及功能和分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主要采纳了Sperber & Wilson1985/1999)提出的关联理论的视角,认为话语标记语是不编码话语命题意义的、而是传递话语命题意义的语言形式。

对话语标记语的实证研究则多集中于讨论:(1)英语本族语者对话语标记语的习得与运用(Andersen, 2000; Ostman,  1981; Schiffrin, 1987; Stenstrom, 2002; Svartvik, 1980; Watts, 1989),包括对其使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年龄(Erman, 2001; Tagliamonte, 2005)、性别(Holmes, 1990)等;(2)英语学习者对话语标记语的习得与运用,包括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对比研究(Li, 2004; Muller, 2005)、不同国家英语学习者的对比研究(He & Xu, 2003)及英语学习者对单个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的掌握情况(Li & Chen, 2007)等;(3)话语标记语在不同语言中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Blakemore, 2002;  Gonzalez, 2004; Redeker, 1990; Schiffrin, 1987)。

通过上面的简短回顾,我们发现学界目前对话语标记语的定义与范畴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更鲜有研究讨论诸如年龄、性别、性格、外语水平等个体因素对二语话语标记语使用的影响。

鉴于此,本研究将在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习得总体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不同性别学习者、不同口语水平学习者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点,以期填补话语标记语研究的空白,为口语教材的编纂、英语口语教学及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本土化培养提供有益指导。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课题的价值及实际指导意义)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上,把话语标记语研究与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水平及性别差异等个体因素相结合,有助于丰富语际语用学相关理论,为话语标记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实践上,本研究通过调查话语标记语的习得与口语水平及性别之间的关系,其发现对口语教材编撰者、英语教师以及广大英语学习者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对语言教学具有启示作用,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中介语更好地向目标语靠拢。

三、课题的实施方案

1、课题的主要论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论点:

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总体情况偏低,且与其性别及口语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定量、定性的角度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结合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和性别这两个变量对英语话语标记语的习得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英语话语标记语的习得与使用与英语专业学生性别及英语口语水平的相关性。

语料主要来源于由南京大学组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被业界广泛使用的SECCL语料库。

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3.2.2检索话语标记语(well, I mean, you know,  justI think)在SECCL中出现的频率及特征,进而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口语水平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这些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和差异性。

2、课题的研究重点、关键及解决的思路

研究重点:

本研究旨在重点考察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的总体习得及其影响因素情况。具体来说,本研究包括如下三个研究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使用的总体情况如何?

2)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是否与性别有关?

3)英语专业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是否与口语水平有关?

研究关键:

本研究的关键有二:(1)如何根据交际语境界定和识别某一形式(如you know)的话语标记语用法与非话语标记语用法;(2)严格控制口语水平和性别因素外的其它变量的干扰。

解决思路:

根据统计结果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话语标记语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严格控制其它变量(如年龄、题目的难易程度等),随机抽取足够数量的受试对象的口语语料,进行数据统计和研究。

 

3、开展课题研究拟搜集的资料、主要参考文献

拟搜集的资料:

SECCL语料库中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料34份。

主要参考文献:

Allwood, J. (1996). Talspraksfrekvenser-nyoch  utvidgad upplaga [Spoken language frequencies—new and extended edition]. Gothenburg Papers in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S21. GIteborg: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GNteborg University,Sweden.

Andersen, G., & Fretheim,  T. (2000). Pragmatic Markers and  Propositional Attitude.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Biber, D., et al. (2000). Corpus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s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Blackwell.

Blakemore, D. (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udron, C., & Richards,  C. J. (1986). The effects of DM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lec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7, 113

Erman, B. (2001). Pragmatic markers revisited with a focus  on you know in adult and adolescent talk. Journal  of Pragmatics 33, 1337-1359.

Fraser, B. (1999). Types of  English discourse markers. Acta  Linguistica Hungarica 38, 19-33.

Fuller, J. M. (2003) The  influence of speaker roles on discourse marker u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5, 23–45

Gonzalez, M. (2004). Pragmatic Markers in Oral Narrative: The  Case of English and Catalan. Philadelphia,   PA,US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Hasselgren, A. (1998). Small words and Valid Testing. Unpublished  PhD thesis, Bergen University,Norway.

Hasselgren, A. (2002). Learner  corpora and language testing: Small words as markers of learner fluency. In  S. Granger (Ed.), Computer Learner  Corpor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hiladelphia (pp. 143-174), PA,US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Holmes, J. (1990). Hedges and  boosters in women’s and men’s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10, 185-205.

Holmes, J. (1986). Functions  of You Know in Women's and Men's Speech.  Language in Society 15, 1-21.

He, A. P., & Xu, M. F. [何安平,徐曼菲]2003,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  Small Words 的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6):446-452.

Kyratzis A., &  Ervin-Tripp, S.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peer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1321-1338.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M., & Chen, X. R. [李民,陈新仁]2007,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 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21-25.

Li, Q. L. [李巧兰]2004,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语用石化现象初探—基于真实口语语料的调查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53-57.

Ostman, J. O. (1981). You Know: A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  New York: Garland.

Redeker, G. (1990). Ideational  and pragmatic markers of discourse structur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367-81.

Rey, J. (1997). Discourse markers: A  challenge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I communications 10, 177-184.

Risselada, R., & Spooren, W. (1998). Introduction:  Discourse markers and coherence relation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0, 131-133.

Schiffrin, D. (1987).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perber,  D., & Wilson, D. (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tenstrom, A., & Andersen,  G. (2002). Trends in Teenage Talk.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Svartvik, J. (1980). Well in  conversation. In S.Greenbaum, G. Leech, & J. Svartvik (Eds.), Studies in English Linguistics for Randolph Quirk (pp.  167-177). London:  Longman.

Tagliamonte, S. (2005). So  who? Like how? Just what? 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conversations of young  Canadian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7: 1896-1915.

Wang, L. F., & Zhu, W. H.  [王立非、祝卫华]2005,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研究. 外语研究(3):41-44.

Wang, L., & Wang, T. S. [王丽、王同顺]2008,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标记语习得研究——一项基于SECCLBNC的实证研究。现代外语(3):291-300.

Watts, R. (1989). Taking the pitcher to the  “well”:Native speakers’ perception of their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conversa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13, 203-237.

Wilson, D. & Sperber, D.  (1993). Linguistic form and  relevance. Lingua 90, 1-25. 

Wen, Q. F., Wang, L. F. &  Liang, M. C. [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2005,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Yang,  B. [杨贝]2003,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生写作中HAVE用法比较。外语教学(2):77-80.

 

 

4、论文架构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Ne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1.2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Overview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oretical Studies on Discourse Markers

2.1.1 Defini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2.1.2 Func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2.1.3 Classifica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

2.2 Empirical Studies on Discourse Markers

2.2.1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2.2.2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2.2.3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Corpus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4 Data Collection

3.4.1 Choice of the five 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3.4.2 Exclusion of irrelevant instances

3.5 Data Analysis

3.6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General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by English Majors

4.2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on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4.3 The Influence of Oral Proficiency on the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Present Study

5.2 Major Findings from the Research

5.3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4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5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公众平台

获取更多资讯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回复,我们有专业老师代写大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正文部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