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熊兴东教授连续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今年我校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熊兴东教授连续在国际高水平期刊《DrugResistance Updates》和《Oncotarget》上发表有关长链非编码RNA方面的SCI论文,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均为广东医科大学。《DrugResistance Updates》和《Oncotarget》的最新影响因子分别为7.95和5.008,。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缺乏蛋白质编码能力的功能性RNA分子。lncRNA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是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功能。但是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大大改变了人们对lncRNA的认识。熊兴东课题组首次发现长链非编码RNAAK156230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下调AK156230可通过影响细胞自噬和周期进展进而促进细胞衰老;而雷帕霉素诱导的自噬可以有效改善下调AK156230引起的衰老相关表型。该研究对于理解长链非编码RNAAK156230参与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深化认识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发表在今年6月份的《Oncotarget》,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熊兴东教授指导的2013级硕士研究生陈宇宁。


另外,熊兴东教授还在《DrugResistance Updates》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lncRNA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以及lncRNAs在肿瘤发生和肿瘤耐药及治疗中的分子机制。


近年来,我校涌现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学/科研才俊,表明我校青年人才培养取得初步成效。


熊兴东简介:

男,1978年生,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获我校“十佳青年教工”称号,2015~2016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公派),2016年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自2010年起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Yousin Suh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杨金铭教授合作进行衰老相关非编码RNAs的功能研究。除两位合作教授外,熊兴东课题组现有硕士生5名和本科生3名。2009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15项自然科学基金,累计科研经费470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总影响因子58.2。

文/李斯璐

 图/熊兴东

学生编辑/陈希琳

责任编辑/王丽君



广东医科大学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