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英文论文

        什么样的论文具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可能性?我觉得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选题要被科学共同体(具体说就是你的peer reviewers)认为有价值;第二个是论文应包含peer reviewers认为有价值的研究发现。那么,什么样的选题可能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选题?我的体会是至少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选题必须是用本学科含义清楚的概念表达的,在本学科语境下能够成立的合乎逻辑的的问题(即meaningful的问题)。在我自己所在的学科,新研究者(如博士生)在选题时经常出现的误区是追逐社会热点或从其他学科移植概念或问题,而不思考这些热点能否构成合乎逻辑的研究问题,移植的概念在本学科语境下表达什么含义,与本学科的其他概念如何关联;由此形成的选题经常不能构成本学科有意义的研究问题。第二,选题必须蕴含形成理论性成果的胚胎,即蕴含形成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研究者需要清楚地知道,他/她在用本学科哪个领域的概念表达问题,这个问题构成了哪种on-going研究的组成部分,有可能推动哪个领域的知识前沿。如果一个选题只能形成具体问题的单纯解决方案,如某个业务流程的标准、某个组织的战略规划,这样的选题尽管可能有价值,但不太可能形成适合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成果。第三,选题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创新空间,也就是说,之前的理论胚胎要具有长成创新性成果的潜力,这意味着选题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理论的批判之上。在我个人的研究经历中,对已有理论的批判性审视最经常针对它们的以下特征。首先是审视它们的前提假定(assumption)。大多数研究问题的提出都隐含地或显性地预设了特定的前提,由此形成的理论便建立在这一前提假定之上,例如考察服务质量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者假定唯有服务对象能判断服务质量,考察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者假定同一情境下的同一种社会角色构成同质化的人群,等等。在很多时候,理论的前提假定蕴含在它所属学科的习以为常的哲学立场(本体论或认识论的)和话语成规中,而不被察觉。一旦我们转换立场或跳出既有的话语成规,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需要质疑。例如,针对上例中的服务质量,如果我们转换到实在论或批判实在论的立场,我们就有可能质疑其中的“建构性”假定;针对上例中的信息搜寻行为,如果我们引入信息贫富差距的话语,就可能质疑其中的“人群同质性”假定。其次是审视已有理论(概念及其关系)的逻辑漏洞。逻辑严谨的概念和理论通常可以支持我们通过推理,得出新问题的答案,如根据“信息”和“信息组织整理”的概念,推导出“信息组织整理的基本单元是什么”的答案。推理困难或推理过程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结果,很可能意味着原有的概念或理论本身存在逻辑漏洞。此外是审视已有理论的解释力。理论的功能之一是解释现象,如果在我们利用一种理论观察它意欲解释的现象时,还存有很多疑问(只能解释很少变异量的定量模型也属于这种情况),很可能意味着已有理论的解释力不足。总之,对已有理论的前提假定、逻辑漏洞和解释力提出批评,有可能引导我们提出具有理论创新空间的选题。

        被国际学术期刊接受的论文还必须包含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如果一个选题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其实是比较容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的。有价值的成果首先应该在某些方面改善已有的认知,例如新提出或修订的概念可以更好地概括现象、与已有概念形成更严密的概念链,新提出或修订的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现象、更好地解决已有理论中的矛盾、更顺利成章地推导出新问题的答案。比较理想的成果是以更简洁的形式提供更好的解释力。事实上,好的理论通常也是简洁的理论。这可能是因为,好的理论往往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要接近事物的本质就需要更高程度的概括和抽象(abstraction),足够的概括和抽象同时会使理论更加简洁。


于良芝教授:是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馆专业教授。是国内外图书管学研究方向的知名学者,学术影响力高,学术贡献卓越。